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男儿当自强
- 蜀国降将,但魏国地下皇帝
- 爱喝甜辣酱
- 3583字
- 2025-04-26 19:48:31
黄庸端坐于自家书房矮几后的坐榻上,身前摊开着一卷简书,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在他青色的儒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是关于太仆寺的情况,刘慈之前刚刚找人抄送给他,不算太深入,都是账面上的东西,黄庸也不嫌弃,认真看起来。
之前第一次拜访郭表的时候他就很好奇郭表就住在太仆寺旁边,为何从没有动过太仆寺的主意,现在这一看他总算明白,合着太仆寺的门道这么多——之前的太仆是曹丕的师傅,曹魏老臣何夔,之后又换成了建安老臣董昭。
董昭这货不显山不露水,因为年纪大上朝都不去,猫一样窝在太仆寺整日不知在作甚,而且为人又聪明机警,该怎么才能想办法把这位曹魏元老拖下来。
毕竟,太仆寺的油水可太大了,想想看董昭好像一直都在曹魏的大油水岗位上活动,之前是将作大匠,之后又当了太仆,算是曹丕核心层之外的宠臣了。
就在黄庸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时候,费叔在外面用沙哑的声音向他汇报,说刘慈带着石苞来拜见,而且邓贤今天也正好赶到,已经派仆役先来送礼,说如果方便很快就到。
黄庸微笑道:
“正好,两件事不牵扯,先请刘兄来,让邓兄即刻过来也成。”
费叔躬身听命,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骄傲。
尽管黄权和黄庸二人什么都没说,但费叔已经感觉到黄庸这些日子交往颇多,宾客不断上门,日子一点点有了盼头。
而黄权也一改之前的颓废,这些日子积极参与政事,在等待什么机会。
说不定,有机会回家了!
很快,两人飞快来到黄庸书房门前。
当先一人,自然是刘慈。
他今日穿着一身光鲜的素色锦衣,贵气十足,脸上堆满了惯有的、令人作呕的谄媚笑容,微微弓着腰缓步进门,将身后的另一个人让到前面。
跟在刘慈身后的,是一个三旬上下的男子。
此人身量中等,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甚至能看出几处补丁的麻布短褐,脚下是一双破旧的草鞋,露出沾满泥污的脚趾。
他头发蓬乱,胡子拉碴,面带菜色,一副穷困潦倒、饱经风霜的模样,然而,纵然是如此颓唐的打扮,也难以完全掩盖他天生的俊朗轮廓,有点巅峰朝伟的感觉,随便一看就知道是个人物。
这便是石苞,石仲容。
石苞在刘慈的示意下,向前迈了一小步,几乎是卑躬屈膝地对着黄庸深深一揖,头颅低垂,姿态谦卑到了极点。
黄庸好奇的目光平静地落在石苞身上,上下打量着他。
他想起了关于石苞的种种传闻。
石苞是南皮人,出身不高,早年做过给农司马的小吏,曾经因故与邓艾相识。
后来不知何故流落邺城卖铁,再后来转到洛阳卖铁,因为极为贪婪,又好美色被人鄙视,之前在金市缺斤短两出名,经常被人暴打,没揍过他的都不能算是洛阳金市的常客。
前些时候,他还是郭表的门客,郭表倒台后,便立刻改换门庭,投靠了曹洪。
标准的反复小人,市井无赖,这是大多数人对石苞的评价。
他去曹洪帐下的时候,靠着谄媚阿谀和相当不错的文书功力得到了曹洪的欣赏,让没文化的曹洪顿时觉得这是个人才。
刘慈知道石苞的底细,生怕曹洪上当,于是严肃地告诉曹洪石苞之前经常做不当人的事情,光他知道的也怕是有一二十件了。
曹洪闻言一皱眉,随即问了刘慈一个灵魂的问题:
“饭前还是饭后?”
在洛阳坏的流脓的刘慈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坏跟杀人如麻的曹洪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曹洪之前听说石苞找不到工作被迫卖铁的时候一笑了之,这会儿听说石苞来洛阳一年才干了这么点事就被人打,顿时为他不值,说什么都得推荐给自己的好兄弟。
现在,石苞那双虽然躲闪、却难掩其中渴望与不甘的眼睛正悄悄打量着黄庸,看着他虽然卑躬屈膝,可阅人无数的黄庸还是立刻感觉到一股桀骜。
贪婪?
好色?
谄媚?
这个拜伏在地的谄媚小人身上好像燃了一团火,这团火,黄庸看得很眼熟。
“起来吧。”黄庸的声音温和,甚至主动伸出手,语调中带了几分欣赏,“都是自家兄弟,是士则的朋友,那也是我的朋友,咱们莫要客气。”
石苞忙直起身子,尽量让自己的笑容感恩而谄媚,可听到邓艾的名字,黄庸还是明显注意到他眼中一黯,随即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寒意。
耿纪韦晃之乱后,石苞和邓艾被选中一起给谒者赶车,去邺城报告消息。
一路上,谒者郭玄信闲的没事跟两个车夫吹牛,并且说他们以后能当上卿相。
当年的石苞并不知道谒者每天的工作就是画饼,听得自己从前根本接触不到的大人物这样夸赞,他心花怒放,于是当真了,还激动地劝邓艾跟他一起留在邺城,等待做官的机会,等待自己的才能震惊天子王侯,一跃成为搅动天下的人物。
邓艾默默点了点头,他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石苞,孤独地赶着车离开,同情的眼神刺地石苞魂魄生疼。
无数个夜晚,他都在默默发誓自己一定要做出点样子来震惊这位看不起自己的朋友。
可一晃八年过去,石苞依然像条狗一样艰难地活着,他在邺城卖铁,大魏代汉后又去洛阳卖铁,苦苦哀求一个个欣赏他本事的人给他一口饭吃。
他已经明白这些人都是满口大饼的人精,也知道自己当年看不起的那个小吏身份现在哪怕苦苦哀求也未必能获得。
洛阳城里没有一口饭是白吃的,想要活下去,他必须疯狗一样刨食,甚至他还不能回到家乡南皮——当年他放弃做那个小吏的时候可是给家乡人发誓要做出一番本事,大家都知道他在帝都是上官面前的心尖人,要是回去了,石苞宁愿死了。
等了这么多年,终于再次被人想起来的时候,那人打听的居然是邓艾。
八年不见,石苞将自己能说的一切全说出去了,直到今天早晨他才知道,邓艾一开始就没有跟他说实话。
邓艾一路平静地赶车,没有把底细全部透露给有啥说啥且容易被煽动的石苞。
石苞非常沮丧,今天来黄庸面前的时候也是一样,他觉得黄庸跟之前的那些人并没什么区别。
画饼。
然后让自己继续等待。
或者赏他几根骨头,享受他谄媚的表情。
这样的事情,从选择去邺城开始已经多次降临在石苞的身上,他已经不是八年前的热血少年,他觉得还是邓艾的选择正确,有人画饼就吃,然后千万别当回事。
黄庸能清晰地感受到,石苞身体里那股因为紧张和期待而绷紧的力量,以及那双低垂眼眸下汹涌翻滚的怨念。
黄庸心中有了计较。他并未直接发问,而是转向刘慈,语气平淡地吩咐道:
“费叔,取锦一匹给石兄弟。”
“什……什么?”刘慈反应过来,“哎呀,不劳黄公子客气,算我的,算……”
黄庸摆了摆手,微笑着看着石苞,石苞也挤出了恰到好处的谄媚,心里却稍稍有点凉。
有人赏一根骨头应该摇尾巴,但也不能因此太忠诚,这个人终究还是不能用我的本事,这是想让我当个小吏吧?
也罢,小吏就小吏,可能我石某也就这点本事了。
“多,多谢黄公子赏赐,石某愿意为黄公子赴汤蹈火……”
“行了行了。”黄庸打断了石苞,轻声道,“石兄弟,黄某要是要个小吏走卒,也不劳刘兄屈尊带来。如今我等正是用人之际,需要的是国士——黄某眼拙,并无识人的才能,但我能看得出石兄弟心中憋屈,不肯屈于人下。”
这会儿,黄庸家的老仆费叔已经与另一个仆人各自怀抱蜀锦走过来。
两摞沉甸甸的蜀锦凑成一匹,足斤足两,就这样放在石苞的脚下,以贪婪著称的石苞却只是稍稍瞥了一眼,随即眼神复杂的盯着黄庸。
黄庸立在这堆蜀锦前,轻声道:
“我是降将,若非遇上贵人,也是受尽白眼,朝不保夕,我能知道石兄弟的苦恼,便送足下几句诗——”
他稍稍回忆一番,随即脱口而出,念出了震撼石苞一生的诗篇。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这四句诗,黄庸不过随口念来,如同四道惊雷,狠狠劈在了石苞和刘慈的心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石苞只觉得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浑身的血液都在瞬间沸腾了起来!
他瞪大了眼睛,嘴唇微微颤抖,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田舍郎……天子堂……将相无种……男儿自强……
这……这简直是说尽了他石苞一生的渴望与不甘!这简直是为他这样出身寒微、却心怀壮志的人量身定做的呐喊!
他想起了自己卑微的出身,想起了当年渴望建功立业却被戏耍的他不甘的眼泪,也想起了卖铁生涯中从四处落下的拳头。
最后,他眼前又慢慢浮现出邓艾赶着牛车慢慢离开时那个落寞的背影,以及盯着那个背影,发誓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的男人。
这一刻,所有的疑虑、所有的警惕、所有的算计,都在这四句充满力量的诗句面前,烟消云散!
石苞只觉得一股汹涌澎湃的情感冲击着他的胸膛,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滚滚而下!
他来之前,已经告诉自己不能再相信任何世族的承诺,可这几句诗却着实点燃了他的灵魂,让贫穷的他甚至没多看脚下的绢布一眼。
黄庸看着石苞,目光平静而锐利:
“仲容,这匹绢,你且收下。这首诗,你也记在心里。”
“至于你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能为我所用,现在说还为时过早。”他的语气不带丝毫感情色彩,仿佛在陈述一个事实,“你且回去,想好能做点什么,日后自说给刘兄……”
“我有能做的!”
不等黄庸说完,石苞已经从嗓子眼里挤出了一个沙哑的声音。
这声音轻挑而暴躁,完全不似之前一般谄媚,石苞挺直腰杆,就这样紧紧盯着黄庸,不顾刘慈在一边不住地摇头,咬牙道:
“足下想开边市,就要孟达,想要孟达,就要先诛申仪!
石苞不才,害人杀人的手段还是会一些,足下不妨听听石苞谋划?”
“嗯。”黄庸满意地点点头,“我听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