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谁称雄!

范闲再次跳上马车车顶,当着围观百姓们的面,豪迈洒脱,高声吟诵:

“少年侠气,交结京都众。

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矜豪纵。

轻盖拥,联飞鞚,战城东。

牛栏危处,携手拒强攻,箭雨刀锋。

纵千般诡计,何惧逞奸凶,放马前冲。

谁称雄!”

范闲愉快回府,可有人却破了大防。

皇宫大内,广信宫中。

一处布置典雅的茶室里,香炉轻烟袅袅,茶香满溢,母女二人相对而坐。

长公主李云睿,天下第一美人,其女林婉儿,亦是人比花娇,清新脱俗。

两人坐在一起,气质截然不同却又奇妙和谐,堪称一副令人难以忘怀的绝美画面。

只不过嘛,李云睿特意选在今日邀请女儿前来,不是为了叙什么母女之情,而是为了亲口向女儿宣布范闲的死讯,告诉女儿可以不用嫁人了!

直到她等来了宫外的消息,又等来了庆帝封赏范闲的消息。

随便几句话应付了女儿,将她赶走后,冷艳高贵的长公主立刻犯病——偏执型人格障碍!

她将触手可及的、入目所见的,能砸的东西统统砸了个稀巴烂,大肆发泄了足足两刻钟。

“范闲...范闲!”

一晃又是数日。

范闲的小日子过得相当惬意,没有人再敢去骚扰他。

即便后来京都各方势力得知了司理理的真实身份,还有程巨树,以及东夷城剑庐大弟子云之澜的四名女弟子,一并被范闲带回了司南伯府。

可是那又如何?

范闲先一步将人控制起来,就是扣着不放,甚至还把儋州刺杀之事和牛栏街刺杀之事,两案并做一案处理,对外宣称以监察院提司之职自查刺杀大案。

各部下发的提审公文送到司南伯府上,范闲一概不理会。

而在朝堂上,庆帝自始至终不发话,坐视皇子和朝臣们为此事斗得你死我活。

太子李承乾和二皇子李承泽,明明都知道事情是姑姑李云睿干的,可他们俩都说事情是对方干的,要将屎盆子扣在对方头上。

范闲听闻此事,人都快笑岔气了。

因为吴语在“内库”、“太子”、“濮王”三个锦囊中,给他详细介绍了三方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李承乾以为李云睿暗地里支持李承泽,实际上是自己人;

李承泽以为李云睿表面上支持李承乾,实际上是自己人;

实则李云睿贪恋权财,渴望名利,真正在意的只有自己,是一个类似于太平公主式的人物,乃至于更进一步想要成为武则天。

范闲对此嗤之以鼻!

那他每天在干什么呢?

白天当宅男,足不出户,什么自查大案根本不存在。

晚上便以治病为由,夜宿皇家别苑。

咳咳咳,划重点,分床睡。

除此之外,这几天里范围唯一做的一件正事,就是感化并收服了程巨树。

依靠的仍是吴语在“赴宴”锦囊中留给他的三个法宝:用爱、和真心、以及滕梓荆的儿子,对程巨树称呼一声——大块头!

至此,范闲彻底确定了一件事!

老滕的儿子给大块头送果子吃,明确发生在吴语离京之后,可吴语仍能提前写下此事,如果这还不算是未卜先知...

不!

范闲心道:你他喵的都能算是全知了,若非你不是全能,我还以为你是华夏人冒充上帝呢!

北齐,直隶州,上京城外四十里,驿站。

吴语心下感叹,自打3月20日穿越;23日出发;28日遇见范闲;4月4日范闲在牛栏街遇刺,自己获得丰厚奖励;再到今日...

接近二十天的连轴转,行程总算抵达了终点。

明日入城,啥也不说了,先找个湢堂泡个澡才是正经事,其他的都给我靠边站!

从明晚开始,再找张床好好儿睡它三天大觉,耶稣来了也别想叫醒我,我说的!

然而,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王启年走了过来,给吴语安排明日的工作。

吴语瞪着老王不吭气,主打一个男人天生耳背,不回应就是没听见。

“管家,可都记下了?”

“少爷!”

吴语义正言辞地拒绝:“我只是一个不管事的管家,你说的这些事情我都干了,那你干什么?”

王启年掰着指头一一细数:“入城时勘验文书、凭证、路引,配合守卫检查货物,办理入城手续和通行令牌;入城后上报关税,结交北齐官员,安排食宿和仓库...”

数着数着,王启年瞪大了眼睛,忿忿不平地指向吴语:“这都是你的活儿!王某...咳!刘某行走江湖...咳!行商多年,就没见过像你这样欺负老实人的!”

由此可见,两人当真是混熟了。

吴语主打一个只要我不要脸,就不会觉得尴尬,两手一摊,小熊饼干:“少爷,岂不闻能者多劳乎?”

如果是范闲在这里,和王启年易地而处,他八成会骂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而王启年却只是苦哈哈地委屈道:“出发前院长也没说,王某要干这么多事儿啊!只是交代王某,若事有不谐,护住言兄逃离北齐...”

吴语挠了挠头,良心痛了一下算是怎么回事儿?

他脑筋一转,拍了拍王启年的肩膀:“这样吧,老王,等咱们回到京都,我把我那份儿俸禄和津贴全都给你,也不是说补偿你,就当是我给你补了新婚之喜和咱家大侄女满月的礼金。”

王启年一听,瞪大的眼睛一秒钟变回眯眯眼:“哎呀,这...这怎么好意思呢!王某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嘿嘿嘿。”

翌日。

商队前行四十里,于巳时初开始排队入城。

上京城很大,城墙蜿蜒环绕,一面靠山,东西不见尽头,比庆国的京都城要大上不少,是在故魏国的基础上翻新扩建的。

比起庆国,故魏大将战清风一手建立的齐国,无论是版图面积、文脉传承、还是军事实力,都要大幅超出。

当年,若非叶轻眉选择了庆国、若非陈萍萍千里救主、若非战清风父子尽皆早逝,这天下或许早就被齐国统一了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