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军纪

“高总镇,眼下最要紧的是派人收拢在城中抢掠的士卒,百姓何辜?”

张煌言痛心疾首道。

此时,还没来得及把甲胄脱下的李本深,就踩着沉重的步伐,从外面走了进来,“总镇,您找我?”

“你是怎么带兵的,立刻传令各营士卒停止抢掠,马上回营,太不像话了!”

高杰指着这个本家侄子劈头骂道。

李本深看了一眼张煌言怀里的尸体,也明白了怎么回事。

不过这种事以前大家都是这么干,不给点好处,谁给你卖命?

虽然有些不情愿做这些得罪人的事情,但高杰的命令他还是要听的,于是拱手道:“是!”

离开府衙之后,李本深立刻派人传令各营将官,收拢士卒归营,不得抢掠百姓,违者军法处置。

只是没过多久,就有人急忙忙找到他,“李副将,不好了,勇卫营的人把咱们好多弟兄给抓了。”

“什么?他们在哪?快带我去!”

李本深感觉事情有些大条了,连忙说道。

当他带人赶到的时候,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带着一群人和勇卫营的士卒在大街上对峙,刀出鞘,箭上弦,火药味十足。

“干什么,干什么?都给我把兵器收回去!”

李本深吓出一身冷汗,隔着老远就大声吼道。

与勇卫营对峙的兵将看到策马赶来的李本深,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收起了兵刃。

“吁~张大宝,你干的好事!”

“李副将,这不能怪我啊,他们把咱们好多弟兄都给绑了。”

被称作张大宝的人,满脸委屈地看着咬牙切齿李本深。

“他们为什么被绑,你心里不清楚?总镇出征前一再强调的话,你们都当成耳边风了?”

李本深恨不得一鞭子抽死这玩意,还好自己来得及时,要是打起来,那就真的完了。

张大宝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但明面上自然不能公然违背总镇的意思,于是说道:“李副将,就算兄弟们犯了错,也轮不到勇卫营的人多管闲事吧。”

“你给我闭嘴,带上你的人,把其他人给我叫回营,否则军法处置!”

李本深厉声道。

“是!”

张大宝不情愿地应了一声,带着身边的人马离开了。

李本深这才转身对着陈友说道:“这位兄弟怎么称呼?”

“勇卫营千总陈友。”

“原来是陈千总,事情我们已经清楚了,现在马上就让士卒归营,你们把人交给我,就可以回去向张游击复命了。”

“这可不行,这些人不光抢掠,还残害百姓,我得请示张游击才行。”

陈友当即摇头。

如果只是抢掠,他卖给面子给李本深也不是不行,但被绑的这些人手里,几乎都沾了百姓的命。

李本深脸色一滞,但还是耐着性子道:“就算他们犯了事,也该由我们处理,张游击也不好越俎代庖吧,我可以向你保证,他们绝对会受到军法处置如何?”

陈友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让部下将人放了,然后离开了这里。

“李副将,多亏您来了,要不然我们的脸都丢光了,什么玩意。”

一个光着膀子,被反缚双手的男子满脸谄媚地来到李本深跟前。

“啪!”

李本深反手就给了对方一巴掌,冷声道:“你们还有脸丢吗?”

男子一下子被打懵了。

“总镇出征前是怎么说的?还是没给你们发开拔银?用得你们去抢?把他们押回去,没有我和总镇的命令,谁也不许放人。”

听到这些话,那些人顿时慌了。

“李副将,我们错了,你大人有大量,就放兄弟们一马吧。”

“现在知错?晚了!”

半个时辰后,散在城内各处的士卒,就被召回了各营,凡是滞留者当逃兵处理。

随后,高杰下令依照军法,处置了一百多名犯事的士卒,并且将他们的头颅悬挂在营门前,警示全军。

三日后,黄得功率军抵达兖州府。

当他发现李成栋纵容士卒,把城内的富户都洗劫了一遍,还明目张胆地搜刮马骡,给他们运送财物时,顿时气得直接让人把李成栋以及麾下的将官全给绑了。

李成栋自然不服,破口大骂。

黄得功一开始没跟他计较,而是派人将财物归还失主,安抚城中百姓。

但很快,他就发现李成栋这家伙做事很绝,十个被抢的富户,就有九个被灭门了,连小孩都没放过。

这一下,就触碰到了黄得功的底线了。

他二话不说,当即下令将李成栋以及麾下的参将,游击,千总等等十数人,当着全城百姓的面,斩首示众。

李成栋临死都没想到黄得功真敢杀自己,就这样被一刀砍下了脑袋。

当被驱赶的四千骑兵,带着李成栋等人的尸体回到济宁后,高杰气得差点要发兵攻打黄得功,但被张煌言和王武给劝住了。

从府衙离开,张煌言把王武请到了自己临时居住的府邸上。

“王将军,高杰和黄得功两人势成水火,这样下去怕是要坏了陛下的大事!”

张煌言忧心忡忡道。

按照兵部制定的战略,高杰占据济宁,黄得功守兖州府,两人守望相助,共同抵御清军的反扑。

但按目前的情形来看,高杰恨不得黄得功马上死在清军刀下,届时肯定不会出兵帮忙。

“其实这也不能怪黄得功,是李成栋那些人咎由自取,眼下我们应当尽快将此事禀告陛下,让朝廷早做打算。”

王武对于李成栋甚至高杰部下所为,也感到不耻。

随后,两人立刻联名写了一封奏疏,将这里发生的事情上奏朝廷。

等朱明收到奏疏的时候,已经是两日后了。

看到奏疏上面的内容,他叹了一口气,自己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之所以派张煌言和王武北上,也是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

“李芳。”

“奴婢在。”

“将这份奏疏送到兴平伯府,交给邢氏。”

朱明将奏疏递过去。

李芳不敢怠慢,连忙拿着奏疏赶到了兴平伯府,并且见到了邢氏,“邢夫人,陛下让我把这份奏疏拿给您看看。”

邢氏闻言,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当看完奏疏的内容,脸色微微一变。

“李公公,请转告陛下,兴平伯定以大局为重,不会因私废公。”

“好的,那咱家就先回宫复命了。”

李芳前脚刚走,邢氏交代完府中事务,后脚就带着两名仆从,匆匆乘船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