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刊物的定位和改名

随后时间,陷入兴奋状态的学生们又提出许多问题,有关于科技的问题,也有创作的探讨,甚至还有不少女同学向陆奇要了联系方式。

陆奇给出《科学文艺》的联系地址。

吵吵闹闹的环境中,陆奇突然一事,大声说:

“同学们,静一静!差点忘记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科幻文艺》杂志将在下一期杂志开辟笔友专栏,供全国科幻迷进行交流沟通!”

“大家若是想要寻找志同道合的科幻迷,可以将联系方式、座右铭、自我介绍等文字交给各社团的社长。”

“笔友专栏上留的信息大概是这样这样……”

热情的大学生们一听到笔友两字,心中的火热又往上窜了几分!

谁都想寻找几个挚友啊,苦于没有渠道。

看到陆奇所说的文字模板,有人已经开始构思,怎么写才能凸显个性,与众不同。

心急的已当场写下,然后交给陆奇,或者谭凯。

谭凯看到大学生对于笔友的反响,对构建全国科幻迷这样的平台充满信心。

联谊会一结束,所有人觉得收获满满。

大部分人抱着交流科幻文学的想法而来,没想到上了一堂科幻文学的创作课程,还领略未来科技之妙。

胡继英一把拉住陆奇,语气带着三分激动:

“陆奇,请你来演讲真是明智的选择。联谊会后,我们三个学校的科幻社团说不定能引来一个小爆发!”

现场近一百学生,回去后肯定与宿友、同学交流,能拉来新一批社团成员!

谭凯补充说:“看来我们杂志的销量又要提升。”

不仅是因为科幻社团成员数量的增加,还有笔友这把大杀器!

只有买了,看了,才能获知!

回去的路上,吴显奎一脸好奇:“为什么要跟他们分享创作思路?”

陆奇解释:“当然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科幻作家。科幻作家的数量多,科幻作品自然多,出佳作的概率就高!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成为科幻迷。”

谭凯笑着补充:“来之前,陆奇特意缠了我和主编半天,只为了提高新人作者的待遇。”

他看了陆奇年轻帅气的脸庞,没好气的说:“我认为,他是在为自己谋福利!”

从某种程度来说,陆奇同样属于科幻的新人作者!

随后几天,陆奇一边努力码字,一边整理科幻社团联谊会上的演讲内容,作为素材储备起来。

期间还抽空给吴啱写个回信。

信中,他故意用五万多字的《流浪地球》即将完成的消息去刺激吴啱,希望能收到一篇好作品!

接着提到由三所大学举办的科幻社团联谊会之事,同时也将笔友专栏一事告知。

希望吴啱在燕师大的科幻社团里加以宣传。

------------------

《科学文艺》,杨霄办公室。

谭凯将联谊会上的一切详细讲给杨霄。

当杨霄听到陆奇所描绘的2020年科技应用的场景时,不禁恍惚。

陆奇所说,可谓是实现了四个现代化的未来社会!

等听到学生对于创作、稿费,对于笔友的反应后,杨霄动容:

“还是小陆这个点子王机灵,培养科幻迷文化的同时,又收获一批潜在的科幻作者。”

“如果他们的作品能赶上下一期,说不定除了小陆的作品之外,其余作品质量能提升一大截。”

“我现在已经不担心11月刊的销量,反而担心社会的舆论。”

说完,她从抽屉中取出一份《蓉城晚报》。

谭凯不解的接过来,顿时看见上面的标题:

警惕《蚁素》的虚无主义陷阱!

花了十分钟将文章看完,其核心思想只有一个:

《蚁素》用科幻架空知青时代的复杂性,将时代记忆简化为“人性实验”,消解了历史的具体性与进步性。

谭凯皱起眉头:“又有人想搞科幻文学?”

好不容易有一部算是出圈的科幻作品,刚在报纸上备受好评,一转眼就有人抓住小说漏洞做文章。

杨霄点头:“不过还好,批评的声音不大,基调也没多高。吵一吵无所谓。”

见主编并没有放在心上,谭凯这才稍微安心:

“主编,那我们之前讨论的事,还要继续推进吗?”

杨霄有点苦恼:“前天我才去科协试探一下,感觉可行可不行。一切还得看11月刊的成绩!”

两人所说,其实就是陆奇此前的建议,刊物的定位和改名!

眼见国内对科幻文学的舆论环境日益放开,杂志未来又有明确的方向,科幻的土壤正在逐渐告别板结状态。

杨霄果断开启杂志的改革!

小说专刊只是改革的一小步,定位和改名是明年的重中之重!

虽说刊物挂在省科协名下,好在他们基本不怎么过问刊物之事。

如果11月刊真能大获成功,且其他方面又有好的进展,改革之事估计一帆风顺。

比如,杨霄还在急切地等待WSF给各位前辈的回信,尤想知道WSF官方到底会不会邀请她出席年会!

还有,杂志社与温瑞安的沟通朝着一个很好的方向进行。

对方显然很想进入十亿人口的大市场,想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十亿人熟知的武侠经典!

进展最快的就是家庭教育这本书,预计年底就能印刷。明年多少也能为杂志社带来不少码洋!

杨霄对码洋的想法,更多放在温瑞安的身上。

谁让这个时代武侠作品太火了呢!

谭凯走出办公室前,说了一句:

“我觉得将读者群体瞄准中学生和大学生,肯定比现在的定位好。我在科幻社团联谊会感受到大学生对于科幻文学的热爱。陆奇所说的那几个主题,每一个都会受到中学生、大学生的喜欢。”

“或许这就是南方所说的,贴近市场?”

---------------------------

燕师大。

吴啱上完一节课后,发现陆奇来信。

看完之后,嘴角带着微笑。

好家伙,写了两部作品,就敢上手中篇小说,果然够自信!

不行,我也得加快作品的进度,不能落后于陆奇!

对于信中提到的联谊想法,还有笔友专栏,吴啱对陆奇的想法很是佩服!

他特意去了一趟科幻社团,告诉他们这两件事,让社团的成员躁动不已。

听到笔友两字时,一如当时三个社团的大学生。

看来,11月刊大有所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