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史学受到来自其内部和外部力量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是历史学对以社会史和社会科学化为特征的新史学所暴露出问题的自省,西方史学出现了由经济—社会史向新文化史、微观史的转变,历史写作则表现出从分析向叙事的转向;另一方面历史学也受到以“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为标志的人文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使得90年代以后的西方史学界不得不正面应对这种变化。因此,我们看到近20年来,西方史学理论研究表现得相当活跃,越来越多的史学理论家、历史哲学家、经验历史学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加入到讨论中来。西方史学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历史学自身的理论及其对历史书写的影响,更加积极地对历史研究的性质、原则和方法做出新的反思。这些讨论的重要性在于,直接触及现代西方史学长期建立起来的历史观念、研究范式,以及历史书写传统。可以说,近20 年西方史学理论研究发生了整体性变化,其中孕育着21 世纪新的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本书的主旨在于从整体上揭示近20 年来西方史学理论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和提出的新问题,并通过把握其间所涉及的关键因素综合分析其对于重建历史学的理论基础与历史书写的新趋向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尝试从中国史学理论的立场审视近20 年来西方史学理论研究及其对历史书写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结合当代中西方史学的发展对后现代史学理论在史学实践层面的有效性进行考察。力求从中国史学的发展需要出发,对当前西方史学理论试图克服现代与后现代的局限、融合双方有利于推进历史书写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尤其重视那些有利于构建21世纪历史学科发展正当性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本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共十五章。具体从史学理论的发展趋向、对史学理论家的个体研究,以及理论与历史书写关系的不同角度,深入梳理和展现近20年来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书写的不同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