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配乐

“各位老少爷们,咱们这场戏今儿个就要拍了。大家伙都是第一次演电影,慌不慌啊?”

李庚拿着个铁皮喇叭,站在高处,很是威风凛凛。

三道村这边的戏份,都是他来执导。毕竟这边的景都是他布的嘛,他也更加熟悉。

和贝聿成一样,第一次做导演的李庚很是意气风发,充分发挥了东北人的幽默感。

下边的场地里,站着数不清的人。

其中有剧组的演员,也有当地的百姓。

因为要拍大场面,剧组的人不够用,所以就邀请当地的群众帮忙。

拍电影这种事,对文艺工作者来说都是大事,更不用说普通老百姓了。于是一声招呼,好家伙十里八乡的都来凑热闹了。

李子成甚至在其中看到了本地的乡干部,一个个也都等着分配任务呢。

“大家伙的戏份很简单,就是站在周围看热闹就行了。等会儿大秧歌舞起来,大家伙平常咋看戏的,今天就咋看,你们当成参加庙会就行了。”

“李导演,就这么点事儿?有没有啥难点的任务啊?你尽管说,俺们给你办喽。”

群众中有人不满意了,觉得不过瘾。

李庚呵呵一笑。

“王老叔经验足,这么多人不好管理,还得您老来把控。这么些人,还请您多多费心。”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把个老头哄的眉开眼笑。

“交给我啦。”

李子成在一旁观察,发现李庚在把控方面非常厉害。也不知道是天生的,还是多年的片场锻炼出来的。

这样的人升为导演,只要有好剧本,就不可能拍不好戏。

那边李庚还在吩咐。

“还有啊,大家伙一定要注意,等会开始拍摄的时候,千万千万别看摄影机。你们就当它不存在,该干啥干啥。”

一群人乱哄哄地答应,拍摄也就此开始。

李子成和贝聿成帮忙安排演员就位,又检查了各项设备,最终汇总到了李庚那里。

得知全都到位,李庚喊道:“各部门注意,拍摄……开始!”

话音刚落,锣鼓就敲打了起来。

本来沉寂的场地,迅速变成了农村庆祝的大集。

原本李庚还担心群众演员不听话,会去看镜头。结果等表演一开始,迅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全都光顾着看节目,浑然忘记了这是在拍电影呢。

李庚等了一下,掐好时间,迅速给了雷献和手势。

雷献和这才打开摄影机,在摄影助理的帮助下,沿着路线走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的手已经稳的不得了。虽然对于一些镜头的用意搞不懂,但拍着拍着也感觉到了其中的厉害之处。

这是一场大戏,涉及到的人员非常多。基本上林场部分的演员,在这里都要出场。

这种拍摄不用说,肯定十分困难。

李庚也怕出了差错,来来回回拍了五遍,还保了几条,这才宣布结束。

“我地老天爷啊,可算是完事了。”

几个穿着大棉袄、大棉裤的演员最是辛苦,一听说拍完了,赶忙就往下扒衣服。

这才十月末,虽然秋风很凉了,但还没有到冬季。他们穿的衣服,三九天都很抗冻。

“快,场务,先给他们擦汗,别感冒了。”

李子成注意到了,赶忙对尹黎铭吩咐道。

那边李庚、贝聿成还在应付当地的领导。

“十分感谢长影厂的同志能到我们这里来拍戏,还请多多宣传我们这里。”

自己的辖区成为了取景地,虽然这个时代的干部没有什么经济头脑,但也觉得是好事,所以郑重吩咐着。

李庚、贝聿成一一和干部们握手,嘴里也是好话不断。

“这些天来,多谢本地的同志们大力配合,我们的拍摄才会这么顺利。请放心,等电影制作的时候,我们会在字幕上特别感谢的。”

这番话是李子成教李庚说的。

果然,这些干部们全都乐开了花,知道要出名了。

见剧组这边东西太多,甚至还给调了几辆马车过来,免费帮剧组运东西。

查尔森宣传队也领了演出费,到了该告辞的时候。别人还好,高绣敏却找上了李子成,没说话就开始扭扭捏捏的。

“那个……编剧同志,跟你拍戏挺有意思的,以后有这事还找我呗?”

这些天的电影拍下来,高绣敏领了二十五块钱的劳务费,这是她挣过的最大的一笔钱,当然喜欢演电影了。

见李子成答应了,高绣敏高兴坏了。

“那就这么说定啦,不过以后再找我演,别让我演土豆球子了,多难看啊。我也能演小辣椒,不比那小姑娘差。”

想象着高绣敏穿着小辣椒的服装跳舞的模样,李子成好悬笑喷了。

这姐们前世在小品舞台上就挺逗,没想到现实里也是个乐呵人。

“成,下次一定。”

高绣敏就跟小白读者看到作者保证下次加更一样,开心地跑了。

李家三口也是好不容易在家里吃上了饭,但谈论的还是工作。

“我这边收拾收拾,明天就出发去林场,等下雪了就通知你们过去。”

李庚一边刨饭,一边说着后续的安排。

注意到他的脸瘦了一圈,贝聿成十分心疼。

“林场那边还是我去吧。”

“那咋成?”

李庚不答应。

“那边不比家里,要啥没啥,很不方便。又是在山里,比外边冷多了。等我过去把场地弄好,你们再去就能直接拍了。”

看到老爸、老妈互相着想恩爱,李子成很是感动。

“那要不……我去吧?”

“行啊,你收拾东西吧。”

“我……”

李子成目瞪狗呆,看着理所当然的李庚,严重怀疑自己的血缘。

“算了,我还得弄配乐,老爸你就辛苦一点吧。”

看着他们的父慈子孝,贝聿成又好气又好笑,还得关心工作。

“成子,我总觉着三道村那边后来拍的大戏,效果恐怕不会太好。”

居然和自己想到一块了,李子成也道:“是啊,现场录音效果到底不行,我估摸着剪出来后音效会很单薄。所以我打算趁这段时间在录音棚里重新做一遍音效,到时候加进去。”

对于他的想法,李庚和贝聿成都很赞同。

“乐团那边的都是前辈,你和人家工作的时候千万客气一些,别耍驴啊。”

李庚太清楚这个儿子什么德行了,马上要走了,还是不放心。

“哎呀,您就多余操心。在这长影厂里,我去哪儿混不开啊?”

第二天,送走了李庚一行人,李子成和贝聿成进行了分工。

贝聿成做拍摄规划,李子成只管配乐。

他先找了苏耘、庞学琴。

做配乐需要长影乐团配合,但得厂里下令才成。哪怕他跟乐团的人很熟悉,也不能随意打乱人家的工作。

“听说你在三道村那边安排了一场了不得的大戏?”

虽然庞学琴是剧组的制片主任,但这段时间忙着其他的工作,反而不如苏耘熟悉。

苏耘都看过李子成的创意了,庞学琴还只是听说。

李子成赶忙将谱子递过去。

“是有一点想法,得到了苏大爷支持才敢拍。”

庞学琴不懂音乐,看不懂谱子,就只看了看歌词。

“咦,这词不错啊,光看了就能感受到那热火朝天的劳动、丰收场面。”

苏耘可是听李子成演示过的。

“不止呢。这表演里面满满的都是咱们东北的味,对于宣传也是一个好事情。”

他占的位置更高,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最起码李子成弄的这个,虽然和当下的文艺作品迥然有别,可正因为如此,效果也许会更拔群。

从苏耘这里拿到了许可,李子成溜溜达达来到了乐团这边。

这个年代,各大电影制片厂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乐团,负责给电影配乐、配歌。虽然不是包办,但也贡献了许多经典的电影配乐。

乐团已经接到通知了,看到李子成来了,全都嘻嘻哈哈的。

“成子,厉害啦,都能作曲啦?”

“你小子写了啥曲子啊?不会是耍流氓的吧?”

李子成对这些调侃浑不在意,挨个发了谱子。

“看看!好好看看!就怕你们做不了,那我就找别人了。”

“嘿,臭小子,说你胖你还喘上了?搞音乐,数遍全国也没人能跟我们相比。”

身为乐团团长,尹昇山十分注重自家荣誉。

“就是,你从小在这儿玩到大的,这里什么水平,你心里没数啊?”

刘枳翘着二郎腿,一脸的傲气。

真是的,面对你媳妇的时候也这样啊?

瞅瞅脸上的血印子,看样子又被挠了。

他们家的事情,还得闹几年才能见分晓的。尽管以刘枳的学生自居,但李子成也不能去管人家的家事。

“刘大爷,《明天会更好》的谱子我也做出来了,您看看?”

“哦,这么快?”

李子成先发的谱子,尹昇山、雷震磅、刘枳等人没啥想法,毕竟一时片刻看不出什么来。但《明天会更好》是那天在湖上亲耳听到的,知道歌曲有多好。

见到几个大佬全都凑了过去,其他人面面相觑,但也不敢靠前,只能先熟悉手中的谱子。

李子成,他们都认识,厂子家属里有名的捣蛋鬼。

结果现在成了作曲家,还一口气拿出两个作品,难道新时代的来临还有附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