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破烂玩意

老李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抿抿嘴唇没说话。

眼前这位老友,有着无与伦比的偏执,这或许跟某桩旧事有关,但此刻,他不愿意多说话,也不愿意过多的去揣摩。

谭谊苦口婆心的反劝他:“‘突破’与‘转折’其实是相谐而行的,难道仅仅是‘伤痕’和‘反思’吗?”

“未必吧?李兄!”

“《燕京文艺》不会一直沉浸在‘比大胆儿’、‘闯禁区’这样的热潮中,当然也不会止步于‘伤痕’展示和‘反思’的层面,。”

“总有一天,大家会看见我们的成果。”

老李斟酌了一下,开怀笑道:“反正都是你的事,我啊,管不着也劝不动,不过同鉴,最近你们可少不得被骂咯。”

谭谊本名谭同鉴,老朋友都称呼他一声同鉴,顺耳又亲切。

“骂吧,骂吧!”

他颓丧的喝了口水,好像抓住了一些重点,反问了句:“谁不挨骂过?我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老东西嘴还挺硬。”

老李轻轻叹了口气,他其实没想太多,就觉得这种不避讳情感的东西,实在是有些低俗,发表在这个年代,多少有点像异端。

《燕京文艺》复刊才堪堪一年,看来好不容易积攒的读者底子,没准要慢慢流失了。

“同鉴,你再好好想一想。”

老李站起身,准备告辞,“初听见消息,我心里还有些担心,见你无事也就放心了。”

谭谊情不自禁仰了仰头。

......你还怪会装嘞。

老李继续道:“你们啊,下次可千万要把持住,凡事以发展为重,要是没人看你们的杂志,你有再多的理想也没用途。”

“好,记下了。”

老李满意的走了。

谭谊重新坐下后,脑子里突然蹦出了《背起爸爸上学》的石娃来,片刻后,他干脆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行字。

——什么是“人物”?

——什么是“圆”的人物?

——什么是可以“走进画廊”里的人物。

谭谊盯着第一个词看了几秒,考虑了一下意义,已经被僵化的文学,需要用这些“圆润”的人物一点点将其解冻。

至于痛骂。

他摇了摇头,暂时不去思考工作以外的事,反正先把眼前的读者来信看完再说。

实在不行......

以后就不看来信了。

等下一期的新刊出来,重新展示在大众眼里的《燕京文艺》将会是什么样的颜色?届时来信痛骂的这批人,该要内疚了吧?

谭谊很期待。

......

护国寺街道,老李家。

“看来练这个拳,对身体还真有好处,刚开始出汗喘气浑身痛,现在越来越适应了,站桩也站得越来越久了。”

上午的阳光并不晒人,韩春明在李老头的指点下,完成今天的练习,用力甩甩胳膊。

他现在对老李家已经非常熟悉,擦了擦脸上的汗,便直接去了书房,书房的房门敞着,韩春明伸头从外面往里一看。

老头正端着本书,靠在躺椅上睡觉。

“哟,老爷子您今儿精神不好?这个点就迷瞪上了?”

“练完了?”李老头睡的浅,很快醒来。

“中午了。”

韩春明随意咕哝。

他凑到书架前,盯着那些手抄本眼睛直冒光,老爷子则站起身抻了个懒腰,随手把书丢在桌面。

“都是以前留下的老书,也不算宝贝,早些年偷偷藏在老屋子里,没让人扒拉出来,结被老鼠啃了不少,烂了半箱......怎么?

你小子喜欢?”

“我,我可以喜欢吗?”

韩春明问的小心翼翼,眼睛湿漉漉的冒光。

“小时候家里穷,一直想读书,可书多金贵啊?哪是想看就能看得见的?

不瞒您老,我打小就爱看书,什么稀奇古怪的书咱都看,那《博古堂雅集》都快被翻烂了都,当时我就在想,要是以后有机会,收集一屋子古籍该有多好,人有我有,人无我还有......

想想都觉得兴奋。”

韩春明胡编乱造的说完,李老头哈哈笑了起来。

“还挺好学。”

“跟我家那小崽子果然不一样,这个想法不错,我喜欢。”

“不过......”

李老头絮叨着忽然停住,开始沉吟,片刻笑道:“小韩啊,喜欢这些书也不是不可,这拳......”

“我练!”

韩春明斩钉截铁。

“好!”

精神大好之下,老爷子赏了一口午饭。他比韩春明大近四十岁,两人却毫无年龄隔阂。

“贵在坚持,你坚持个一年半载,能强身健体,祛病强身。”

老爷子笑呵呵的。

按照惯例,这位每天都要睡子午觉。

吃完饭,韩春明主动告辞。

想着左右无事,便干脆去邮局把稿费取了。

1977年为了修建纪念堂,原本最近的天安门邮局大楼被拆除,现在附近只剩下,东四大街十字路口东南角的,东四邮政支局。

离邮局大楼不远,几公里的路程。

到了邮局后,韩春明看见前面排着长队,便老老实实地站在后面,有寄件的,有邮钱的,同样也有来取钱的。

没过一会儿,后面来了两个文艺小青年,戴着眼镜,衬衫前的口袋里别着钢笔。

正在叽叽咕咕的议论。

“钱同学,这期的燕京文艺你看了没?作何感想?”

韩春明身后那人突然出声。

跟着,略带惋惜的语气响起:“赵兄,我还没来得及去买,最近闹饥荒,就等着今天领完钱去把该买的东西买一买。”

“钱兄,那我可劝你别买了,这期不值得。”

“啊?为什么?”

《燕京文艺》这些杂志,是他们几乎每期都必读的文学刊物,是他们心目中的文学圣地,怎么能不推崇呢?

韩春明没有转身。

他也好奇为什么后面那家伙,会说出这样的狂言。

“简直难以入目啊!”

赵兄恨铁不成钢的叹了口气,忽然又提高了声音:“你知道吗?燕京文艺刊载了两篇诗歌,作者名不见经传,从未听说过。”

这句话,让韩春明迅速侧起了耳朵。

两人的对话还在继续。

“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这不是很正常吗?要是这么说的话,下期咱们也可以向他们家投稿,说不定能行,那可是燕京文艺啊。”

“正常?那是你不知道写的是什么破玩意......”

声音突然顿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