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阳赶到赵府时,天色已近正午。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阴冷气息。赵府的庭院里,几名衙役正围着一具尸体,面色凝重。
赵员外的尸体与柳员外如出一辙:面色青紫,七窍流血,胸口同样画着那个诡异的符号。李青阳蹲下身,仔细查看符号的纹路,发现与柳员外胸口的符号略有不同,似乎多了一道扭曲的纹路。
“大人,“一名衙役凑近低声道,“赵员外昨晚还在醉仙楼宴请宾客,今早却被发现死在了自家书房。更奇怪的是,书房的门窗都是从里面锁上的,没有任何人进出的痕迹。“
李青阳眉头紧锁,目光在书房内扫视。突然,他的视线停留在书案上的一封信上。信封上沾着些许暗红色的痕迹,像是干涸的血迹。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
信纸上只有短短一行字:
“月圆之夜,血祭之时,鬼门大开,万魂归位。“
李青阳心中一凛,这分明是在预告下一次凶案的时间。他抬头看向窗外,今天是十三,距离月圆之夜还有两天。
“立刻派人去查,最近天京城内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法事活动,特别是与'鬼门'有关的。“李青阳沉声吩咐。
衙役领命而去。李青阳正准备离开,突然感觉背后一阵寒意。他猛地转身,只见书房角落的阴影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玉佩,却发现玉佩不知何时已经变得滚烫。
“谁在那里?“李青阳厉声喝道。
阴影中传来一声轻笑,一个身影缓缓浮现。那是一个身着黑袍的男子,面容隐藏在兜帽之下,只露出一双泛着幽光的眼睛。
“李大人果然名不虚传,“男子的声音沙哑而阴冷,“不过,有些事情,不是你该插手的。“
李青阳握紧玉佩,冷冷道:“装神弄鬼,你以为这样就能吓住我?“
男子轻笑一声,身影突然消散,只留下一句话在空气中回荡:“月圆之夜,我们再见。“
李青阳站在原地,额头上已经渗出了冷汗。他知道,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凶手,而是一个精通邪术的高手。
回到衙门后,李青阳立即召集手下,布置任务。他让人去查最近天京城内所有与“鬼门“有关的传闻,同时派人暗中监视那些可能懂法术的人。
夜幕降临时,一名衙役匆匆赶来,带来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大人,我们查到,三天前,城西的青云观曾经举行过一场法事,据说是为了镇压什么'鬼门'。但奇怪的是,法事结束后,观主就失踪了。“
李青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青云观...立刻带我去看看。“
青云观位于城西的一座小山上,平日里香火鼎盛,但此刻却显得格外冷清。李青阳推开观门,只见院内一片狼藉,香炉倾倒,符纸散落一地。
他走进正殿,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顺着气味,他来到后院的厢房,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冷气。
厢房的地板上画着一个巨大的符阵,符阵中央躺着一具干瘪的尸体,正是失踪的青云观主。尸体的胸口同样画着那个诡异的符号,但这次,符号周围还画着一些奇怪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的咒文。
李青阳蹲下身,仔细查看符阵的纹路。突然,他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他仿佛看到了无数冤魂在符阵中挣扎,听到了凄厉的哭喊声。
“不好!“李青阳猛地咬破舌尖,剧痛让他清醒过来。他连忙退出厢房,额头上已经布满了冷汗。
他知道,自己已经触碰到了某个可怕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很可能与即将到来的月圆之夜有关。
回到衙门后,李青阳立即开始查阅古籍,试图找出那个诡异符号的来历。直到深夜,他才在一本破旧的古籍中找到了一段记载:
“血祭之阵,以人魂为引,开鬼门,通幽冥。阵成之时,万魂归位,阴阳颠倒...“
李青阳合上古籍,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知道,自己必须在月圆之夜之前阻止这场阴谋,否则,整个天京城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他并不知道,一双眼睛正在暗处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