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历史学研究70年
- 卜宪群主编
- 1881字
- 2025-04-25 18:27:15
第二节 人类起源研究重大突破
人类起源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已发现的距今700万—200万年的人类化石全部来自非洲,因此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人类起源于非洲,由南方古猿和能人演化成直立人,约180万年前后走出非洲。我国已发现的可能与直立人相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遍布南北,是世界人类起源研究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
一 泥河湾盆地遗址群
泥河湾盆地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阳原县、蔚县境内。盆地内第四纪地层发育良好、出露广泛,包含了自距今200 多万年以来的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湖相堆积,上部还覆盖了晚更新世的河流阶地堆积。在这些堆积中,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近400 处,年代自距今200万年到距今1万年左右,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类学与旧石器考古学研究最重要的中心与热点地区,为东亚地区人类起源、演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以及该地区古环境背景、地质沉积序列的重建提供了丰富和珍贵的材料。
20世纪早中叶,泥河湾盆地的发现与研究集中于地质学与古生物学。1978年,在小长梁遗址中首次确认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层中埋藏有人类文化遗物,将泥河湾盆地的人类活动史推至百万年前,随后相继发现东谷坨、麻地沟、马梁、飞梁、岑家湾等重要的早更新世遗址。马圈沟遗址的发现与持续性的发掘研究工作则确定了泥河湾盆地目前最早的人类文化,在同一剖面上确定文化层15个,年代从176万年持续至125万年。
二 陕西蓝田新发现
陕西蓝田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发育良好,分布广泛,化石丰富,是研究新生代地层、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演化的重要地区。20世纪60年代,陕西蓝田发现保存完整的蓝田猿人下颌骨化石,其后又陆续发现了蓝田猿人头盖骨、哺乳动物化石及少量石制品。蓝田猿人的体质人类学特征较周口店北京猿人更加古老,动物群性质也早于北京猿人动物群。最初使用古地磁测年判断其年代为距今70万年左右,后同样使用古地磁测年认为其年代为距今115万年[15]。而最新使用土壤地层学、沉积矿物学、生物地层学、地球化学、磁性地层学、环境磁学等多学科手段重新研究蓝田公主岭直立人的地层,认为其年代应该为距今163万年左右[16]。蓝田猿人由此被认定为非洲大陆以外仅次于格鲁吉亚的Dmanisi人的最古老直立人。2018年,在蓝田化石出土地区新发现上陈遗址,年代跨度从距今212万年至126万年,相关的研究工作确立了迄今为止非洲以外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及其遗物的年龄[17]。
三 百色盆地遗址群
广西百色盆地自1973年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证据以来,已陆续发现了上百处旧石器地点,部分重要遗址被系统发掘,基本构建了该区域较为完整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序列[18]。尤其是该区域发现了一批具有阿舍利文化因素的石器遗存,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开展了深入的探讨[19]。根据和手斧共生且原地埋藏的玻璃陨石测年,显示百色盆地阿舍利遗存的年代为距今80万年左右[20]。尽管其年代仍存在争议,但百色盆地内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集中分布,石器工业特征鲜明,为探讨我国早期人类的演化、行为及扩散提供了关键线索。
四 其他重要发现
西侯度遗址、“元谋人”化石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关早期人类起源最重要的发现。20世纪50年代末,考古学家在山西芮城西侯度距今百万年的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石制品,随后对该遗址进行系统发掘,获取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等遗物,通过古地磁测年判定遗址年代为距今180万年,西侯度遗址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首次发现的属于早更新世初期的人类文化遗存,改变了“北京猿人”是中国最早人类的观点[21]。
元谋猿人牙齿发现于1965年,后经过持续数十年的发掘、研究,陆续发现了十余件石制品和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哺乳动物群的性质说明其生存时代为早更新世,数次古地磁测年结果均将元谋人的年代指向距今170万年左右[22]。
此后,我国长江以南多个地区陆续发现早期人类活动线索。安徽繁昌人字洞发现了石制品和丰富的动物化石,遗址年代距今200万年左右[23]。安徽省东至县境内的华龙洞是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的直立人(猿人)化石地点。距今大约30万年的华龙洞人类头骨、下颌骨和牙齿呈现与东亚中更新世直立人、更新世晚期人类及现代人类相似的混合特征,这就提供了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以及从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的新证据[24]。重庆巫山龙骨坡发现于1984年,历次发掘出土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等,ESR测年表明,人化石及石制品出土层位距今约180万年[25]。湖北建始龙骨洞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早期人科化石而引起学术界关注,后续新发掘工作发现的人类牙齿可能属于早期人属,同时还发现了丰富的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古地磁测年推断其年代为距今200万年左右。云南江川甘棠箐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国内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木制工具遗存,保存状况之好、数量之丰富为世界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