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人生》上架即火

在对待何啨的事上,刘泽觉得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能做。

比如牵牵手、亲亲嘴、搂搂抱抱这些可以做,结婚、同居、洞房这些不可以做。

她还小,可以享受恋爱的甜,不该承受柴米油盐的苦。

这次两人躲在小巷子里亲热,刘泽觉得在何啨的身上盖了章。

随着时间越来越接近《人生》上架的日子,刘泽去人民文学的频率越来越高。

江雨寒对排版和宣传语都问了刘泽的意见,并且进行了微改。

比如原本《人生》的宣传语是:年轻人的困境,期待与追求。

后面得知刘泽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和刘泽商量后,改为:返城知青考上北大,谈困境、期待与追求。

江雨寒有些担心:“这样改受众群体会不会变小了很多?”

前者显然更加精炼,涉及群体更广,后者稍微有点啰嗦,而且受众的群体也小了很多。

相对而言,受众群体越小,卖的就会越少。

刘泽坚持他的想法:“但受众群体更有针对性了。”

从事过短视频的刘泽以为,受众群体不需要太广,有针对性就行。

比如返城知青和北大这两个词只锁定这几届的知青考生,和年轻人的范围相差很大。

但是!

今年的高考生就有四百多万!

四百多万人就有四百多万人想考北大!

而《人生》首刷不过区区两万册,它不需要面对所有年轻人,只要这一届的四百万高考大军有两万人购买就行。

江雨寒认真想了想,颔首道:“那行,我向上面确定你的坚持。”

北大学子这个词可以让他们人民文学多倾听刘泽的想法。

不然这些宣传的事宜,是不需要问作家意见的。

刘泽点点头:“接下来我不用再来了对吧?”

隔三差五跑来商量这个那个,也挺烦的。

江雨寒道:“七月二十九号八点在燕京和冀省各大书店同时上架,七月三十号中午十二点前会有首卖结果。”

“如果你想尽快知道结果可以提前到人民文学等待,不过来的话下班后我也会将结果寄给你。”

卖得好她甚至会亲自跑过去当面告知。

反正一切都以销售成绩说话。

刘泽点点头:“你上次说非新人的印数稿酬能占比例更高是不是?”

江雨寒愣了下,不确定道:“你开了新书?”

刘泽道:“对,不过才写五分之一。”

江雨寒惊讶地望着刘泽:“你可真厉害,先投我看看?”

距离《人生》敲定不过一个月,他就开了本新书,书什么时候都那么好写了?

“不着急。”

刘泽摇摇头:“我只是告知你有这样一件事,让你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因为有《人生》在前,他不用担心被拒稿,不用再像《人生》没写完就投稿,担心被拒稿浪费后续的时间和精力。

新书他更有信心,追求的也更高,要花大量心思去书写和修改,也就没必要提前投稿,等《人生》的最终销量出来再投出去,谈到更高的利益。

“行,你认真写,等《人生》有结果我们再谈。”

江雨寒闻言也就没催促。

她觉得《人生》会火,但到底能不能火是市场决定。

等《人生》有了结果,改编影视还是新书提高印数稿酬占比提高,都好谈。

......

1979年7月29号上午。

这一日是星期天,街道上闲逛的人比往上班日都多。

返城知青、待业游民、准大学生......对未来迷茫又充满希望的他们,游玩燕京的雄伟。

参观故宫的人是最多的,不仅本地人喜欢逛,外地过来的人也喜欢逛,还不需要预约的故宫非常热闹。

距离故宫不远处有座新华书店,游玩的青年从故宫出来,习惯性进去逛一逛,看一看有什么眼前一亮的书。

摆在最显眼的是当前的畅销书《辞海》、《简·爱》、《第二次握手》、《生活的路》......

刘泽的《人生》被摆在靠近大门却又不怎么显眼的位置上。

上次抢劫刘泽五个青年也刚从故宫出来,百无聊赖进了新华书店闲逛。

又一次高考失败和找不到工作使得他们对未来充满迷茫,渴望找到工作,羡慕他人考上大学。

阿通人矮,注意到不显眼位置上的《人生》,被他书面页上的推荐语吸引住:返城知青考上北大,谈困境、期待与追求。

返城知青考上北大,这不正是和他境遇相似吗?

他下意识拿来一本翻开,然后就被吸引住......

“阿通呢?”

高瘦子四人逛了一圈,没有想要的高考必胜资料。

其实他们也不是想要买高考资料,下一年高考还能不能参加尚且未知。

只是内心无处寄托,随便逛逛看看,不至于整天无所事事,不是打架就是想抢劫。

“阿通在那!”

“妈了个巴子,考完了才知道努力是吧?”

“阿通,阿通,走了......”

几人喊了几声也没见阿通回应,只得无语走过去。

高瘦子踢了脚阿通:“你干嘛,叫也不应,高考没考上才开始装勤奋是吧?”

“啊?”阿通回过神来,解释道:“不是,我没听到你们喊我,这本书太好看,我刚才看入迷了。”

“什么书?”

高瘦子翻了翻封面,当即酸溜溜道:“返城知青考上北大?噱头吧,返城知青还能考上北大,我不信!”

其他几人也是酸溜溜吐槽了几句,但都凑过来拿一本翻看,然后很快系像阿通一样如入定般看书。

直到看了两个小时,不知道他们谁的肚子咕噜咕噜叫不停,这才相继合上书。

高瘦子率先说道:“这书有毒,不看了,不看了,吃饭去。”

“不看了,不看了,饿死了,早该去吃饭了。”

“我就带了两毛钱,不够吃啊。”

“我也只带了三毛钱,也不够吃。”

几人商量着去吃什么,全程没有提到过想买一本。

只是离开的时候,带有钱的两人去前台凑了三毛五,带走了本《人生》。

五人刚才站在那里看了两个小时,引起了他人的注意,等人走没多久,就有人过去拿起一本《人生》品读,接着去前台付款。

下午三点,摆在不显眼位置上的《人生》原来有二十本的,现在就剩下一本,书店人员将其和《生活的路》替换,又填充二十本。

这是要火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