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不似人主!陛下竟要骑着末将去狩猎

见文鸯竟然如此贴服,贾南风顿时有些得意。

随后,她向宦官使了一个眼色。

宦官便过去拉住了文鸯,将他扶了起来。

贾南风没有太多别的意思,就是表面客气一下。

还不代表她已经认可了文鸯。

“文将军不必多礼。”

“文将军多年来为大晋效力,军功赫赫,在军中素有威望。这左卫将军的官职,本就适合文将军,谈不上什么恩典,不必言谢。”

贾南风不经意地说着,继续观察文鸯的反应。

文鸯见贾南风的态度依旧是不紧不慢。

心中便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表现,还是不能让贾南风完全信任自己。

于是咬咬牙,又开口说道。

“贾公是大晋开国元勋,是朝堂臣子所敬仰和期盼的。”

“末将的军功与贾公比起来,根本是萤火之于金乌,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末将被先帝免官多年,不敢谈有什么威望。”

“如今,末将的威望,才是全赖皇后娘娘的恩赐呐!”

文鸯这一番话,说得谨慎又谦虚。

但是,细听之下,又是非常大胆。

不仅主动提到贾南风之父贾充。

还说,朝堂上臣子们共同敬仰和期盼的,乃是贾充。

这样的言辞,其实颇有些出格了。

毕竟,能被天下臣子“敬仰”“期盼”的,按理说只能是皇帝。

司马氏之所以能夺得天下,不正是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为众多臣子所“敬仰”和“期盼”吗?

其实再往前倒倒,曹操当年也是一样的路子。

因此文鸯这样讲,是主动将贾充捧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贾南风闻言,不禁心情舒畅,拧巴的眉毛也松开了一些。

贾南风作为开国元勋的后代,在这方面本来就有一些“蜜汁自信”。

贾家“居功甚伟、极有声望”的这一套理论,贾南风内心是相信的,否则,她也不会有专权的念头。

这些天来,文鸯也不是第一个来显阳殿,对她说这番话的。

自从杨党覆灭,贾党便成为了朝中最大的势力。

因此,杨骏前脚刚死,后脚便有许多官吏前来依附,有的聪明点的官吏,也会使用这一套理论。

不过,他们大多不敢说得太露骨。

只是零星地提上一两嘴。

毕竟,大晋朝建立还没有多久,这样的言论,稍微显得有些敏感。

因此,对于文鸯来投,贾南风倒是觉得合情合理,并不怀疑文鸯的动机。

只不过,对于文鸯这个人,她却是不甚熟悉。

毕竟此人一向独来独往。

再者,贾南风一向听说,边疆武官多少都有些骄躁易怒。

毕竟每天要面对外族,没有点血性,很难镇住敌人、管教下属。

所以此人到底能不能为自己所用、好不好用,她要打上一个问号。

贾南风决定试上一试文鸯。

贾南风一边从桌上捻起甜点入嘴,一边慢悠悠地说道。

“文将军过分谦虚了。文将军何等威名?此前在比武宴会上,一人射中三靶,实乃威名犹在、宝刀未老。”

“就连陛下,也对文将军十分赞赏。此番恩典,也是陛下的意思,实非本宫自作主张。”

贾南风说话滴水不漏。

表面将功劳推给天子,实际上是兜着圈子,将话题引向天子。

文鸯自然是有所察觉,心中快速思酌。

这贾南风,着实难缠。怪不得,董猛只是贾南风的狗腿子。

取得了董猛的信任,文鸯没费太多功夫。但是今天,文鸯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能让贾南风卸下防备。

文鸯把心一横。

“既然这贾南风,想听听我对陛下的态度。那某……便说与她听。”

“得罪了,陛下!”

文鸯心中暗暗请罪。

于是,脸色一变。

“娘娘请不要说笑了。”文鸯的语气沉重了许多。

见文鸯面色突然改变,贾南风也停止了嘴里的咀嚼,静观反应。

“世人皆知,这当今天子,乃是幼儿心智。又谈何对末将的赞赏呢?”

文鸯双眼一瞪,胸膛上下起伏,显得有些生气。

“那日在宴会上,天子醉酒,倚赖末将将其背回寝殿。娘娘不妨猜猜,一路上,天子都说些什么醉话?”

“这……”贾南风一愣。

她确实知道,文鸯那日将天子背回了寝殿。但更多细节,贾南风却是没有掌握。

因为那个下午,她的眼线董猛,也醉倒了。

“陛下都说了些甚么?”贾南风有些好奇地问。

“陛下说……”文鸯摇了摇头,叹气道。

“陛下在臣背上,半醉半醒地说,要臣给他当木马骑,还说要臣就这样背着他,去景阳山上狩猎!”

说罢,眼底是止不住的失望。

“如此天子,实在不似人君!”

说到最后,文鸯的眼底竟然是有些动怒,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文鸯此话一出。

就连贾南风这样,一向出格,将司马衷视为无物的人,也是原地吓了一跳。

“不愧是边疆的血性男儿,抒发心性,也是如此直率……”

有些话,便是贾南风,也不敢乱说。

但是今天从文鸯口里说出来,反而让贾南风觉得有些许舒服。

贾南风含笑点头。

今日,文鸯如果表现得斯斯文文、彬彬有礼,反而会让贾南风觉得不真实,产生更多怀疑。

而文鸯刚才这一番表现,却是着实符合,贾南风从军中探听来的性格。

易怒、刚直、暴戾。

这样的一个武人,对于陛下“骑木马”的侮辱,自然是无法忍气吞声。

直接怒骂天子“不似人主”,才是正常的反应。

贾南风此刻对文鸯,心中已经平添了几分认可。

但是,嘴上还是要保留一些体面。

于是,便轻飘飘地说。

“陛下或许是醉了吧,还望文将军不要往心里去……陛下虽然淳古,但有时候,也是一件好事呵。”

言罢,乃自顾自地端起茶水,喝了起来。

“淳古,是一件好事?这不就是在说陛下,好糊弄,甚至于好操纵吗?”文鸯自然听出了贾南风的意思。

文鸯心中暗喜。

如此一来,贾南风也对自己吐露了一些真实想法了,不再藏着掖着。

说明她已经放下了一些警惕。

“来人,为文将军赐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