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商军遭遇下马威(二)

在三花娘娘开会前半天,大商骑兵亚旅旅长莫礼寿正带领200骑兵从周军崤函地大营前面通过。

莫礼寿一点都没有小看周军骑兵的意思,他在出兵前就专门请教过去年最后一战中,主动后撤的骑兵将领徐山旅长。徐山也没有隐瞒什么,将周军骑兵的青铜胸甲,以及冲击战术说得非常清楚。

了解到这些情报后,莫礼寿很认真地推演和模仿了几次,感觉周军的确不好对付。这次到周军大营前,莫礼寿打起了精神,运足了小心。

周军这边听闻商军居然前来,那些为防御体系准备许久的军官们兴奋起来,大周诸侯们紧张起来。尤其是那票参加过洛地平原之战的诸侯。

3年前的牧野之战,周军虽然损失了200战车,但战车上的600甲士,是在短时间内全部战死。而姬发与姜子牙果断选择撤军,避免了周军遭到商军骑兵的大规模屠杀。

而洛地平原之战,周军与商军全都大规模使用了骑兵,让大周诸侯们见识到了商军骑兵的厉害。

当直属于大周王廷的军官们开始准备出击之时,领军的大周诸侯们都站在高处观望。

虽然这些高处都是借了地势,却因为要让观望更加方便,也花了不少人力。姬丰最初的时候看到一群人拿着图纸,忙活了十几天,才做了这么一个小台子,只觉得姬信太难伺候。此时站在高处的台子上,看向即将变成战场的空地,只觉得视野实在是太好了。

莫礼寿的骑兵们此时已经在距离周军大营外两里多地远的地方开始兜第二圈了。

周军的崤函地大营并没有建在山口上,而是建在距离山口数里之远的一片向阳的坡地上。坡地前,是大片的平地。

与周军几十年来在这一带进进出出不同,莫礼寿是真的没来过这里。他完全靠来自大周的“逃犯”,以及地图,还有些非常年老的大商老军人,才了解到这一带到底是啥地形。

这不能怪莫礼寿无知。30多年前,前代周王姬昌曾经接受了前代商王帝乙的命令,负责讨伐渑池以及渑池以北地区的诸侯。姬昌成功了,然后大商就实际上彻底失去了对洛地的所有控制。

十几年前,还是在姬昌时代,大周消灭了崇侯虎,大商失去了在西方最坚定的盟友。大周与大商的实际控制线,已经沿着大河展开。北方的控制线,则沿着太行山最东地区展开。

也就是说,在莫礼寿投奔到三花娘娘麾下之前,大商已经彻底失去了西方地区的控制。最多在莫礼寿出生时,大商就已经彻底失去了对洛地的实际控制。

此时莫礼寿熟悉着崤函地的地形,感觉与自己所见过的其他地形真的是完全不同。非得类比,大概崤函地的山区有点类似他在前往盘龙城的时候,经过的南方的山区。不过南方地区比北方更加湿润,河流湖泊更多些。

至于此时商军骑兵纵横的平地,因为更干燥的缘故,跑马的感觉比南方的土地舒服很多。

随着第二圈跑完,莫礼寿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距离周军最靠前的大营两里多地,是非常安全的距离。然而这两趟跑马完成后,莫礼寿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却找不出不舒服的原因。

原本莫礼寿是准备连着跑三圈,向周军示威。心中的不舒服却让他有些不愿意完成计划。

然而身为三花娘娘青睐的将领,莫礼寿有过太多次类似的经历。跟随娘娘打仗,除了要善于行军之外,还要善于出其不意。所以很多看似难以隐藏的地方,就成了骑兵突然杀出的最好出发地。

不止一次,莫礼寿指挥着不到50名骑兵,突然杀出,打得数百,甚至是上千敌人落荒而逃。而在出发前,莫礼寿却总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

再次看了看两里多地处的大周军营,莫礼寿命道:“进!”

200商军骑兵们立刻沿着已经跑过两趟的道路开始进发。

姬信没有亲自上阵,他站在营地内的瞭望台上,看着营地内准备出击的一千骑兵。

骑兵们分成两拨,第一拨是200骑兵,800骑兵组成了后续军阵。这倒不是姬信爱上了势均力敌的战斗,学习了兵法后,姬信越来越坚持以多打少,以强胜弱的用兵理念。

正因为接受了这样的理念,姬信认为对手也不会傻到鸡蛋碰石头。只有在对手认为自己能赢的时候,他们才会放心进攻。所以姬信决定派出与对方相同的兵力,也就是200名骑兵。

当商军骑兵的先头部队即将到达距离周军最近的位置之时,周军辕门处,信号手红旗晃动。骑兵们甚至无须言语,就在信号旗指挥下催动坐骑,从辕门处鱼贯而出。

姬丰看着整齐杀出的周军骑兵,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发现骑兵出动前,既没有请巫祝占卜或者祈福,也没有由指挥官发出任何作战前的动员鼓动。

骑兵们出发的时候静悄悄的,甚至没有发出吼叫声,以壮声势。如果不是200骑兵的马蹄声踏碎安静,姬丰甚至无法意识到一场战斗即将开始。

“这是怎么回事?”姬丰感觉倒很是不适应。他一直觉得姬信这家伙很奇怪,却只是觉得这是姬信接受了大周公室的秘密教育,才显得有些奇怪。

然而眼前发生的一切,甚至与大周公室的传统截然不同。完全属于姬信的个人特色了!

莫礼寿在大商是很优秀的骑兵指挥官,作为友军的姬丰对周军丝滑的行动甚是不解,作为敌人的莫礼寿太多次靠突袭击败敌军,在看到周军骑兵们悄无声息地出动后,直扑而来。危险的感觉终于从直觉变成了现实的感受。

没有丝毫停顿,莫礼寿立刻打出了撤兵的手势。身边的传令兵立刻将指挥官的命令传达下去,在很短时间内,百夫长传达给十夫长,十夫长则按照以前的训练与经验,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姬信紧紧地盯着撤退的商军,这种机敏的反应令姬信很是羡慕,商军骑兵的骑术细节让姬信觉得眼界大开,迅速给姬信一直以来遇到的许多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毕竟,商军按照近代骑兵建军,比周军早了十年。他们有更久的时间可以用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姬信很快就发现,商军的撤退路线效率很低。因为在王浩然指挥士卒改动的那些拐弯处,商军都选择了效率最低的路线。

如果不是这种快速撤退的话,那种选择还真的未必会有什么影响。然而马速一快,这种影响突然就变得致命起来。

而周军骑兵们早就通过实地演练,掌握了最佳路线。此时虽然被落后二里地,却能后发先至,在商军撤出被王浩然改动的地域前,周军稍稍超过了商军的骑兵队列,形成了半拦截,半挤压的姿态。

姬信立刻发出了信号,800随时可以出发的骑兵开始出动,准备跟上去解决被缠住的商军。

姬信则兴奋地问道:“鬼君,这是什么?”

“奇门遁甲。”王浩然故作高深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