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杂粮煎饼
- 穿成农家小娇娘,糙汉宠妻如命
- 榆米
- 2014字
- 2025-04-27 22:52:53
两道菜都好了,又烧了把火将骨头汤烧开,杨衣便开口喊道。
“吃饭啦!”
大家来帮着端了饭菜,又舀了骨头汤出去,今晚是丰盛的一餐。
但今天大家都累了个呛,杨石两兄弟在山上忙了一下午。
杨老爹忙着堆肥,又和杨母一起去把麦田里起了田垄,到时候冬天下大雪,不怕把田淹了。
杨衣和大嫂张秀兰两人也没闲着,把香肠灌好了。
大家都在外面忙活受累,冷了一下午。
一碗滚烫的热汤喝下,一身都暖和了。
大家发出满意的喟叹,杨小丰见了今天丰盛的晚餐,也发出了开心的笑声。
“哇!今天的饭菜好丰盛呀!”
杨衣笑着摸摸他的头,给他夹了一块猪肺片。
杨小丰尝了一口后,立马露出星星眼,也不再多话,只是专注的吃着饭。
杨衣还给他夹了大棒骨啃着吃,杨小丰今天又吃了个饱。
饭后杨小丰又跟着他大舅娘去转马路了。
一家人伴着凛冽的秋风吃了一个满意的晚饭。
吃过饭后,几人一起收拾了碗筷。
几个出去转耍的人回来了,忙伴着倒了热水,让他们回回暖。
几人又闲聊几句,杨衣高兴地说:“这丰收节一到,香肠,葛根饼一卖,这钱可算是赚到回来了。”
大家听了也觉得开心,这钱前面花了不少,老是没见到回影,心里还有些着急。
杨石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也有些开心。
“这碳应该能成,做成了也是一大笔进项。若这些买卖能成,我们家今年能增加一大笔进项。”
听了这些,杨母有些乐了,长着一些皱纹的脸上,被高兴的笑意遮挡。
大家听了都高兴,日子越来越好了,家底也越来越厚。
往后日子也能轻松些,况且杨秀未出嫁,到时候舔嫁妆也是要银子的,当然这些花不了多少。
当然大头还是花在杨谷身上,娶媳妇也是要花钱的。
接下来,家里也要有小孩子了这也是一件大喜事,家里天孙,杨母和杨老爹二人是十分开心啊。
所以说,如今家里还是要抓住机会赚钱。
“今年的雪这么晚了也没落下来,怕是个暖冬?”
杨衣猜测道,接着她望向了最具有看天香经验的杨老爹。
杨老爹没答腔,只是面色凝重的喝了一口茶水。
摇摇头道:“多半难,看样子是个寒冬,初暖,把雪都积到了后面。怕是还要多砍些柴。”
杨石两兄弟听了,表情也有些凝重,但也听杨老爹话。
只是道:“明日没事儿做,我多上山砍些柴火。”
大家点点头,也只得先预防着了。
好在万幸,嫂嫂肚子里的孩子出生日头好,是5月,正是不暖不热的季节。
一家人谈心片刻,也有了困意,都各自往房间走去。
杨衣哄着杨小丰睡了觉,自己也躺在床上思索着。
光等着丰收节定是不行,这些东西,过两天赶集,还要先去买上一部分。
葛根收的钱是杨母给的,肉的钱也是杨母垫付的,这些钱往外使,怕是急得杨母都睡不着觉。
今年冬天天冷,定是要多存些荤腥的,到时候天冷了,不吃点有营养的,再厚的衣服穿着也是没有用。
杨衣想着,渐渐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挺早,杨衣就起床开始琢磨自己做些什么来钱快了。
这腊肠还需得等上几天才能卖,这葛根粉倒是能卖,只怕是到时候丰收节又没东西可卖。
彩色方糕也是能卖,只是这怕是要等过年才好卖一些,用油纸一包一捆,正是走亲访友的好礼品。
琢磨来琢磨去,杨衣心里都没有好点子。
看着天色不早了,大家都怕是快起床了,杨衣才急忙收拾自己,去灶房做早饭。
家里的杂粮馒头吃完了,今天需要现做一些。
看着米缸里满满一缸的杂粮,杨衣顿时来了主意。
做个杂粮煎饼来卖如何,这成本又低,当早食在街上卖,有出苦力的人怕也是愿意出钱买个这样的饼子来吃的。
想着,杨衣一边舀了适量的水,加好揉成面团醒发着。
等着差不多了,杨衣便开始切成面剂子,擀成薄饼。
将锅烧热,又添了一些柴。用小勺舀着油润了锅,把薄饼下下去。
用铲不断按压,这饼薄,不一会儿就熟了,马上翻面,避免糊锅。
三两下,一个纯杂粮煎饼便做好了。
杨母也起来了,来灶房搭把手干活。
看杨衣在做着饼子,便也来帮他。
刚要上手,便被制止了。
这时杨母才仔细一瞧,这饼是比平时捞的油饼,薄上许多。
有做好的,杨衣一直招呼她尝尝,杨母撕了一口,一边看着火,一边吃着。
“这饼这般薄,还如此有韧劲,好吃。”杨母吃的满意,高兴地点点头。
杨衣接着手里的活,把剩下的饼全烙了。
杨衣开口道:“只是这里面还要卷些菜才好吃。”
杨母一听,便去拿了昨晚没吃完的凉拌猪肺出来,又拿了个白萝卜,三两下切成丝,将其拌在了一起。
等杨衣做好饼拿出去,大家差不多都醒了。
每人喝上一小口温水,润润肠,便要开始吃饭。
见今日吃的饼,又端了菜,不知道是什么新花样。
“今日吃什么?”杨谷开心地问,杨母早已研究好这吃食方法,高兴的说着。
“将这菜卷在饼里吃,又有主食,又有菜,一顿营养足够了。”
大家都试着这样吃起来。
果真有滋有味,这饼的劲道,混着肉香菜香,吃了过后,也是满嘴油香。
大家一大早就吃得开心了,杨衣见大家都喜欢,便开口讲出了她的想法。
“过两日赶集,我就去镇上卖这个饼子,杨谷你和我一起去,一日给你三十文工钱。”
杨谷听了也十分开心,点点头答应了。
见有新的赚钱营生,大家多是开心的,吃过早饭,便各忙各的去了。
“去年这杂粮留得多,你要卖饼,娘便诺一罐子给你用。”
杨母开心道,她向来不反对杨衣的注音,只是有些担心,这饼子不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