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张昭

相比于刘备的忧愁,王融是轻快愉悦的。

这一天,尚书台郎官严畯向王融推荐了一名贤才。

“彭城人张昭,字子布,居于江都,有佐世之才,卫尉何不上奏朝廷,征辟此人呢?”

严畯说他当时本来要和步骘一起来下邳的,只是碰巧要去拜访张昭,故而来迟。

“哦?张子布在江都?”

王融来了兴趣。

在王融看来,张昭不是演义里的张昭,而是标标准准的世家子弟张昭。

曾经的徐州牧陶谦曾给张昭举茂才,但张昭拒绝了。

是因为当时陶谦和徐州士人闹了矛盾,全体徐州时士人一致对外,排斥陶谦。

张昭这个研究儒学的士大夫,在谋略军事上不如周瑜、鲁肃,在道德伦理上,又无法彻底摆脱汉廷的正统归属观念。

所以,代表朝廷的曹操南征江东时,张昭力主投降。

因为投降之举,符合张昭等江东朝臣的绝对利益,他们投降后仍旧时朝臣,只不过从江东转到了许昌朝廷而已。

至于孙氏死活与前程?都这个时候了,谁还顾得那么多。

主战派的周瑜等江东流寓系将领态度,则和张昭等士人朝臣截然相反。

这是一场胜算极大地豪赌,面对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的曹军,为什么不赌一场呢?

主战派和主降派都有各自的利益出发点,哪有什么对错可言?

全是利益,全是前程。

“正是!”

严畯是彭城人,张昭也是彭城人,彭城人就该精诚合作,团结共进。

更何况张昭是严畯的前辈、求学引路人。

“好。”

王融同意了,徐州朝廷需要一张敢怼一切的硬嘴,张昭就是这样的人。

敢以文士之躯,与武人甘宁对喷,敢以臣子之身,力谏孙权,辞气壮厉,义形于色。

王融办事的效率很高,朝廷使者当即手持征辟文书,去广陵江都征辟张昭为徐州朝廷的谏议大夫。

出发之前,王融多备了数份征辟文书,他叮嘱使者。

“像张子布这样闻名于长江南北的名士,他的身边必然聚拢了不少才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官宦结交的对象是官宦,富商结交的对象是富商。

“假若征辟张子布时,其身边尚有其他贤才,取出文书以朝廷名义一并征辟入朝。”

“到了下邳这边,融自有安排。”

王融亲自送走了使者。

此时的张昭正和广陵人秦松谈论着方今天下局势。

张昭、秦松认为如今徐州人势大,作为徐州籍贯子弟,就该去投徐州朝廷。

正是二人又拉不下脸,亲自前去毛遂自荐。

一直在苦等机会。

而机会刚好降临于二人面前,下邳朝廷的使者来了。

见到张昭和旁边的秦松后,使者暗暗松了一口气。

还得是卫尉考虑得周到。

否则的话,当着秦松的面,只征辟了张昭,秦松的脸往哪里摆?

使者当即掏出了两份征辟文书,征张昭为朝廷谏议大夫,征秦松为尚书台郎官。

尚书台是个大机构,什么人都能往里面塞。

反正使者只记得一句话,把人才带回下邳,剩下的都有王融处理。

张昭、秦松心喜,但表面恭恭敬敬地接过了文书。

与此同时。

又一道身影从外面进来。

是会稽太守王朗的心腹,心腹带来一份举荐书信,交给张昭。

张昭拆开一看,拂须而笑。

“挚友有心了!”

信件中,王朗说要向徐州朝廷推荐张昭。

张昭和王朗互为好友,早年经常私下里讨论一些国事。

后来王朗成为了会稽太守,如今张昭也要受征入朝了。

有什么事情是和好友一起进步更加令人开心的呢?

“走,回下邳。”

......

下邳城外。

彭城子弟严畯带领着一些同乡后辈,一起等候着前辈张昭的到来。

“彭城末学后进严畯,拜见子布先生。”

看得出来,张昭这人在彭城地界里,地位挺高。

“何须这般?”

张昭上前,示意一众后辈都站直身子。

他是个很直接的人,当众说自己也不想倚老卖老,大家能来迎接他,张昭已经很高兴了。

当天,张昭、秦松二人进入了卫尉府里,与王融纵谈天下局势。

“我们在江都听到一些消息,后将军袁术正在寿春城中搭建宫阙,冠冕堂皇不做遮掩。”

“必有狼子野心。”

已经昭然若揭了!

张昭直谏王融,向朝廷申奏,遣人到寿春问责袁术。

“问责无济于事。”

王融摇了摇头。

袁术都要作死登基称帝了,徐州朝廷在袁术眼里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会理什么问责吗?

“难道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袁公路行僭越之举吗?”

与直呼袁术名字的张昭不同,秦松还是相对委婉了些许。

“不。”

王融郑重说道。

“江淮当起风云,袁公路也将众叛亲离,徐州朝廷正在集结兵马。”

不用问责,直接干就是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王融、陈登两人一边四处集结将士,汇聚于淮河沿岸,做好南下准备。

一边安排将士出征后的徐州内部稳固朝廷、守土护境的任务。

就等着袁术登基称帝,建立仲氏王朝了。

王融招来尚书仆射袁尚,请袁尚发挥袁氏内部的消息渠道,打听寿春城中关于袁术的一切消息。

一天夜里,袁尚连夜求见王融。

府上书房之中。

袁尚将自己通过袁氏渠道打听来的消息,告知王融。

“袁公路得到了传国玉玺,是当年孙坚从洛阳宫阙的枯井里找到的,由孙策献于袁公路手中。”

“有人支持公路称帝,有人反对。”

“但他无视任何反对,强建宫阙,强缝龙袍,强征宫妃,就差正式对外公布于众了。”

此时的袁尚心情并不是很好。

袁术僭越之举,将会给汝南袁氏全体子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经他了解,族中有些激进一点的代表,已经在赶往淮南寿春了。

也有人心急火燎北上冀州去寻袁绍的庇护。

生怕天下众怒之火,烧到他们的头上。

“好,融知道了!”

王融淡然自若,拿到了玉玺的袁术如果不登基称帝,那他就不是袁术,肯定被人夺舍了。

那么接下来,就征伐江淮,把扬州变成徐州的后花园吧,合二为一,江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