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能闲啊(除夕快乐)

“启奏万岁,此乃仪宾名单,请万岁御览。”张鲸入内施礼拜见,呈上名单。

朱翊钧笑了笑,说道:“公主选了哪几个?”

仪宾的初选已经完成,共有七人在体检、仪表、学识、家境等项目上顺利突围。

朱翊钧简单看过,划掉了一个近亲中有言官的,便让张鲸送去给永宁公主。

由她择定三至四人,再宣召入宫。

张鲸笑得谄媚,说道:“殿下选的是赵贵初、李侯良、陆宗英和孙梦宸。”

朱翊钧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她看好就成。那就这四人吧,明日,嗯,后日巳时宣召入宫吧!”

张鲸躬身应承,乖巧地说道:“那奴婢再去禀告殿下一声。”

“去吧!”朱翊钧很赞赏张鲸的会来事儿,永宁来不来的,得通知到了。

什么祖制,自己重新定出规矩,那儿孙们也可称其为祖制。

文官们动不动就拿祖制说话,可太祖对贪污八十两以上者,便扒皮揎草,怎么没人提起?

对他们不利的祖制,便选择性无视;

一旦侵害到他们的利益,就开口祖制,闭口祖制,比谁叫得都欢。

“一群喷子,双标狗。”朱翊钧吐完槽,又写完给工部的诏旨,才喝着茶,放松一会儿。

现在挺穷的,这让朱翊钧感慨万历贪财也是事出有因。

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对皇家的花销,控制得还是挺严的。

万历十六岁的时候,曾经向户部伸手借银十万,却被老张给劝阻回去。

国库是国库,内库是内库,确实不能混为一谈。

但皇帝的收入,支撑整个皇室消费,应该是紧紧巴巴的。

可对于朱翊钧来说,如果不过于奢侈,肯定是够花,还能攒下不少的。

所谓的奢侈,就是采买珍奇宝物,或是做些并不常穿的高档定制服装。

而被下面的太监欺骗,成为冤大头,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比如万历做了套龙袍,内廷报价二十五万两。

工部尚书朱衡发现实际造价不足两万两,于是向李太后上疏严核。

冯保便辩称两万两仅仅指龙袍的造价,不包括龙袍上装饰的各种珠宝玉石。

其实,明眼人都清楚,贪是肯定的,不过是多少而已。

冯保能替织造局说话,私下里肯定没少收钱。

可以说,皇家每一件采买的物件,差不多都花了大头钱。

所以,朱翊钧一边严加管理采买的流程和管理,一边尽量减少采买。

关键是像金玉珠宝和珍奇物件,对他的吸收力也有限。

摆在那儿过眼瘾,有意思吗?

“朕倒是想要个电脑,配置不用高,能打个单机,看个爱情动作片,听听音乐的就成。”

“就是十万百万银子都舍得,可没地儿买呀!”

还有内库里的这名画、那古董,一代一代传下去,还不如卖了自己花。

都换成钱,再以钱生钱,滚雪球似的。

大明首富,世界首富,那才是王道,那叫本事儿。

其实,这可能才是正常的穿越者的思维。

如果不是皇帝,金玉珠宝倒也有足够的诱惑力。

可到了他这个地位,再多的宝物不能创造价值,跟废物也没啥区别。

而且,在后世享受了现代化的生活。

到了古代是各种不适应,各种不方便,各种看不惯。

“没有电灯,晚上黑灯瞎火的,差评!”

“没有手机电话,联系不便,差评!”

“没有汽车飞机,出行不便,差评!”

“除了啪啪,歌舞欣赏不了,娱乐匮乏,差评!”

“没有空调风扇,酷暑寒冬难熬,差评!”

“想去海边度个假,也看不到比基尼美女,差评!”

“甚至没有坐便和抽水马桶,差评!”

………….

看吧,除了啥也不用干,能混吃等死,你说还有啥意思?

反正,朱翊钧觉得若是不折腾折腾,秀一下智商,就是吃喝啪啪,人生就没有了意义。

成就感,也是能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的。

据说,这已经是脱离了初级、中级,达到了高级的愉悦阶段。

还据说,最高层次的叫做“超越性愉悦”,涉及到了对更伟大目标的追求。

可能是造福人类,拯救地球……

朱翊钧打了个呵欠,不能打电脑刷手机,时间还挺枯燥难熬呢!

什么网瘾、手机瘾,这么难戒,那么难忍,到了古代统统给你治好。

“除了靠智商赚钱,也得找点动手的工作,搞点科技含量高的发明创造,来打发时间哪!”

当朱翊钧打了第二个呵欠后,他觉得这事儿不能再拖了。

别的不说,就那微服私访的马车,就让他没心情去坐第二回。

还有那玻璃、白糖、肥皂,不是号称穿越者发家致富的三件套嘛。

虽然很俗套,可还是得搞。

那可都是钱哪,你想弄个新奇的,不走前辈路。

那不跟见了钱不捡似的,傻子吗!

“白糖就算了,现在已经有了。玻璃和肥皂的话,还是玻璃的利润更大,但肥皂的难度最低。”

朱翊钧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认为自己完全能行。

理论强于实践,是穿越者的通病。

满脑子十几年教育所灌输的知识,就是把初中物理化学拿出来,在当时也是了不得的科学大咖。

但要说到实际应用,却是一窍不通。

所以,朱翊钧就只能做个指手划脚的书面派,实际操作交给能工巧匠。

“正确的理论指导是必要的,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要相信劳动人民的智慧,相信能工巧匠的技艺。”

朱翊钧准备建起皇家作坊,既赚钱,又引领大明的科技发展。

主要还是玻璃,有那么一种说法,没有玻璃,西方也许不会发生科技革命。

虽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玻璃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从玻璃器皿、望远镜、显微镜,到现代社会的电路板、显示器等等。

这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技术,几百年才发展起来的。

而在十二十三世纪,西方率先在玻璃技术上取得了技术突破,能生产出透明的玻璃和平板玻璃了。

本着拿来主义的思维,朱翊钧本来是希望从壕镜聘请到玻璃工匠,很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