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声势浩大的北伐

“兴将军忠勇可嘉,只要立功,本帅必禀明陛下,为兴将军请功!”

刘泽清虽然是逃跑将军,打仗不行,嚯嚯百姓是好手,但并不代表他笨,能从一个大头兵一步步升为总兵,最后成为藩镇。

足以说明这个山东汉子不是有勇无谋,只是明哲保身,道德低下。

刘泽清看到有炮灰可以使,自然要画饼,毕竟这次皇帝给的提成很丰厚,最主要直接发放给他,如何分配,还是他说了算,这也是江北四镇一贯作风。

现在有了兴盛恒的一万多人,甘为前驱,只要攻下其他县城,皇帝奖励他可以从中抽取一半,等于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抽取高额提成何乐而不为。

刘泽清的算盘打的啪啪响,出兵之前,他就考虑了很多,皇帝的奖励分的很细,只要占领济南就给钱,至于能不能守住那就另说了。

刘泽清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就算这次北伐抽调的是自己麾下最精锐的士兵,面对建虏也是送菜,所以只要建虏一来,就直接跑路。

明末皇帝对各地总兵的约束力很低,崇祯时期关于大明国运的松锦会战吴三桂就直接丢下友军跑路,依旧没有受到崇祯责罚。

因为崇祯知道,吴三桂手下的关宁军已经是他的私兵,根本没办法处罚,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

南明的情况更加糟糕,江北四镇完全就是藩镇,刘泽清只要不投降,就算跑路,朝廷基本也拿他没办法,还要仪仗他镇守江北。

原本是进攻山东的主力黄得功部,虽然得到50万两奖励士气高昂,但是看到刘泽清部轻松拿到100万两,瞬间开心减半。

“将军,刘泽清凭什么拿到了100万两,我们只有50万两。”一个参将有些不满的说道。

“对啊!将军这不公平!”又有人附和道。

“闭嘴!公不公平不是你们说了算,皇帝陛下如何赏赐,自然有其道理,尔等就不要在这抱怨,不如好好整顿兵马,准备进攻登州。”

黄得功一拍木桌,面带怒容喝止道。

看到有些发怒的黄得功,手下的参将不再议论,纷纷抱拳离开大帐,准备各自回营整顿兵马。

黄得功嘴上这样说,不过心里多多少少也有些怨气,青州和济南相距不远,守军也差不多,也就是难度都差不多,但是奖励却相差一倍。

想到这里,黄得功狠狠将杯子放在桌上。

“将军,是不是觉得陛下厚此薄彼?”曹文永看大帐已经没人,走上前开口问道。

曹文永是黄得功手下的得力谋士,黄得功也非常信任此人。

黄得功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这可是陛下的良苦用心!”曹文永摸了摸山羊胡须说道。

“先生此话怎讲?”黄得功一下子来了兴趣。

“我们都看走眼了,当今陛下有成祖遗风,敢轻率几万编练新军就能剿灭左逆,说明陛下不是那种有勇无谋之人!”

曹文永继续说道:

“以陛下的雄才大略,忠奸可辨,明白将军是大明柱石,自然不会亏待将军。”

“陛下这样做,自然有其深意,如果我没猜错,陛下的后续圣旨就会到来。”

黄得功有些迷糊,还想问些什么,就在这时,大帐门口立刻走进来一个传令兵。

“陛下,兵部来信!”

传令兵双手奉上蜡封的信件,黄得功看了曹永文一眼,曹文永微微一笑算是回应。

等到传令兵离开,黄得功撕开蜡封,打开信件。

“怎么样?”曹文永问道。

“先生果然料事如神!兵部传达皇帝旨意,给予便宜行事之权!”黄得功把信件递给曹文永说道。

信件内容很简单,如果建虏大军来攻,黄得功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利,不用计算一城一地的得失,只需要保存有生力量即可。

圣旨已经非常明白,皇帝不想黄得功部因为守城遭遇建虏重创,这已经表明皇帝对黄得功的看中。

看到这封旨意,黄得功心中的怨气顿时烟消云散。

这一刻也彻底明白皇帝的用意,济南虽然和青州距离不远,但是济南在青州的西北方,就像一个屏障,建虏想要进攻青州,必先进攻济南。

这样一来,防守济南的刘泽清首当其冲,黄得功部又拥有便宜行事之权,意思就是只要见势不妙,保存有生力量,立刻撤退。

刘泽清部就算撤退,也在黄得功部后面,还是会成为建虏首先攻击目标。

在河南方向的高杰部和刘良佐部,就比较公平,两人奖励差不多。

得到实打实的白银奖励之后,士气高涨,两部军队开始在河南大显神威,攻城略地,加之河南不少投降建虏的明军将领心向大明,纷纷配合。

一时之间,两部人马几乎控制了河南大半地区,收拢的投降军队超过十万人。

山东方向,投降的兴盛恒甘为前驱,率领上万降军一路北上,不少城池看到明军北伐纷纷投降,就像滚雪球一样,已经滚到了三万人。

皇帝的奖励也是按时发放,大把大把的白银撒向北方,只要肯战,能战就赏。

兴盛恒率领三万大军,声势浩大,直逼北直隶,清军震动,摄政王多尔衮连夜召开会议,商议对策。

北方京都乾清宫内,范文程、洪承畴、索尼、刚林、陈名夏、冯铨等等,就连已经卧病在床的时日不多的宁完我都来了。

乾清宫气氛有些沉重,建虏初期的满汉智囊团全部都到了,都在思考如何应对。

“摄政王,伪明这次来势汹汹,前锋已经逼近北直隶,情况不容乐观,臣建议立刻让英亲王阿济格和豫亲王多铎回防京都,歼灭伪明军队!”范文程首先开口建议道。

北直隶就是天津,向来是京都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一旦北直隶失守,直接威胁京都。

“臣反对,现在关中战事已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候,如果贸然撤兵,剿匪计划功亏一篑,等到流寇恢复过来,我们大清同时面对流寇和伪明,两线作战,极为不利!”

洪承畴立刻反驳,与流寇打交道多年,对于流寇一定要斩草除根,不然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