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潜伏准备,学生行动

麻地沟地势平坦,植被稀疏,废旧河道交错,有着大量的沟壑和低洼地。

虽然这里只有一个炮楼,但因其临近铁路和县城,日军对这片区域的巡逻非常严密。

白天有三支日伪混编分队,沿铁路-河道轴线交叉巡逻,间隔2小时;夜晚则有六支混编分队不定时巡逻,且铁路周边据点和炮楼等的探照灯,会每隔十五分钟,扫描重点区域。

此外,一旦发生战斗,据点和县城里的日军就会立刻出动,并在十五分钟内到达。

这也是陈仁之所以要着重强调‘避免发生战斗’的原因。

陈仁在之前的养伤期间,曾和吴清乔装成普通村民,来此勘察,并从区小队那里,得知了穿越这里的时间和方法。

民兵或武工队在保护重要目标穿越这里时,通常会选择晚上:虽然白天巡逻次数少,但视野宽阔,难以隐蔽。晚上巡逻次数增多,却有着夜色的掩护。

其穿越的方法也很谨慎。在白天,武工队会先将要穿越这里的人带往最近的村庄,等入夜宵禁后,再带着他们通过村里的隐蔽地道,来到村外河沟。

沿着河沟一路向西,会来到一段二百余米的西南-东北走向的无人监控带,这里因为地质塌陷,而成了巨壑深沟,被日军视为天然障碍。

不过日军想不到的是,这里恰恰就是穿越这片守备森严区域的重要通道。

——武工队在河道塌陷区铺设了临时的木板桥,并在表面覆盖上了淤泥,进行伪装。

从上往下看,看不出任何异常。在那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有十几位重要人士和成箱的珍贵物资从这里通行。

通过这里,穿越铁路,再向西边走两里地,就算是离开了这处敌占区。

——

陈仁在作战会议上,将自己掌握的这些情报信息详尽告知,吴清随后又补充了两点,待最终的作战计划商定后,三排......便开拔了!

此行前往的战士共59人,包括三个加强攻坚班和炮班。其中,攻坚班的任务是侦察、协助掩护和紧急战斗。

炮班虽然还未形成战斗力,但陈仁也将其拉了出来。毕竟实战和模拟总归有所出入,趁着这次的作战,提前让他们适应战场,也算未雨绸缪。

不过......

回想起自己带着三排开拔时,炊事班班长老王,围着烟渍破布,拿着锅铲挥舞个不停的身影,陈仁眸中就忍不住浮现出一抹无奈。

炊事班自有后勤保障的职责,之前三排人少时,全员出动,回来了吃乡亲们做的饭。但现在人多了,就必须要由炊事班来保障后勤。

这么多张嘴,都靠着乡亲们做饭,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因此,陈仁也只能权当没看见。

早上吃了饭出发,走了三个小时,在十一点左右,陈仁和三排战士们,来到了麻地沟西北侧的坡后。

这里距离麻地沟不到两里,站在坡顶,能清晰地看到远处炮楼上的膏药旗,以及更远处,近乎紧挨着铁路的黑灰色据点虚影。

陈仁趴在坡顶,眯着眼观察,见前方一片平静,心知学生和武工队还未行动,当即便传令让战士们分批休整。

又叫上吴清、赵虎和孙正三人,让他们分别前往预定的方位进行侦察,着重于地貌和日军巡逻力量是否发生了变化。

下午一点。

三人先后返回,报告侦察结果。其中,日军巡逻力量并无变化,不过因为六月植被生长,所以原本稀疏的灌丛变得茂盛。

原定的潜伏位置可以前推。

让陈仁再度感到振奋。

在山坡上待到傍晚,看着已经浮现深邃藏青的天空一角,陈仁冷漠地凝望着远处已经亮起灯火的据点,沉声道。

“行动!各班运动到潜伏地点,开始静默!”

“是!”

——

近乎同一时刻。

麻地沟东边的村庄里,一间普通的草屋内,一名头蒙灰布,浓眉坚毅,腰间别着驳壳枪的男子,正神色凝重的,对着屋内保持安静,面庞青涩但眸中尽是炽热的学生们,进行着讲述。

“外边铜锣敲响,说明宵禁已经开始。从现在起,治安队会每隔半个小时,在村里巡逻一次。”

“现在是六点。等晚上十一点,我就带着你们进地道!你们要提前打好绑腿,绑紧布鞋,如果谁紧张,就提前准备块布,到时候塞进自己嘴里!”

“只要过了河道与铁路,就再也没什么危险了!”

学生们齐齐点头,其中一名领头模样的学生笑着,小声说道。

“赵大叔,放心吧!这一路过来,我们已经穿越了十几个敌占区,都没被发现。这最后一个,一咬牙也就过去了。等到了根据地,就算安全了!”

“嗯......”武工队队长赵铁柱闻言微微点头,不过他眸中还是不自觉地涌出一抹担忧。

这次护送的人.....有些多了.....人一多,目标也就大,目标大了,被发现的概率就高。

可是想到上午时,听治安队队员所说的‘从明日起开始戒严,挨家挨户搜查良民证’,赵铁柱心中就升起紧迫

——要抓紧把这些学生送走,否则等治安队过来搜查,他们肯定会被发现。

外面忽然再度传来敲锣声。

赵铁柱闻声顿时惊醒,他深沉地看了一眼,依旧保持安静的学生们,轻声道。

“我继续出去侦查,你们还是像之前那样,不要出声,在这里等我!”

“......”

时间流逝,深沉的夜色彻底将这片大地笼罩。

寂静无声。

当村外的铜锣第十二次被敲响时。

随着脚步远去。

草屋的门忽然被推开,一道带着急迫的低声也随之传进了屋内学生们的耳中。

“快来!跟我走!”

学生们听到武工队队长赵铁柱的低声,立刻站起,快速而有序的先后出了草屋。

跟随在赵铁柱身后,半弯着腰,紧贴着房屋的墙角转了两个弯,来到了另一座,屋内堆着大量木柴,看起来废旧不堪的草屋里。

“快下去!”赵铁柱一把将墙角的成捆木柴拉起,回头冲着学生们急迫低声。

看着那陡然露出的黑洞洞的洞口,学生们没有丝毫犹豫,先后猫着腰,钻进了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