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什么问题都难不倒我的学生,你们服不服?
- 大明:这个皇太孙无法无天
- 心有不甘啊
- 2167字
- 2025-01-20 08:00:13
吱呀……吱呀……
知了的叫声从树梢间传来,院子里的气氛越发的烦闷。
大家在这沉闷的氛围中都不想说话。
朱雄虽然表现了自己的才华但也因为秦秉宪的一句话,如一盆凉水浇下来。
姐夫陆瑾言上前来安慰朱雄,“没事二郎,至少你今天再次让我们这些人刮目相看,说句让你笑话的话,纵然我这个举人身份在你面前,也感觉荧光与皓月相比,实在是天差地别。
“听你一番话姐夫我觉得今后还是别进官场为好,姐夫的境界差得太远,我现在倒是对你说的科学很感兴趣。”
听到姐夫的安慰朱雄心情好了不少。
孟广哉也上前来:“二郎,你的才华让我无从生起一丝嫉妒,我与你不能相比。”
“广哉兄何出此言,人与人不同,你之所长可能是我之所短。”朱雄宽慰起来。
见几个年轻人即便是到了现在也是没有任何的气馁的样子,秦秉宪更为感慨,“人至花甲方觉年华虚度,斗南兄,不是老夫有意捧高自己的徒儿,你扪心自问一下你我如他这般年少之时,可曾有此才华?”
凌汉闻言自嘲一笑:“莫说年轻之时,便就如今也是拍马莫及。”
一句话把朱雄捧到了天上去。
这倒不是凌汉违心的话语,而是是真心觉得朱雄的才华不是自己能相比。
就连自负如詹徽这样的人物,看着朱雄也心生出一种拍马莫及的感觉。
何以他如此年轻便有这般才能?
此人进入官场还有老夫等人什么事?
此子绝不能进入官场,不然我辈读书人的前途将会黯然失色。
当然此人虚伪的很,他才不会去管其他的读书人怎么办,他想到的是自己家族的读书人怎么办?
他的父亲詹同这一辈就开始是书香门第,自己的儿子也因为自己的原因一路高歌猛进,而自己的家族因为自己的原因在家乡衣食无忧,过得极为悠闲,靠的是什么?难道是勤劳肯干?
靠的正是因为科举之后的特权,只要家族里面出了一个举人就能将所有的土地挂靠在他的名下,不用交税,靠着家中的十几万亩上等好田,家族才能财富自由。
如果真实行了朱雄所说的新政,家族得培养出多少个举人才能将所有土地免税?
朱雄你这贼子这一招真是毒啊。
一直未说话的凌汉这时候说话了,“朱雄你可知‘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会有多少士绅反对?那些亲贵们甘愿去当差?”
凌汉说完,朱雄对着他先行了一个礼,凌汉还礼之后,朱雄才开说道:“凌侍郎所言甚是,亲贵们肯定不愿意去当差,但他们可以出钱雇他人替自己去干。”
凌汉被朱雄这么一说愣在当场,自古服徭役都是义务,甚少出现花钱雇他人代替自己的,毕竟自古以来那些真正的权贵都没有服徭役的义务,全都是普通百姓的责任。
即便有钱人想要逃避服徭役,花钱雇佣他人,可一旦被查出来那是很严重的罪过。
朱雄这是要鼓励那些人花钱去雇佣他人代替自己,这多少有点离经叛道的意思。
詹徽哼了一声:“简直是知法犯法,服徭役乃是百姓必须要履行的职责,花钱雇佣他人,这是明明白白的告诉那些有钱人,花钱就可以做到一切,这岂不是助长了那些商人的嚣张气焰?”
这话倒是很对朱元璋的胃口。
朱元璋就是打心底里瞧不起那些不事生产的商人,所以才会对商人制定那么多条条框框,现在朱雄这明显就是给那些商人开了一个便利窗口。
如此一来不是鼓励所有人去成为有钱人,那地谁去种?没人种地粮食从哪来?
朱雄很明白他们的心情,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重农抑商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形式变成了一支金融巨鳄出现,保证制造业繁荣。
而它的这条绝不是鼓励所有人去做生意,而是有原因。
“小子绝无此意,而是觉得这种现象必然会发生,况且重农抑商的本质是为了保农,避免不事生产的人过多,但如果出现了人口数量过多呢?”朱雄反问。
这……
凌汉皱了眉头,这个他倒是没有想过。
人口会过多吗?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战争之后,人口凋零的厉害,只会少哪里会多?
朱雄不会又在这里危言耸听吧。
看到他们的表情,朱雄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微微一笑解释起来:“当然如今是没有多少隐匿的人口出现,但随着人头税的豁免,那些家中人丁多而土地少的,就会出现人太多无事可做。
“曾经因为要收人头税,难免会有百姓将家中男丁隐匿不报,甚至只能长期潜藏在家中。您二位虽然不是户部的官员,但为官如此多年应当听说过这种事。”
朱雄这么一说,詹徽和凌汉甚至秦秉宪三个人都陷入了沉思。这个角度他们还真没有去想过,琢磨了半天秦秉宪这才捋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斗南兄、詹部堂你们没有想到吧?什么问题都难不倒我的学生,你们服不服?”
老头子从致休之后在家乡隐居,办了这个私塾,也是为了发最后的光,可没想到自己居然教导了一个如此有才华的弟子。
曾经官场上的同僚和政敌来到了自己这小小的茅庐坐而论道,即便都已经年过花甲并且身居高位,可是在论道方面,却被自己这只有十八岁的学生说的哑口无言。
这种成就对于老头来讲,比在官场上晋升还要让他骄傲,尤其是当着自己曾经的政敌面前,自己的学生展现出如此的才华,那要比自己亲自打政敌的脸,还要让他高兴百倍。
詹徽和凌汉看到秦秉宪那得意洋洋的样子,心里面发酸,但又不得不承认,这老东西在教导弟子方面的确要比自己两个人要成功的多。
自己两人的弟子或者子孙,真没有哪个有朱雄这般的才华。
而朱雄再次说道,“一旦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实行,民间隐匿的人口必然会集体被释放出来。土地无法承载如此多人口,难道不能让这些个百姓去多挣一份钱?
“这不是鼓励所有人去做买卖,而是市场必然的一个结果。最重要的是,这么一来将会催生许多的好处。”
朱元璋听到这话,终于是忍不住插了一句嘴,“这位小先生,你倒是说来听听有什么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