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同一笑

“这首歌的情感基调很沉重,大家看这几个小节,节奏缓慢,表达的是一种无奈与哀伤。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把这种情绪融入每一个音符里。就像在音乐里,这叫‘表情术语’,它是整首歌的灵魂引导,我们得跟着它的指引,把深藏在心底的情感,通过歌声传递出来。”蕊初的声音轻柔却有力,像是带着一种独特的魔力,让大家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段誉报名准备参加学校文艺汇演,曲目选好了罗大佑的“亚细亚的孤儿”。曾经是BJ市中学合唱团的骨干蕊初被请到宿舍给大家培训。

侯通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抱起吉他就来了一段前奏。他那架势,仿佛自己已经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结果一开口弹,和弦就按错了好几个,声音那叫一个“跌宕起伏”。郭靖也不含糊,扯着嗓子就跟着哼唱起来,可刚唱几句,那调跑得,都不知道跑到哪个“爪哇国”去了。

蕊初赶紧抬手示意停下,强忍着笑意说:“侯通海,您这是在弹棉花呢,还是弹吉他呀?还有郭靖,你这是唱歌,不是念咒,调都跑到外太空去啦!”众人哄堂大笑,侯通海和郭靖脸涨得通红,尴尬地挠挠头。

“唱歌的时候,气息就像根基,根基不稳,房子可就盖不牢。这气息控制,在声乐里可是基础中的基础,专业点说,叫‘腹式呼吸’。”说着,蕊初起身,优雅地示范起来,“来,跟我一起感受气息,吸气的时候,肚子要像气球一样鼓起来,呼气的时候,慢慢均匀地吐气,控制好力度,就像微风轻轻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但又不能太用力,把湖面搅得波涛汹涌。”

众人学着蕊初的样子,深吸一口气,肚子鼓得像怀胎数月的孕妇,模样十分滑稽。段誉也在一旁有模有样地学着,可气息总是忽长忽短,一会儿像漏气的气球,“嘶嘶”直响,一会儿又像断了线的风筝,没了踪影。

“别着急,段誉,气息控制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多练练就好。你这就像刚学走路的小孩,摔几跤很正常,等你熟练了,就能健步如飞啦!”蕊初耐心地鼓励着。

这时,侯通海一脸疑惑地问:“蕊初,这腹式呼吸我是懂了,可这唱歌的时候,怎么感觉声音老是出不来呢?”

蕊初笑着解释道:“这是因为你没找到‘共鸣’。简单来说,共鸣就是声音在身体里的‘放大器’。我们人体就像一个乐器,当我们发声时,通过调整口腔、鼻腔、胸腔等部位的状态,让声音在这些腔体里产生共振,就能让声音更响亮、更饱满。就像弹吉他,你得调好弦,才能弹出好听的声音。”

说着,蕊初让大家把手放在胸口,感受胸腔共鸣,又让大家张开嘴巴,发出“哼鸣”的声音,体验鼻腔共鸣。众人跟着做,一时间,宿舍里充满了各种奇怪的声音,像极了一场“动物大合唱”。

郭靖好奇地问:“蕊初,这共鸣找到了,唱歌就能像你一样好听吗?”

蕊初笑着说:“共鸣只是一方面,唱歌还得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