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匹夫
- 季汉教父,我教刘备谋万里江山
- Ktv的章鱼
- 2122字
- 2025-05-01 07:35:05
“这是自然。”
王融点头,示意阎象可以回去安排疏散百姓的问题了。
听闻此话,阎象内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但他悬着的心依旧没有放下来。
阎象表面不动声色,郑重向王融、刘备等人告辞,折返寿春城中。
看着阎象远去的背影,刘备询问王融。
“袁公路竟用传国玉玺来换取城中百姓出城避水,这不像是他。”
“小心当中有诈。”
刘备忧心忡忡。
王融却安抚刘备不必过于忧虑,他已然做好了针对部署。
“玄德可遣人在寿春城外清点民众,编撰户籍名册等等。”
他的意思是,每一个从寿春城中走出的百姓,都要编撰户籍,登记造册。
“如此一来,哪怕是袁术舍弃了面子,扮成百姓混在人群中,也无济于事。”
这一场寿春战事,王融铁了心要把袁术留下,不可能让他跑了。
“好。”
刘备没有多说什么,带人去执行安排了。
另一边。
回到城中的阎象,向袁术表示可以执行之前定下的计划。
“主公可将城中百姓分为十批,每天遣出一批,第七天时,主公便藏匿于百姓人群之中,脱困而去。”
阎象料到前几天,徐州军应该会重点排查。
等过了五天,兴许就没有那般严查了,当有机会。
“就按你说的去执行。”
袁术点头。
如果不是因为登基而导致众叛亲离,袁术是绝不可能离开寿春的。
但当下形势,已经由不得他过多犹豫。
于是寿春城中开始张贴告示。
“徐州军在肥水上游筑堤,即将水淹寿春,仲氏天子不忍城中百姓受大水侵袭。”
“故而遣使到徐州军营里协商,要送百姓出城。”
“从今日起,愿意出城避水者,皆可到西门背后汇聚。”
告示一出。
城中民众顿时乱成一团。
惊慌失措的百姓全部挤在了西门附近。
所有人都想出城。
但淮南军将城中民众分成了十批,分批出城。
“今天傍晚,城西一街、二街范围内的民众,收拾完毕准时出城,过期不候。”
后面有些百姓想趁乱挤出去,被淮南军士卒捉拿几个下狱之后,全都老实了。
傍晚时分,斜阳西照,晚霞遍天。
落日的余晖笼罩大地,将寿春城西门的百姓身影拉得老长。
城头上。
纪灵和阎象两人,脸上都流露出极为紧张的神色。
“先生,若此刻徐州兵马骤然冲城的话......”
现在西门打开,第一批百姓蜂拥出城,纪灵担忧徐州军会趁乱攻城。
“想必不会。”
阎象说出城的百姓身影已经堵住了城门甬道,就算徐州军强冲,淮南兵马也能借用百姓的躯体阻挡徐州军,然后趁势关上城门。
寿春城中,大多数官吏、将军、校尉等都不在意本地百姓的死活。
他们全是跟随袁术,从南阳、豫州等地来到九江的随从,都是外地人。
以前经袁术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本地世家门阀,早就被徐州朝廷传檄而定了。
正如阎象的猜测那样。
徐州军没有趁着寿春百姓出城的时刻,选择强冲寿春。
反而是做起了另外一个让阎象忧虑不已的举动。
前将军刘备带领着随军文吏,在西门外面一边接管寿春百姓,一边登记户籍。
“坏了。”
阎象内心里升起了一股不详的预感,但他没有第一时间将自己心中猜测告知袁术。
先观摩两天再说。
第二天中午,寿春城中的第二批百姓也从西门涌了出来。
在外面负责接管百姓和登记造册的,还是刘备。
这导致阎象的心情愈加凝重,一度不想说话。
再这样下去的话......
可从第三天开始,阎象终于松了一口气。
外面负责接管百姓的,已经不再是刘备了,而是这两天跟随刘备登记造册的诸多文吏。
站在城头上,阎象举目远眺,四处搜寻,皆不见刘备身影,亦不见王融。
“是他们已经不在意了,还是怎样呢?”
阎象皱眉。
与此同时,徐州军营寨,中军大帐内。
刘备已经被王融请了回来。
“先生,不需要备负责户籍之事了吗?”
他问王融。
“不用了,给城中兵马缓一口气,让他们放心下来。”
王融笑道。
“此后只需遣文吏负责此事便......”
话没说完。
外面响起一声嘹亮的汇报。
“报!”
一骑东来,飞马进营。
“当涂捷报!”
“我军已经攻克当涂,城中淮南兵马尽数战死,进城将士得粮无数。”
捷报传来,淮南城池当涂县已经被朱桓、徐盛二将攻克,截取了大量的粮草。
这无疑是一个喜报。
自此,整个九江郡除了寿春城外,其余城池都已经回归朝廷管辖。
三军振奋,士气大涨。
不少将士又向王融请命,说要攻打寿春。
“诸君稍安勿躁。”
王融摆摆手,安抚着他们的情绪。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徐州军不用强攻寿春。
他所考虑的和诸将考虑的并不一样。
诸将只想着破城建功立业。
但王融还需要考虑战损的问题,一将功成万骨枯,他要减少损耗。
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才是王融该思虑的问题和进行的决策。
“再等两天。”
接下来的第四天、第五天。
寿春城中又送出了两批百姓,都接受了户籍登记。
第六天亦是如此。
晚上,阎象求见袁术,向他解释。
“主公明日清晨便可随百姓队伍出城,象在城中寻到一位身形与主公相差不大者,扮成主公,站于城头麻痹敌军。”
阎象表示,明天一早袁术就可以离去了。
徐州军的文吏未必认识袁术,也未必见过袁术。
“事到如今,你都不肯喊朕一声陛下?”
袁术叹气道。
阎象不语。
“罢了罢了。”
袁术摇头,“明日朕便随众出城,径直向北去寻袁绍那庶出子。”
“先生随后跟来,协助朕一同东山再起。”
说完之后,袁术拂袖而去。
只剩下愣在原地一言不发的阎象。
第七天。
寿春城中的第七批百姓出城了。
但与前面六天不同的是,接管百姓的文吏们,手中都拿着一张画像。
画像上所显示的,正是袁术的容貌。
出城的百姓需要一一对照画像。
“匹夫!竖子!”
藏在人群中的袁术在心中大喊,险些吐血,他又趁机折返城中。
“苦也!”
城头上的阎象两眼一黑,差点昏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