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这个司令来得蹊跷
- 抗战1937:兵临城下
- 小苏打掺了水
- 2534字
- 2025-01-19 16:14:26
廖主任接到电报,也是吓了一跳,什么事,怎么闹得这么大。
详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辖区内的小事。
但现在不是小事了,被捅上去了,收不了场了。
最关键的一点,老长官给他发了电报,说了一句什么。
廖主任哪里还不明白,肯定是里面有通天人物。
说起来,真是下面的人乱搞,他都不知道。
医院那点东西,哪里值得他去动手脚。
可是渝都不管,出了事,只会找他这个老大。
现在就算是明白,再说什么都晚了,想想怎么善后吧。
下面的人不懂事,他可是很清楚,只能给个名分,单列。
先安抚,把事情平息下来,毕竟这次惹怒了不少人。
当然,也是前期桂军的行为有点过了,那些老大正好抓到了机会。
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挂起来肯定不行。
但是,给实职也不行,兵员、武器弹药都是问题。
还不等他做出反应,军政部的电报到了。
独立营就地整编,改称淮西抗日游击纵队。
所辖区域位于江淮之间,北面到淮河,南面到大别山,西至商城、固始、淮阳一线,东至庐州、凤阳一线。
同时,游击纵队兼安徽第三专区,归属第21集团军和安徽省管辖。
独立营扩编,实际上有了独立作战的权限,但名义上还是五战区的部队。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给了五战区和廖主任一个台阶。
真要是把独立营调走,这可真的把传闻坐实了,面子不好看。
再说,周边现在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安置,只有一个营,没有太大意义。
李福军高兴坏了,总算是有了安身之处。
不要看三专区整个区域都被小鬼子占了,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地盘。
相当于独立营可以光明正大在现在这个区域发展了,气人不。
唯一不好的一点,原先是正规军,现在又成了地方军。
不过,也有好处,没有发展限制了,搞个上万人,也没事。
不管是征兵、征粮,还是地方官员的任命,都有权限。
李福军也没有想清楚,到底是谁帮了自己,反正事情过去了。
按照军政部的命令,游击纵队可以整编三个游击大队。
每个游击大队,可以整编三个连,总人数不能超过600人。
游击纵队,上面暂时给的兵员数是不能超过3000。
就是说,每次上面发饷最多按照3000人发,补给也是。
不过,谁都知道,这就是一个框框,扩军哪里能指望军饷。
趁着还没有下雪,小鬼子没来,游击纵队转移了。
按照上面的命令,游击纵队选择暂时在金寨、霍山、六安之间的红石谷驻扎,纵队指挥部部署在龙井沟。
小鬼子要是围剿,游击纵队就是炮灰。
李福军也无奈,就算是告状都没有用。
廖主任这是阳谋,就在游击纵队的辖区。
说起来,廖主任也无奈,留在边上,看着心烦。
还不如打发远一点,由着游击纵队自生自灭。
按照那些老大的习惯,未来有了机会,一定会想办法把游击纵队调走。
只要自己不为难他们,等到这事慢慢消散,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李福军也只能接受,再说这个区域,勉强能接受。
别人都不清楚,很多老兄弟知道,上次就是截了这里的水淹的小鬼子。
行吧,既然命运就是这样安排的,还说啥。
幸好,有了这次洪水事件,小鬼子心惊胆战,不敢派人过来,短期内应该没事。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山洞很多,仙人洞、猫耳洞、蛤蟆洞,大小十几个。
首先是医院占了两个,后勤占了一个,指挥部占了一个。
为了方便伤员进出,医院还把山洞下面的潘家庄一起占了。
上百人忙了好多天,终于在下雪之前,把村里的房屋都整修了一下。
这段时间伤员恢复的不错,有200多个兄弟痊愈归队。
按照五战区命令,这里所有的士兵全部归属了游击纵队。
几个人讨论了一下,也没有再做大的改变,三个连直接扩编成三个游击大队。
李锋、冯森林、吴鹏被任命为大队长。
主力连,因为伤员还有很多,所以编制都不齐。
这是上级的任命,听说还会来一个副司令,目前还没到。
纵队还整编了一个侦察连,连长李三娃。
突击连连长梁山、炮兵连连长沈放,警卫连连长许勇。
梁山是30军的一个连长,刚刚痊愈,小伙子很有想法。
特意把许勇调到了警卫连,让梁山带突击连。
纵队还有一个后勤大队,黄凡任大队长,人数有200多人,大部分是伤员,已经不能上战场了。
另外纵队还有一个医院,一个保安队。
别小看了保安队,大部也是伤兵组成,有100多人,他们承担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危急时能上战场。
整编完成,心里稳当多了,是真有了底气。
五战区总算是给了上面一点面子,拨了几万斤粮食过来。
对于游击纵队来说,能多撑一个月,这个年勉强能过。
再有就是枪支弹药,五战区也没有,渝都不知从哪里调了一部分过来。
长枪500支,机枪10挺,弹药50箱,都在路上。
“营长,你说,这是谁的面子,这么大?”
李福军还不能出院,躺在病床上,无聊的很。
“要我说,肯定是有人看不下去了,才出手打抱不平。”
朱槿正在看医书,突然在边上插了一句。
“这位女侠,是不是你行侠仗义来着?”
“我呀,是没有那个本事,要不然,哪里能容忍他们这么猖狂。”
李福军和张启坤都笑了,这个丫头傲娇的很。
“陈朋提了一个方案,想在周家峪打一下小鬼子的补给线。”
“目前我们周边的物资补给,都是从庐州方向来,机会很好。”
“部队整训的怎么样?”
“还可以,都是老兵,关键是磨合,基本素质都没问题。”
确实,到现在为止,游击纵队一直没有招新兵。
“三大队,吴鹏他们抓的最紧,一直在山里训练,兄弟们都不错。”
三个大队长,各有优劣,李锋猛,冯森林稳,吴鹏细致。
“目前的兵力还不足,每个连都是两个排,100多人。”
“三个大队,都只有300多人,往后兵源是个问题。”
李福军笑了,这事他早有准备,只是还没到时机。
“这些事,你和参谋长商量好,决定就是了。”
“原则上,伏击战这种,让大队自己决定。”
“强调一点,不允许有大伤亡,否则,要么当连长,要么去后勤。”
李福军想了一下,是时候培养几个大队长的指挥能力了。
“炮兵连不动,侦察连要把周边的情况摸清楚。”
“突击连,也放出去,自行选定作战目标。”
“关键是训练部队,让兄弟们提升技战术。”
整编后,李福军改变了策略,跟山里不一样了。
游击纵队未来会面对非常强大的敌人,不抓紧时间整训,肯定不行。
一个团,跟一个营不同了,以后要开始真正的独立作战了。
张启坤走了以后,李福军只能跟朱槿协商。
“朱医生,现在我好了很多,能不能商量一下,我真的需要地图。”
“地图可以给你,但这里不是作战室,不能谁都来。”
“那是一定,也就是你认识的那几个。”
这个小丫头能让步,很难得,现在情况很不乐观。
马上就是39年了,斗争即将进入下一阶段,可不能大意。
小鬼子也马上会改变策略,江淮则是重中之重。
不提前做好准备,仅仅是那些投降的伪军,都无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