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杨开结婚
- 穿成农家小娇娘,糙汉宠妻如命
- 榆米
- 2007字
- 2025-04-23 22:00:47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便摆好了。
大伯娘想着自家人尝尝,便拿了两个,切成小块,给尝了一些。
大家吃着都点点头,“这味道好,样子也好看,这次多亏了你了衣姐儿。”
大家毫不吝啬的夸着,杨衣摆摆手,客气道:“还是大伯娘照顾我,才得了这桩活,我自是要给你办好的。”
大家相谈甚欢,聊了一会儿,时候不早了。
杨衣便招呼着杨小丰回家了。
三人想着天寒了,冷得很,走得倒快。
到了家,杨老爹和杨母也没有去睡,等着这两姐弟回来了才放心。
杨石夫妇要熬着,等自己的弟弟妹妹回来,但是这张秀兰身子重了,也不好熬,被劝着去早早歇着。
几人去打了热水来洗脚,一下子就回暖了。想着明早要早起,大家也不多闲聊,收拾好之后就去睡觉了。
一夜好梦,第二天大早,外面就传来了敲锣打鼓声,杨石两兄弟就伴着这锣鼓声,和着接亲大队朝着秀水村去了。
这里结婚,习俗一般是,早上就要去女方家里接亲。
女方家里的亲兄弟、姊妹,爹娘会和接亲队伍一起到男方家里吃席。
杨衣起床收拾好便去大伯娘家帮忙了。
大伯家一大早就有村里人来上礼了,兰香婶和杨大伯站在门口是招呼都招呼不过来的。
“杨大爷,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您里面儿请,坐着喝茶吃点果子去!”
“哎哎哎,您忙着就是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杨家人脸上的高兴是藏也藏不住,来上礼的村民多是给上十枚铜板,或者是送来一油包的白糖。
稍近一些的亲戚,就提来一只自家养的鸡,乡里人讲究的就是礼轻情意重。
到了差不多中午时候,接亲队伍便返回了。
在大伯娘家的堂屋里拜了高堂,便把新娘子送入了洞房。
而杨开则在外面帮着敬酒待客,招呼着和自己一辈的弟兄们。
每家上了礼,就带着一大家子人来吃席,这是为数不多能让家里人都沾沾荤腥饱餐一顿的机会。
因此在村里办席是亏钱的,席面儿上的菜那就全看主家人的良心了,家境好手头大方的人家,会多两道荤菜,若是抠搜些的人家,一两道荤菜也是有的。
小河村人少,差不多只有七、八桌人。
所幸费钱不多,席也办得体面。
外面院子里已经热热闹闹的坐满了,只剩堂屋里留了两桌,够柳家人和杨家亲戚坐。
杨小丰挨着他阿奶坐着,杨衣跟着杨秀,帮着到灶房里端了吃的进屋。
屋里还算安静,杨衣与杨秀敲了敲门,只听见柳婷儿小声地应了一声:“请进。”
听见这两姐妹进屋,柳婷儿偷偷掀开盖头来偷看。
见是杨秀带着一个长相秀丽的女子,也放心了一些。
杨秀开口道:“嫂嫂,我们端来饭给你了。”
柳婷儿这才放下心来,把盖头拿了下来。
“这是?”柳婷儿疑惑问道。
杨衣见了柳婷儿就喜欢,这是一个长相可爱,性格有些腼腆的女孩儿。
忙自我介绍道:“我是杨开哥的堂妹,就是他二爹家里的女儿。”
三个人讲完,便相熟起来,聊起了家常。
杨秀也讲起了杨开的囧事,逗得两人哈哈大笑。
屋外,席面上全是村里妇人对这席面儿的夸赞。
“这杨家可够大方的,四荤四素,还一热汤呢,这桌上还有糕点呢,这席面儿办的阔绰。”旁边的李家媳妇儿笑道,嘴巴上还沾着油汤呢。
旁边的蔡婆婆应着,“我原先这带着孩子只来沾个荤腥,没想到这菜这么好。这糕点也是个好巧思。”
大家都夸着这彩色方糕,好看也好吃。
一桌四个大家分着,一人尝到了一些。
这席面儿怎么看都是体面的,把来吃席的人狠狠开了个荤饱。
桌面儿上的盘子里已经是残羹剩菜,可桌上的人还在使劲挥动筷子呼呼大吃,唯恐自己比旁人吃少了些。
这次请的厨子也是十里八乡办席出了名的方灶头,味道差不了,算是为数不多吃好席的机会了。
外面的婶子们吃着夸着,热热闹闹的。
杨衣与杨秀陪着柳婷儿坐了片刻,也出去吃饭了。
杨衣端着碗,挨着杨母她们吃饭,也听见了大家连连夸这彩色方糕。
杨衣听着偷偷笑了,心里暗道这声音马上来了。
吃过饭,大家都散去了,与大伯娘家关系好的婶子、伯娘帮着收拾了碗筷。
大伯娘捡着剩下的饭菜,送了一些给帮忙的婶子,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有婶子来找大伯娘打听:“你今天办喜事这桌子上的糕点是谁做的?”
大伯娘听了忙问道:“你打听这是要?”
那林婶子想了想还是老实答道:“我还不是看这糕点寓意好,预备着过年送礼。”
大伯娘点了点头,答道:“你知道那栗子糕嘛?同那一样,是我二弟家女儿做的。”
那林婶子听了,有些吃惊道:“那栗子糕我也买了两块,味道极好,没想到这糕点也是她做的。”
两人说了一通,打听好了消息。那林婶子与杨衣打了个照面,提了一嘴糕点的事。
杨衣笑着应了,说道:“婶子要感兴趣,可以到我家来谈谈,这糕点定是要卖的。”
收拾一通,差不多好了,杨衣一家也回家了。
“就连杨开哥都结婚了。”杨谷感概道。
杨衣抓了机会,一个劲儿的嘲笑他:“你可也想当一回新郎官了?”
杨谷作势要去追她:“你都没出嫁,我急什么?”
杨母一听,也在旁边煞有其事的点点头。
“倒是要做手给你两相看了,不提娘还以为你们小。”
杨衣忙窜到杨母身边撒娇,“娘,我不急。况且我是一定要找个对小丰好的,就怕遇到这两面三刀的坏人。”
杨母点点头,“这事不急,你两还小,我慢慢相看,一定会找个好的。”
一家人一边聊着,一边往家走去。
到了家,杨衣便去煮了下火的古茶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