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兵仗局

不一会儿功夫,上百名年龄不一的工匠聚集在朱由崧身边,看着摊在桌上的宣纸。

“画的是什么?”一个年龄约莫二十多岁青年工匠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是游标卡尺!”朱由崧一边用一根小竹棍指着宣纸上的简单勾勒出来的游标卡尺简图,一边详细的介绍道:“这个长的叫主尺,这个可以移动的叫游标尺,,,,,,”

“可以测量长度、外径、内径、深度,基本满足任何测量!”

其实华夏人非常聪明,后世科学家通过智商测试表明,华夏人智商排在世界第一梯队,其实类似于游标卡尺的东西,华夏很早以前就出现过类似结构的测量工具,但是后来就没有传承下来。

原因很多,比如每一次王朝更替,就是一场地狱模式,人口减半都是常事,这些技术往往随着工匠意外死亡而失传。

但是最主要原因是秦制确立了士农工商的等级,加之后来的汉武帝罢黜百家,导致整个两千年历史无法形成物理、数学、化学这些系统性的学科产生,所有读书人都在学习君臣之道,或者直白一点说,学习驭人之术。

文字是一切的传承,读书人都在研究驭人之术,还有谁管其他学科的传承,甚至很多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却天赋极佳的工匠,创造出来的东西,感悟的心得,无法传承下来。

就连鲁班也是先秦之人,距离秦朝建立还有差不多三百多年,距离汉武帝罢黜百家差不多四百年。

一个老公匠一拍大腿说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甚妙!”雷阳也忍不住感慨道。

法国数学家发明的游标卡尺构造非常简单,原理也简单,有经验的老工匠一看就懂。

很多时候,技术就是一层纸,在没有捅破之前,根本想不到,一旦捅破,宛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华夏人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勤劳的,以这些人心灵手巧,知道原理后想要仿造易如反掌。

近代华夏科技全面落后于西方,很多人都认为是满清闭关锁国造成,其实一个很难让人接受的事实,其实长久的秦制已经限制了民族的创新力,让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在是思想方面停滞不前。

尤其是秦制的利出一孔,完全剥夺了民间的活力,导致两个极端,底层槽里无食猪拱猪,上层分赃不均狗咬狗。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已经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制度基础。

满清全面落后西方闭关锁国的确是主要原因,不过闭关锁国并非满清专利,而是明朝建国就开始闭关锁国,只不过程度不一样。

满清统治两百多年唯一好处,就是让后人没有一个怀恋帝制,对帝制深恶痛绝。

其他国家,皇帝被推翻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怀恋,就像末代沙皇被推翻几十年后,依旧有不少势力想要恢复帝制,怀恋帝制,为其招魂。

一些国家,虽然皇帝被推翻,没有实权,但是还能够保留皇帝称号。

反观华夏,没有人会怀恋!甚至保留都不行!深入骨髓的反对!因为这东西比翔还让人恶心!

朱元璋建立明朝就开始限制民间海外贸易,仅允许官方朝贡贸易。

朱棣虽然推动了郑和下西洋,但是依旧坚持朱元璋的海禁,限制民间海外贸易。

嘉靖时期,更是严格执行海禁,完全禁止民间海外贸易,官方也几乎不再出海。

正因为实行如此严格的海禁,才诞生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大海盗汪直。

虽然到了隆庆帝因为财政原因,在一些地方放开海禁,也就是著名的隆庆开关,不过也仅仅只能在几个官方港口贸易,而且只针对东南亚。

短暂的隆庆开关之后,接班的万历皇帝立刻又关闭海禁,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至于原因,估计应该和满清差不多,因为这一时期,西方已经开启大航海,开始在东南亚一带殖民,自然和明朝有了接触。

有了接触就会有了解,这一时期的西方已经完成了文艺复兴,也就是经过思想解放浪潮,西方不少国家已经实行大宪章,甚至一些国家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整个国家不需要国王,百姓日子却越来越好。

一个国家不需要皇帝也能运转,而且还运转的更好,这不和华夏的“国不可一日无君”产生直接冲突,在明帝国看来这就是极端思想,万不可在民间传播,恐天下大乱。

满清入关之后,不仅全盘继承了明朝空前集权帝制,当然也继承了明朝的海禁。

在全盘继承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更加丧心病狂的打补丁,最终成为一个打满补丁的怪物。

就算不是满清,换一个朝代,大概率会全盘继承明朝的帝制,因为朱元璋把秦制做的太有利于帝王了,任何帝王都无法拒绝。

只要继承明朝的帝制,大概率也会和满清一样的结果,或许不同的是,有些王朝有骨气,能够死磕到底,最后覆灭。

在满清以前,大家感觉没有落后,主要原因是西方工业革命正在酝酿,并没有爆发,生产力自然不可能井喷。

如果没有被称为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让华夏睁眼看世界,恐怕一直在轮回。

皇权治世的社会是没创造力,或者说创造力极其低下,但是仿造力却非常强大,毕竟不缺聪明人,只要点破,以皇权集中力量的手段立刻就可以复制,甚至在复制的基础上增加新功能。

秦朝的马车和满清的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两者已经相距两千年!

细思极恐!!!!

朱明和红夷的区别!

一个禁锢思想没有创造力,却可以如臂使指的掌控整个社会!

一个拥有天马行空的思想,却没有集中力量的效率!

现在的朱由崧就是最大的创造力,他的脑海里面有无数的新东西,无论在科技、农业、水利,甚至一些对基础科学要求很低的化工都可以在大明实现。

这就是为什么朱元璋、李世民来到南明也无力回天,唯有现在的朱由崧。

朱由崧解释了游标卡尺,画了一副长枪的模型。

“这是枪怎么没有火绳?”一个年轻匠人问道。

“这是火石枪!”一个老工匠有些惊讶的说道。

朱由崧点了点头,对着老工匠说道:“它还有一种名字叫燧发枪!”

燧发枪比起火绳枪来说优势太大了,火绳枪时代游牧民族凭借骑射还能够一较高下,平分秋色!

到了燧发枪时代基本就可以碾压游牧民族,至于加特林时代,那就只能能歌善舞,比的资格都没有了。

以前在历史课本上经常发现在工业革命以前,描写游牧民族都是能征善战,彪悍勇猛。工业革命以后,基本都是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以现在大明的基础科学,即使朱由崧拥有制造加特林所有图纸和工艺,都不可能制造出加特林。不过燧发枪完全可以!

燧发枪很早之前就有雏形,早在朱棣时代就有了,没有在火绳枪之前推广的原因就是需要好的钢材制造弹簧钢片,如果用普通碳钢作弹簧片,用几十次就会疲劳,无法完整弹性形变。

很多人动不动说古代宝刀削铁如泥,你去菜市场买一把剔骨刀,拿到古代去,任何宝刀在这把剔骨刀面前都得跪,估计就是天下第一神兵!

原因很简单,炼钢技术!

崇祯时期的毕懋康就著作了《军器图说》,里面就有燧发枪制造过程,当时毕懋康就想让大明士兵换装燧发枪,可惜除了没钱之外,那就是炼钢技术还达不到标准。

可惜的是毕懋康刚好去逝,不然朱由崧一定让毕懋康来负责兵仗局。

“火石,是燧发枪虽好,但是哑火率太高了!需要上好精钢才能弥补!”雷阳小心说道

“朕已经通知工部,就这几天给你们送来适合打造燧发枪的精钢!”

现在的南明,能够达到制作弹簧片的钢材是有的,不过数量非常稀少。

魂穿之前,可是211重本理工,以前专业就是机械和材料学,当过工艺员,正好排上用场。

解决办法很简单——高炉炼钢!

只需要轻微改进一下工艺,就可以让工部得到上好精钢,甚至不用朱由崧亲自去指导,只需要把建议告诉工部负责之人。

从现在这个时间段来看,明朝的冶铁技术还是很强,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真的?”雷阳有些激动,原本的眯眯眼一下子睁的老大。

在古代冶铁可是战略资源,评定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无论是打仗,还是生产,甚至经济,都需要冶铁。

盐铁专营可不是闹着玩,就像你现在私自贩卖香烟试一试。

“大胆!居然敢质疑圣上!”看到雷阳居然敢质疑皇帝,曾林面色一冷,用公鸭嗓音对准雷阳破嗓子一吼。

这一吼,吓的众人一个激灵,雷阳这才反应过来,脸色肉眼可见的苍白下去。

曾林现在可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级别和权利比雷阳高了N个档次,其他工匠也被这一吼,顿时清醒过来,眼前这个给他们侃侃而谈的可是皇帝。

原本因为讨论工艺技术有些活跃的气氛,瞬间变得死气沉沉。

“陛下,赎罪,奴婢该死!”雷阳不停地磕头求饶。

“好了好了,起来吧!”

朱由崧摆了摆手,然后看向站在旁边的曾林说道:“以后你别一惊一乍的行不?”

刚才朱由崧也被这一声尖尖的公鸭嗓子吓了一跳,有些无奈,竟然不由自主用后世语气说道。

“奴婢,该死!惊扰陛下!”

雷阳刚一站起来,曾林又跪下了,这让朱由崧有种想打人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