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知恩图报,一群可爱的人!
- 重生1970,医路辉煌!
- 梦落西州
- 2355字
- 2025-01-14 22:25:50
次日。
公社卫生院的医生集体欢送李宪华。
他们有人手里提着一只鸡,有人提着一篮子红枣,有人用油纸包了玉米面,有人提了一筐鸡蛋。
“陈中专,这次真的谢谢你了!”
“我们学会了清创缝合术,还学会了针灸,虽然技术不怎么高超,但好歹是入了门啊。”
“再好好练练,基本情况我们也就能处理了!真的太感谢你了。”
“这是大伙的一点心意,你千万别嫌弃,都收下吧。”
院长握着李宪华的手,连连致谢。
医生们都把手里的东西递了过来。
“李中专,都是自家土特产,你别见笑啊!”
“我们卫生院比较穷,也拿不出太好的东西了。”
“来来,都拿着,以后欢迎你过来继续指导,我们还有好多医疗知识要学呢。”
李宪华看着这些热情的面孔,心里涌过一丝暖流。
这年头的医生也都是实在的,大家都很真诚。
公社卫生院虽然是落后了一些,但是有一群可爱的人。
他们有担当、有责任、有信心、有拼搏精神,未来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李宪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册子,递到了院长手中。
“院长,这是我编撰好的医疗手册。”
“只是个初步简易版本,后续还需要填充更多的内容。”
“大家先留着看看,有必要的话给病患们普及一下,让大家提高健康意识。”
院长小心翼翼的打开一看,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了。
几个医生也赶紧凑过去看。
“好么,李中专这真是你编写的呀?这插画图画的也太逼真了,太有趣了吧。”
“关键这里面的医疗知识点都很重要,的确需要给村民们好好普及普及。”
“当然,我们也得好好学习学习。”
“不错,这真是个好东西,李中专你有心了呀!”
郭老捧着小册子仔细的翻了好几页,也是连连点头,连连称赞。
因为他看得出来李中专的用心程度。
上面每一句话都很考究,不失专业性,但是又让人通俗易懂。
每一个插图都是精心绘制,普通的小老百姓也能看懂。
他们遇到个什么小伤、小病、小痛的,可以先翻翻医疗册子,有个基本的认知,然后再到医院就诊。
即便到时候医生和患者交流的时候,也能节省不少时间和麻烦。
不得不说这小册子很有用啊!
院长更是一拍大腿说道:
“厉害!陈中专你是个人才啊!”
“我们正愁没有办法给村民普及医疗知识呢,你就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决定把这册子多印刷个几百册,给村子里面的赤脚医生接生婆子等,都发上一册。”
“如果可以的话,百姓家家户户也给发上一册。”
“咱们这边再时不时开个小课堂,给大家宣传讲解一下,普及医疗知识的目的不就达成了吗?”
“妙啊!”
院长激动的不成样子,更是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由内到外的欣赏。
大伙儿拿着这个小册子,又和李中专仔细探讨了一番,这才依依不舍的和人家告别。
“李中专,得空了来卫生院看看,教教大家。”
“好嘞!没问题,有空我就来。”
李宪华告别了卫生院,找了个无人的角落,把手里提着的鸡、鸡蛋、红枣等等全部收到了系统空间。
储藏室空间储藏效果极佳,随时随地保持生鲜品的品质,最重要的是不用累手了呀。
他刚操作完这一切,背后传来一个焦急的呼喊声。
“李中专,等等我们,等等呀。”
李宪华转身看去,就看到卫生院那对老夫妇手中提着麻袋,搀扶着朝这边小跑过来。
“李中专,您说说,您怎么这么快就回呀?我们还没好好感谢您呢。”
“来来,这点东西你拿上,就当是我们的感谢费了。”
老爷子说着就打开了麻袋,袋子里放着一些莲藕,还有一些玉米棒子。
“害,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我今天特意到地里采的,您一定要收下。”
“还有这2块钱,你拿着,当个车费吧。”
李宪华看着夫妇充满感激的眼神,再看看他们双手布满老茧、苍老的容颜,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二老,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你儿子没事那就是天大的喜事了。”
“二位不用专程跑来感谢,太辛苦你们了。”
“这些东西我绝对不能收,这钱就更不能要了,你们留着好好给你儿子养病。”
李宪华把东西推了过来。
“哎,李中专你这是说的哪里的话?你免费给我们看病,这点小东西都不收,我们心里哪过意的去?”
“除非你是看不上我们小老百姓的东西。”
“你要是看得起我,就都收下,您可是救了我儿子的命啊,我们都记在心上呢!”
李宪华好一番推脱,最终只好收下。
二老紧紧的握着他的手,眼睛里面蓄满泪水说道:
“李中专,感激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希望你以后越来越好,走出这山沟沟,学到更多的医疗知识,造福更多的人。”
“然后得空的话,来我们这里瞧瞧,给大家做个义诊啥的,我们小老百姓感激不尽了。”
李宪华连连点头,这样真挚的请求,他能不答应吗?
他目送着两位老人离去,这才把东西收到空间储存室。
辗转一段路程,他来到了客运站,买了一张回家的票。
这年头的长途汽车是6角5分钱,车厢里面挤巴的很,当然也热得出奇。
返程的路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路面上泥泞不堪,车子开的很费力。
车厢里一阵阵闷热,阴郁的气息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气味,让人很上头。
汗臭,狐臭,脚气味,差点没把人给熏死。
李宪华坐在座位上晕晕乎乎,不得不打开窗户透气。
下一站上了一位孕妇,他赶紧把座位让给了孕妇。
“婶子,8个月份了吧?怎么不在家好好养胎,还要出来呀?”
李宪华看着眼前朴素的中年妇女,有点好奇的询问。
妇女约摸着三十五六岁,但是皱纹已经爬上了额头、眼角。
她用头巾擦了一把汗,一只手支撑着后腰,长长的深呼吸一口气。
这才苦涩说道:
“哎,没办法呀。”
“我爹前几天去世了,我连夜就赶回娘家了。”
“昨个丧事刚办完,我得回婆家去,家里还有一大堆活呢。”
李宪华面露同情之色。
“你老公怎么没跟着呀?你这肚子大了有点危险,千万小心啊。”
妇女点点头。
“谢谢提醒了,小伙子。”
“我男人上砖窑背砖去了,得不了空啊。”
“好在婆家、娘家隔得近,也就一个站的距离,下一站就到我家了,没什么问题的,放心。”
两人说话间,车子已经发动,崎岖的山路有些颠簸。
看得出来妇女的脸色越来越不太好,口干舌燥,精神有点不济。
旁边位子坐着的一个短发女知青递过来一杯水,帮忙照看着孕妇。
可李宪华一颗心一直提着呢,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孕妇状况有点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