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陛下的恩情,一辈子都还不完
- 反清:从大明第二帝国开始
- 折木灰太狼
- 3142字
- 2025-01-29 21:34:06
西历1800年,满清嘉庆5年1月1日。
朱靖君先是拉拢了十几个亲信亲兵,带着一群农民,按照胡家村的人口开始分田。
当然,只有剪了辫子的人才有资格分田。
为此,胡家村内又是一片鸡飞狗跳,如果不是有十几个手持汉阳造的亲兵协同,这项工作还可能有些难办。
没有办法,没有胡善人收他们的租子,那就只能享受太阳的慈爱了。
对于“剪辫子是传统”、“剪辫子是造反”什么的,朱靖君更喜欢用物理方式慈爱。
天上的太阳有毒辣的,但朕这个地上的太阳,只有无限的温暖和慈爱!
不过,因为自己的一波“君权神授”,剪辫子的工作也没多久就完成了。
紧接着,便是分田分地了。
胡家村田地共一万多亩,其中单胡善人一家,便占据了近万亩土地!
而且,有些田地还是他带着家奴把地给占了,但田契上的名字却没有动过。
这些倒霉的农民不仅要给他胡老爷一份佃租,还要给县衙交一份田税。
想起胡善人的所作所为,朱靖君就有些感慨。
难怪满清从开始到结束就起义不断。
合着这全是自己人的坚持与努力啊!
抄了胡善人的家后,朱靖君也才知道,咱大清国的地主竟然可以这么富!
整个胡家村,恐怕都凑不出一万石粮食,但胡善人一家就还不止这个数!
胡家府库里光搜出来的就有两万多两白银,在城中还有三四处家业。
不由得令朱靖君感慨。
一家落,万户生啊!
当然,朱靖君却没有直接开始分田分地,而是先叫来了村里另一个童生,范时中。
分地以后,他朱靖君便不可能再认大清的田契了,自然便要自己做一份凭证。
正好让范时中这个穷苦童生一道来,也算给他一个拿笔杆子吃饭的机会。
天明之后,更多人在家人的口口相传之后,来到村头,观看朱靖君分田。
胡家村男女破了三千,其中十二岁以上共有两千多。
再抛去在家闭门不敢出,想看情况的小地主和富农,共有一千来人,等着分田。
创业初期,可不能小气,反正分的也是胡善人家的东西,他也不心疼。
以十五岁为界,朱靖君分一丁三亩田,儿童差不多就是一亩,这胡家村的田大致上就能分的差不多了。
至于田地的品质什么的,又是另一回事。
很多佃户村民迷糊糊地被拉到地头,直接按在朱靖君面前,便开始按照朱靖君所说的写起了新的田契。
也不对,按着朱靖君所说,这应该叫大明土地证。
“刘二八,人丁七口,妻刘欧阳氏,有三子二女,计较分得旱田八亩……”
虽然脑袋迷糊,但范时中的一手字确实不错。
拿上田地证的刘二八倒是欣喜不已,把得到的土地证揣怀里,立刻就要下跪磕头,却被朱靖君一手拦住。
“今后,这磕头的毛病要改,朕见不得这个。”
朱靖君笑道,众人连忙点头称是。
“嗻,皇上!”
朱靖君面色凝重,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瞅了瞅名单,又看了看密密麻麻的人流,见土地分配工作还没有完成,朱靖君只能先让大家回家吃饭,下午再来。
与此同时,他也告诉每一个村民。
此事绝不能随意乱说!
一旦让官府得知,这些田要被夺回去不说,参与了此事的人,还要杀头!
要知道,杭州满城的八旗天龙人可是会骑马冲进村里要他们小命的!
直到此时,众人才明白,昨夜干的,是多大的事。
不过有了实打实的激励,农民们比谁都活跃。
甚至有人主动提出,去监视那些小地主和富农,防止他们进城报官。
对此,朱靖君也没有异议,还让朱靖山带几个持枪士兵进行严密监视。
因为他并没有真的想靠着别人不敢报官,而是要让这些人不能报官!
回村时,一群农民正在主持分地。
上午还算好,但下午却出了意外。
村民虽然觉醒了一些,可这必须在朱靖君的监督下,才勉强有些用。
现在离了朱靖君,恐怕比胡善人在时还要混乱!
远远地看见一群人纠集在一块,朱靖君连忙跑过去,甩开朱靖雨一里地去。
“怎么了?闹什么?”
两群争吵的农民,看见是朱靖君来了,脸色各异。
一方脸上得意洋洋,另一方则是满脸灰败,见到朱靖君之后有些想要逃跑。
“怎么回事?”
朱靖君皱眉再问一遍,他看见范时中个瘦弱书生站在人群中似乎欲言又止,便点中了他。
“时中,你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
“呃……下午分田,但分到这一处,本该是胡三七他们分,他们家总共九口人……”
朱靖君眉头愈紧,他瞪着愁眉苦脸吞吞吐吐的范时中。
“你妈的!说重点!”
范时中语塞,还没开口,喜气洋洋的农民先开了口。
“皇上,您是不知道,胡三七这小子,可是胡善人的亲戚,这能给他分田吗……”
看着那喷出来的唾沫星子,朱靖君感觉烦躁不已。
朱靖君不耐烦道:“你说的朕都知道了,既然没什么事,那你们打什么?”
老头一愣,连忙道:“我的万岁爷呐!这可不是好人,他可是胡家的种!
别人家能分田,他胡家的王八苗子分什么田?这田,咱绝对不能分给他!”
人群中,有几个佃农顿时喊了起来。
“对!”
“不给胡家的孽种分田!”
“你小子刚才让你认便宜,皇上杀人可不眨眼!”
“他儿子可是万岁爷的亲兵,胡家孽种也配!”
喧嚣之中,朱靖君脸色阴沉。
这本该是一次审判,判罪的流程,不是让这些泼皮无赖耍横的时候。
难怪大清遍地农民起义,却成不了大业!
“都闭嘴!”
一旁的李二狗眼神快,连忙大吼一声。
那个老头一脸不满,心说回头就得把自己家的孩子给叫来,给朱靖君当跟班。
光当大头兵有什么用,还得当陛下的跟班!
回头就跟儿子说一下!
一群人的目光中,朱靖君缓缓走到胡三七的身旁,看着后者满脸鼻血。
胡三七感觉到有些不对,后退几步,却被堵截,只能看着朱靖君越来越近。
“你什么滴干活?”
“种地!”
“你?有跟胡善人干过什么事的没有?”
“没有!”
“他不是你亲戚吗?”
“那咋了,我和胡善人在就出五服了,我老爹卧病在床,他不照样收咱的租子!”
朱靖君点了点头,似乎是明白了。
这应该只是一个胡善人家的远亲。
不过,还需要再考较一番。
“他说的真不真?”
“嘿,皇上,这胡家的孽种能说实话……”
“谁问你了!”
朱靖君不耐烦地吼了那个老头一句,一下子就把那老头吓得后退几步。
旋即,他又看向了老童生范时中。
范时中沉吟一会儿,而后开口道:“胡三七属实,他家里之前怪惨的……”
朱靖君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走到胡三七身旁,拍了拍胡三七的肩膀。
“诸位,朕本打算今天下午和晚上公审胡家旁系和胡家侍女,但是下午遇见这个事,朕就做主先私审他了!”
他大声宣示着,然后温和地握住胡三七的胳膊。
“胡三七,与胡善人作恶并无瓜葛,是村中堂堂正正的村民,准许分田!”
听闻此言,原本以为自己要嘎的胡三七顿时眼睛鼻子一酸,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陛下圣明……
呜呜呜……”
这时,胡三才蹲在地上,哀鸣恸哭。
在场的众人也觉得刚才行为过分。
胡三七挨打的时候倒是一言不发,但现在还了个公道,却哭了起来。
不知不觉间,人群中的风向又有了变化。
“我刚才就说了,三七从来没跟胡善人那狗东西亲过,逢年过节都没走过亲戚。”
“你特么又换说法了,刚才谁让他不能分田的?”
“你放屁,老子一直觉得他是个好人……”
“………”
叽叽喳喳中,众人发现朱靖君又亲自主持分田,对那个老头开口怒吼:
“以前胡家的人欺负咱们,朕反了他,杀了他!
如今,你儿子不过是朕的一个亲兵,你就敢裹挟大家欺负无辜的同乡?
你究竟是何居心?!”
他说完,连忙转过头看向范时中。
“你!记上他的名字,打人者收回一亩田,再犯就全部收回,第三次犯,斩首!”
“是!”
范时中先是一愣,旋即笔挺身子。
紧接着,朱靖君又拍了拍胡三七的肩膀,勉励道:“今天,朕就当算是记住你的名字了,可是,你这名字没有取好,可没有封王拜相的命。”
蛤?
胡三七顿时愣住了,名字没有取好?封王拜相?
只见朱靖君却是一脸慈爱地笑道:
“朕给你改个名字,便可逆天改命。
胡安国,安国,使家国安定。
这名字如何?”
听闻此言,胡三七感觉快要幸福地甜晕过去了,陛下不仅还记得自己,还给自己改了一个如此牛逼的名字。
呜呜呜,陛下当真是对我实在太好了,陛下的恩情,一辈子都还不完。
“陛下,我胡三七,不,我胡安国这条命都是陛下的了。
陛下就像是我慈爱的父亲!从今天开始,我胡安国的眼里只有陛下!
若我胡安国违背誓言!天打五雷轰!”
朱靖君站起身来,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勉励道:
“很好,朕很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