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原因解密

下面,让我们来解密吞咽障碍的原因。

各种原因导致的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都会影响机体安全有效地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内,这使得原本轻而易举的吞咽动作变得困难、痛苦,甚至影响健康和生命,这种情况就叫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的主谋首推多种疾病,而年龄增加、器官老化则扮演了帮凶的角色。

神经系统疾病最容易导致吞咽障碍。这就好比一台电脑的中央控制系统和电路传输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中风)、帕金森病、老年痴呆、脑外伤、大脑性瘫痪(脑瘫)、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肉毒中毒等。

其次,与吞咽相关的肌肉疾病或功能受损也可导致吞咽障碍,如多发性肌炎、硬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口咽部疾病(兔唇、舌切除、喉部切除或气管切开),以及口腔、鼻咽及头颈部放化疗后。

还有吞咽通道受阻(如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肿瘤等)、精神心理因素(如抑郁症、癔症、神经性厌食症等疾病)也可导致吞咽障碍。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吞咽肌群力量减弱、牙齿状况不佳、唾液分泌减少等多方面退化导致咀嚼和吞咽能力的下降,容易发生吞咽障碍。研究报道,社区老年人存在吞咽障碍者达10%~27%,养老院老年人发生率高达40%~60%,因此吞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案例:一次中风让刘大爷吃饭成了难事儿

刘大爷68岁,有高血压病,最高收缩压达18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帕),但老人平日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偶尔觉得头痛,就当感冒自行服药了事,就没把血压高这事儿放在心上,也没有服用降压药。有一天,刘大爷突然出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随后人事不省,紧急送往医院,诊断为“脑出血”,也就是民间说的“中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刘大爷清醒了,肢体活动也缓慢恢复,但令他苦恼的是,吃饭、喝水这些简单的事情都变得困难了,吃饭时感觉吞咽费力,一喝水就会呛咳。医生告诉他,这是因为中风导致了吞咽障碍。

案例解析:吞咽障碍在脑血管疾病的老人中非常多见,由于脑血管疾病影响吞咽中枢、运动感觉通路,导致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