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竟已达到大宗师的境界

他必须突破虎啸金钟罩的入门瓶颈。

一旦入门,他便可以通过气血点将之提升至圆满境界,届时在战场上,他将所向披靡。

哪里有比战场更多的气血点呢?

在即将到来的起义军战斗中,只有战场才能快速提升他的修为。

“这……教主,我们这样连续打击,会不会对您造成伤害?”

卫兵队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无妨,尽管动手!”

何泰目光坚定,语气沉着回应。

“领命!”

卫兵队长应声而动,高举木棒,向何泰的背部猛力击下!

轰轰轰!

一阵阵沉闷的击打声此起彼伏。

十八名卫兵依次上阵,直到木棒断裂超过百根,人人筋疲力尽,汗如雨下。

“奇怪,这虎啸金钟罩的入门怎会如此艰难?”

何泰注视着功法界面那“未领悟”三个字,不禁紧锁眉头。

难道是修炼方法有误?

亦或是这强化肉身、延年益寿的绝学本就门槛极高?

“教主,依然没有进展吗?”

黛绮丝此时迈步向前,关切地询问。

“嗯,似乎还差那么一点火候!”

何泰轻轻点头回答。

“教主,您实际上已经将金钟罩修炼至登峰造极的境界了!”

“或许是因为他们功力不足,才导致您无法突破,让我来试试看,如何?”

黛绮丝美目流转,语气中透露出对何泰的钦佩。

“好,那就劳烦你了!”

“你来助我一臂之力。”

何泰同意了她的提议。

有宗师境界的黛绮丝出手相助,应该能够助何泰一跃而上,突破瓶颈。

“砰!砰!砰!”声不断,黛绮丝在何泰的指挥下,手中的铁棒精准地落在他的脊背上。

随着击打的节奏,约莫二十息后,何泰忽然感受到一股新技能的觉醒。

“哈,我终于入门了‘虎啸金钟罩’!”他惊喜地自语,面上的满足显而易见。

片刻后,他望向黛绮丝,温和地笑道:“今天的修炼很成功,我们就此收工吧。”

而在汝阳王府中,赵敏身着男装她不禁露出震惊之色。

“何泰,明王军的领袖!”

“没想到成师傅非但未能颠覆明教,反而让它更加强大形成了气候。”

身着男装的赵敏,听着阿大的报告,眉头紧锁。

“郡主,属下得知,明教教主何泰在少何寺击杀三渡神僧之际,成功突破至大宗师境界,并且在金陵镇,一举斩杀了四大恶人。”

阿大再次恭敬地禀告。

“大宗师?他不过二十岁吧?这怎么可能?!”

赵敏一脸难以置信,她和何泰年纪相仿,尽管享有郡主的丰厚资源,却也仅达到先天境界。

“郡主,此事众目睽睽,江湖传言,何泰教主已成为当今武林的翘楚!”...

阿大眼中仍掩饰不住那抹震撼,最初听到这消息时,他也难以置信。

“持续探听何泰的最新动态。”赵敏声音低沉地命令道。

面对这个年轻的宗师,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何泰不过弱冠之年,竟已达到大宗师的境界,手下更有十余万精兵,对大元的统治可以说是构成了严峻挑战。

“玄冥二老,你们是否有信心击败何泰?”

赵敏眼中寒光一闪,转向身旁的两位老者。

“郡主,即便何泰小子侥幸成为大宗师,又何足挂齿?”

鹿杖客挺身而出,胸有成竹地回答。

“好!你们与阿大、阿二、阿三一同随我出征,见识一下这位何泰,无需取他性命,活捉回来便是,我自有安排。”

“遵命!郡主!”

玄冥二老恭敬领命。

在武当山的真武大殿内,一位白发苍苍、道袍加身的老人端坐在上首。

下面站立着武当派的各位侠士,以及第三代弟子宋青书、张无忌、云虚等。

“远桥,你方才说,明教教主何泰未及弱冠,便已步入大宗师之列?”

“而且,他领导明教十万人马,占领了濠洲的众多城池,自称明王?”

老人目光中透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看着大弟子宋远桥。

“正是如此,师傅。”

宋远桥语气坚定地回答。

“既然如此,看来老夫也需走上一趟了。”

张三丰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自言自语道。

在濠洲的一处明军营帐中,一位身材魁梧、全副武装的将领负手而立,目光穿透远方。

跟随在他身边的,是一位身材清瘦的将领。

“朱大哥,何教主在濠洲城沉溺于声色之中,而这些城池却是您沥血奋战得来的!”

“难道他就未曾给予什么奖赏?”

那名将领蓝玉,忍不住出言。

“蓝玉,勿要发表分裂之言。”

朱元璋眼色一沉,严肃地制止。

“谨遵命令,朱大哥!”

蓝玉恭敬地鞠躬,收住了话语。

金陵城外,吉安府三十里之地,

静雅山庄中。

“姐姐,明教在何泰的领导下,已经攻占包括濠洲在内的十余座城池,他自封为‘明王’!”

怜星身着素白长裙,对着面前的邀月严肃地汇报道。

“明王?”邀月紧锁眉头。

在少何寺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内,一位黄衣僧人向方丈空闻汇报:“方丈,何泰领导的明教已占领濠洲十城,自称为明王军,声势浩大。”

空闻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

明教信徒众多,未来成就不可限量,但何泰与少何结下深仇,若是明教成事,少何前途堪忧。

“密切留意,一有动静即刻来报。”空闻吩咐道,心中满是忧虑。

袁州府之外,三十里之遥。

何泰身着如雪白衣,倚天剑光芒内敛,随其侧的是杨逍、范瑶,再有烈火旗主辛然。

“主公,我等虽已占据十余城池,却依旧四面楚歌。”

“四周义军何立,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陈友定,乃至王保保守关中,虽同仇敌忾抗元,但互相之间亦是戒备森严。”

“属下认为,在防备义军的同时,宜先取陈友定之地,徐图增强我方力量。”

范瑶迈步向前,深施一礼,进言道。

“所言极是,范右使。”

“便令烈火旗与锐金旗随我东南征伐,余下三旗留守。”

何泰眼中精光闪现,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