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很大

“那这应如何解决?”赵阳皱眉问道。

“我交给醉风楼了,他们最擅长的,便是这种事情。”杨平之笑道。

赵阳也随之笑了。

是啊,醉风楼表面是一座青楼,但实则暗地里,却是大奉朝最神秘的情报机构。

让他们去调查那些想要鱼目混珠的人,自然最恰当不过。

“那么第二点呢?”赵阳问道。

“第二,长安城来了这么多人,陛下,难道您就没发现什么商机吗?”杨平之狡黠一笑。

“商机?”

“对,就是商机。”

杨平之打了个响指,贼兮兮笑道:“陛下您想,长安城一次来了这么多人,这将会给咱们带来多么巨大的财政收入?”

“须知大奉国库空虚,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赚钱,就是咱当下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而这次筹办的文武科举,我大致算了算,在七天内,长安城至少会迎来上万人的流动量,若加以利用……”

赵阳顿时瞪大眼睛。

他想起前世的那个时代。

那个年代,谁若掌握了流量,就相当于掌握了钱财。

不说别的,就那些个浓妆艳抹的明星,以及打扮的像个娘们的小鲜肉,粉丝一大堆,一人凑几块钱送上去,就够他好几年不愁吃穿了。

而此次长安城迎来如此巨大的流量,若是都能变现,那绝对是一比非常可观的财富啊!

赵阳兴奋道:“对,你说的没错。比如,我们若掌握了长安城的酒楼等堂食之所,必能敛财。”

“再比如,科举文试必定要用到的笔墨纸砚,长安城招牌特产,霓裳绸缎。”

杨平之却微笑摇头,说道:“草民想的,只有一点。”

“哦?什么?”

“赌坊。”

赵阳怔住,随即狂喜。

“对啊,赌坊!”

……

前世,最赚钱的是什么行业?

除却法律明令禁止的,唯有博彩一行。

体育彩票,六合彩,诸多看起来只有十平方的小门店,便足以养活一大家子的吃喝。

且,他们还只吃了蝇头小利,真正的财富源头,全都涌入了国家财库。

输赢都要交税,号称两块钱买一个五百万的梦想,永远都不会破产的冷门暴利行业。

经此提醒,赵阳仿佛已望见白花花的银子如流水一般朝自己的小金库涌来。

“自古科举开启之日,民间便有赌坊暗箱操作,挑几个热门人选来赌押。最有希望中举者,赔率低。希望渺茫者,赔率高。以往这方面的事儿,都被李家拿捏在手。”

杨平之整理出一份资料,递给赵阳。

“根据‘影’递来的资料显示,往年科举赌坊的猫腻儿,都由李家拿捏在手!但今年不同了。陛下,您觉得呢?”

赵阳将资料大致看了一眼,笑道:“那是自然。”

“那这方面的事儿,草民就交给‘影’去操办了。咱接下来,说说最后一点。”

杨平之说道:“考虑到长安城进来人口剧增,草民担心会有意外寻衅闹事者,建议增强城卫,以确保太平。”

赵阳皱眉,“这是兵部尚书……”

说到这,话语停顿。

他原本想说,这该是兵部尚书管辖的事务。

长安城卫,也就是所谓的城管,一直以来都隶属兵部管辖。

但如今兵部尚书被押入天牢。

杨平之点头,说道:“这便是草民要说的第三点,如今兵部尚书被关押,城卫军群龙无首,恐生有变。”

赵阳却瞪眼说道:“荒唐,难道说,少了他朱广,长安城就能乱了套?”

朱广,正是兵部尚书的名讳。

杨平之叹息道:“情况,可能比想象中还要糟糕。”

……

长安城共分六条主干,小路庞杂。

若说乱,倒是真乱。

先皇当年定基于此,据说是听信一位名不见传的谋士所谏,指出此地乃龙盘虎踞,大奉于此建都,可保百年国泰民安。

事实上,百年来大奉的确罕有大灾大难。

也是从去年开始,恰好百年,奉国各地便旱灾水灾不断,流年不利。

“狄头儿,今天还是照旧?”一位身穿青衣、腰挂大奉制式弯刀的男子刚走至一个摊位前,那煎饼小厮就殷勤问道。

“嗯嗯,照旧。”男子掏出两个铜板,扔给小厮,语气随意答道。

他个头十分魁梧,国字脸,络腮胡,一身打扮正是长安城卫的装束。

小厮将一张热乎乎的煎饼做好,满脸堆笑,递给了男子,问道:“狄头儿,昨夜长宁西街有一商户丢失银两,据说是夜间进了贼。这件事在长安城闹得沸沸扬扬了都,您怎还有闲心思在这里逛街?”

男子将包裹煎饼的油纸对折,咬了一口,不满说道:“看好你的摊子便是,怎得,还准备管我狄正青了?”

“哎呦,哪儿敢,哪儿敢,小的就是好奇。”小厮连忙告罪。

狄正青摆摆手,转身离去。

他没注意的是,在这条街道的拐角处,一直有两双眼睛在偷偷注视着他。

这两双眼睛的主人对视片刻。

其中一人说道:“城卫军首领,狄正青,根据资料显示,乃是当年兵部尚书朱广收留的义子,本是弃婴,被朱广抚养长大后,安插到城卫军任职统领一职。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他天生神力。”

这是一道女子的声音,只见她说完,掀开斗笠上的轻纱,露出一张绝美的俏脸。

正是杨平之。

另外一个人,则是赵阳。

他同样带着一个斗笠,身穿青白布绸,个头高大。

“天生神力?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他的力气,非常大。”

“有多大?”

“陛下待会儿看看便知。”

……

狄正青慢悠悠地走至长宁西街。

煎饼恰好吃完。

他将油纸随手扔掉,擦了擦嘴,准备去一家绸缎店查探案情。

昨夜,此绸缎店丢失银两三十,报案后,他刻意拖延一个半时辰,才姗姗来迟。

走至门前,刚抬起脚,突然,他感到头顶传出异响。

吱呀!

偌大的门匾,骤然从高空而落。

这门匾镶金围铁框,重达一百四十余斤,若是普通人被砸中,轻则断骨,重则丢掉性命。

瞧见此阵仗,正常人不管来不来得及,肯定要躲。

而狄正青却只是皱眉。

他伸出一只手。

门匾的边缘,恰好就‘落’在手中。

没错,仿佛是落,不是砸。

重达一百四十余斤的门匾,就这样被他拿在了手中。

狄正青撇了撇嘴,冲门里面喊道:“掌柜的,早就说过你,这门匾该修修了,这不,今天若换个人,你这一辈子的买卖,岂不白干?”

说完,手腕一转,门匾如同一面大摇扇被转而朝下。

他再次抬步朝门内走去。

提着门匾,举重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