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壹号的落地窗外,是东海市永不熄灭的霓虹画卷。
楚河在宽大的客厅里踱了几步,然后坐在了沙发上,展开了他的个人终端——一台轻薄如纸、屏幕却能柔性展开至桌面大小的设备。
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轻点,一行行实时滚动的金融数据、最新的科技前沿报告、国内的政策风向分析便呈现在眼前。AI助手根据他的偏好,筛选并高亮了关键信息。
他快速浏览着,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在美国多年跨学科学习打下的基础,让他能迅速抓住核心要点。爷爷留下的那笔财富,经过他这几年的运作,早已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而是被巧妙地分散投资于全球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隐秘而坚实的金融后盾。这让他拥有了选择低调和按照自己节奏行事的底气。
但昨晚那自动驾驶汽车上的短暂异常,依旧在他脑海中留下了一道痕迹。他顺手搜索了近期关于AI系统故障、特别是涉及非典型干扰的案例,然而公开渠道的信息大多语焉不详,或归咎于复杂的电磁环境、量子涨落等已知物理现象。没有哪个报告能解释他“灵视”中感知到的那种独特的“非物质”侵扰感。
“看来,有些东西,是不会被记录在公开数据库里的。”楚河若有所思。
个人终端陆续发出两声轻快的提示音。是方致远和李修明的回复。
方致远的信息带着他一贯的热情洋溢:“卧槽!河图(楚河的外号,取‘河图洛书’之意,也暗合他思考周密的特点)你小子终于回来了!在哪儿猫着呢?必须聚!明晚怎么样?我来安排地方,保证让你感受一下魔都2043年的顶级烟火气!”
紧随其后的是李修明,言简意赅:“收到。明晚可以。致远定地点。”
楚河看着屏幕,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多年未见,这两个家伙的风格还是没变。方致远永远是那个热场的组织者,而李修明则是那个可靠的行动派。
他回复:“行,听从组织安排。”
第二天傍晚,楚河按照方致远发来的地址,来到位于外滩附近一处经过改造的历史建筑顶层。这里是一家融合了科技感与复古风的私人会所。入口处没有显眼的招牌,只有低调的生物识别系统确认身份。
穿过一条光影变幻的走廊,眼前豁然开朗。巨大的弧形落地窗将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和对岸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尽收眼底。室内设计巧妙地将Art Deco风格与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界面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时空交错感。
方致远已经到了,正跟一位似乎是会所经理的人谈笑风生。他比高中时成熟了不少,一身得体的定制西装,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商业精英的干练与自信。看到楚河,他立刻大笑着迎了上来,给了楚河一个用力的拥抱。
“河图!你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小子要在美帝乐不思蜀了呢!”方致远的声音洪亮,充满了感染力。
“哪能啊,根还在这儿呢。”楚河笑着拍了拍他的背,能感受到对方结实的肌肉,看来这些年没少锻炼。
“修明呢?”楚河问道。
“那家伙,估计又在哪个实验室或者服务器机房里加班呢,掐着点过来的主儿。”方致远话音刚落,一个穿着休闲连帽衫,背着一个看起来塞满了电子设备的双肩包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门口。
李修明还是那副样子,略显瘦削,眼神专注,脸上带着一丝技术宅特有的沉静。看到楚河和方致远,他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放松笑容,走过来和两人依次击了下拳。
“一个算法模型出了点小bug,临时处理了一下。”李修明解释道,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就知道是这样,”方致远哈哈一笑,“走,老地方,靠窗的位置给咱们留着呢。”
三人熟稔地落座在一处视野绝佳的半开放卡座。智能桌面亮起,显示出菜单和环境控制选项。
“先来点喝的,”方致远熟练地点单,“河图,你现在口味变了没?还是老样子?”
“老样子就行。”楚河道。
点完单,方致远便迫不及待地问起楚河在美国的情况。楚河简略地分享了一些学业上的趣事和见闻,刻意淡化了金融操作和可能涉及敏感技术的部分,只说自己学了些计算机和金融的交叉知识,打算回国找找机会,暂时还没确定具体方向。
“回来好啊!现在国内的机会多得很!”方致远兴奋地说道,“特别是东海这边,AI、生物科技、新能源,风口一个接一个。我这两年主要在做一些资源整合和早期项目孵化的事,接触了不少有意思的人和项目。你要是有兴趣,我随时可以给你介绍。”他说话语速很快,信息量密集,精准地切中当前的热点领域,显然对商业动态极为敏感。
李修明则相对沉默一些,但听得很认真。等方致远告一段落,他才开口:“AI确实是热点,不过底层架构和算法伦理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最近在搞一个分布式神经网络优化的项目,就遇到了不少瓶颈。”他说话时,习惯性地用手指在桌面上比划着,仿佛在勾勒代码结构,“对了,河图,你在美国学的计算机,对AGI的发展方向怎么看?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路径,现在争议还是很大。”
楚河看着眼前的两位挚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虽然多年未见,但彼此间的那份默契和信任丝毫未减。方致远的敏锐商业嗅觉和社交能力,李修明的技术深度和执行力,正是他所需要的。
他没有直接回答李修明关于AGI的具体问题,而是将话题引向更宏观的层面:“技术发展太快,机遇和风险并存。我这次回来,也是想先沉淀一下,多看多听。你们现在都发展得不错,有没有想过未来咱们仨再像以前一样,一起搞点事情?”
这话一出,方致远和李修明都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都亮起了光芒。
方致远率先反应过来,猛地一拍大腿:“靠!我等你这句话好久了!说实话,自己单打独斗或者跟外面那些人合作,总觉得差点意思。要是咱们仨联手,那绝对不一样!”
李修明也点了点头,虽然没说话,但眼神中的认同不言而喻。他们三人从少年时代就配合默契,楚河的冷静、智慧和全局观,方致远的资源整合与市场开拓,李修明的技术攻坚与落地执行,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创业团队配置。
“不过,”楚河话锋一转,语气依旧沉稳,“我暂时还没有特别具体的计划。我需要时间来观察和布局。而且,未来的挑战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他想到了昨晚的“AI幽灵”,以及爷爷临别时的嘱咐,直觉告诉他,这个时代的水面之下,暗流涌动。
“没问题!”方致远毫不犹豫地说道,“你有想法就行!我们信你。你需要什么信息,什么资源,尽管开口。修明这边技术支持肯定也没问题。”
“嗯。”李修明简洁地应了一声,表示同意。
看着两位兄弟毫无保留的信任,楚河心中安定了不少。他端起酒杯:“那就先不聊工作。为了重聚,干杯。”
“干杯!”
“干杯!”
三只杯子轻轻碰到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窗外是璀璨依旧的魔都夜景,而在这个小小的卡座里,曾经的铁三角再次连接,一股新的力量正在悄然凝聚。属于他们的故事,即将在公元2043年的东海市,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