夜幕降临,姑苏城内的灯火一盏盏亮起,映得长街如昼。李燃牵着那匹倔强的枣红马,寻了间不起眼的客栈住下。客栈名“归雁“,招牌老旧,门楣上积了层薄灰,倒是与此刻的李燃颇为相称——都是风尘仆仆的模样。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柜台后的小二懒洋洋地问道,眼皮都没抬一下。
“住店。“李燃将几枚铜钱排在柜台上,“再来些草料喂马。“
小二这才抬头,看到李燃那一头与面容极不相称的白发,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懒散模样:“好嘞,天字三号房,楼上右转。“
房间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李燃将行囊放下,推开窗户,远处姑苏城的灯火如繁星点点。夜风拂过他的白发,带来远处酒肆的喧闹声。
“...听说了吗?朝廷刚传来的消息,那位大柱国李燃死了!“
“嘘!小声点!这等大事也敢乱说?“
“千真万确!我表兄在京城当差,说是突发恶疾,连年都没熬过去...“
窗下的对话清晰地传入李燃耳中。他手指微微一颤,杯中茶水荡出一圈涟漪。朝廷的动作比他预想的还要快——或者说,那位帝王比他想象的更决绝。
“呵...“李燃轻笑一声,仰头饮尽杯中残茶。茶已凉,苦味更甚。
夜深人静时,李燃悄然离开客栈。枣红马似有所觉,在他身后轻嘶一声。
“你留在这。“李燃拍了拍马颈,“我去去就回。“
月色如水,李燃的身影在姑苏城的屋脊间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夜色中。他施展逍遥游身法,脚下如踏清风,不多时已出城十里。
城外山道蜿蜒,李燃却如履平地。这条路他太熟悉了——七十年前,他正是沿着这条路下山,怀揣着少年人的意气风发,踏入那纷扰红尘。
山路尽头,一座古朴的山门隐在云雾中。门楣上“叁门“二字已有些斑驳,门前石阶生满青苔,显然久无人至。
李燃站在山门前,恍惚间仿佛看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那时大师兄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师弟早去早回“,二师兄则默默为他整理行囊...
“谁?“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内传来,打断了李燃的回忆。
山门缓缓开启,一位佝偻老者拄着拐杖站在门内。老者须发皆白,脸上皱纹如沟壑纵横,唯有一双眼睛仍明亮如星。
“二师兄...“李燃喉头微动,声音有些发涩。
老者浑浊的眼中骤然迸发出光彩,手中拐杖“啪“地落地。他颤抖着向前两步,枯瘦的手抓住李燃的肩膀:“小...小师弟?真的是你?“
“是我。“李燃扶住老者摇摇欲坠的身躯,心中一阵酸楚。记忆中那个总是沉默寡言却事事为他着想的二师兄,如今竟已老迈至此。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二师兄老泪纵横,“我总算等到你了...“
山门内景象萧条,杂草丛生。唯有远处一棵参天梧桐依旧挺拔,树下隐约有赤色流光闪动——那是叁门的镇派祥瑞,千年凤凰的栖息之地。
二师兄领着李燃来到梧桐树下。树干上刻着三道痕迹,是当年师兄弟三人各自留下的剑痕。最高那道属于大师兄,中间是二师兄,最矮的那道...是十六岁的李燃所留。
“大师兄走的时候很安详。“二师兄抚摸着树干上的刻痕,“他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怕你在外面吃亏...“
李燃沉默。当年他下山时大师兄已病重,却强撑着送他到山门。那一别,竟是永诀。
“小师弟...“二师兄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梧桐树干上。李燃连忙扶住他,却感觉到二师兄体内的生机正在飞速流逝。
“别说话,我为你疗伤!“李燃运起逍遥游心法,浑厚内力源源不断输入二师兄体内。
二师兄却摇摇头,枯瘦的手按住李燃的手腕:“没用的...我的大限已至...能撑到你回来...已是侥幸...“
梧桐树叶无风自动,树冠中传来一声清越的凤鸣。赤色流光落下,化作一只华美的凤凰,静静注视着这对师兄弟。
“叁门...就交给你了...“二师兄从怀中掏出一块墨色古玉,与李燃腰间那块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上面刻着“贰“字。
“当年师父说...我们三人中...你天赋最高...心性却最不定...“二师兄的气息越来越弱,“如今看来...师父错了...你终究...回来了...“
李燃握紧那块古玉,七十年的红尘历练,三十年的朝堂沉浮,此刻都化作梧桐树下的一声叹息。
两人一夜交谈大多是二师兄讲着李燃听着,天空中一抹紫气东来,二师兄声音渐渐远去,一夜不多讲话的李燃嘴角微微抽了一下,喃喃自语到“师兄,好走”
二师兄的手缓缓垂下,嘴角却带着笑意。凤凰仰天长鸣,赤羽纷飞如雨,将老者渐渐冷却的身躯温柔覆盖。
李燃跪在梧桐树下,白发与赤羽交织。逍遥游功法自行运转,周身气息与梧桐古树、凤凰祥瑞共鸣,在夜空中荡开一圈圈无形涟漪。
这一夜,叁门第七代掌门李燃,终于真正继承了师门衣钵。而山下红尘中,关于“大柱国李燃“的死讯,正悄然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