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哥李平选对赚钱路了?
- 赶山:从解开参娃红绳开始幸福
- 白马又一神
- 2220字
- 2025-04-18 00:04:56
山风吹。
大树底下树荫笼罩,非常凉爽。
李平吃完蕃薯,站了起来,瞪大眼睛望着剩下来的五处笼罩的紫气地方,发现不仅仅有浓有淡而且紫气笼罩的范围都不一样。
这都是什么来的呢?
李平好奇心爆炸,恨不得马上过去看看,不过,现在李宝儿一起进山,挖了这么多的蜂蜜,继续往山里赶不方便,更不用说,这些地方大多数都比较远,最近的一个都得走大半天的山路,仔细地计算了一下时间,下一趟进山,得带上帐篷,做好山里过一夜的准备。
李平盘算好接下来进山的计划,休息得差不多,收拾好蜂蜜和全部的东西放进一个竹篓里,背在背上,另外一个装了蜜蜂的竹篓,拎手里,喊了一下李宝儿回家,离着进山的路口几百米,没多长时间回到。
李平拎手里的竹篓小心放在墙角,背上的搁了地上。
李石和张花堂屋里走了出来,一看蜂蜜,吓了一跳,全加一起得有四十斤出头。
李平走进柴房,没找到合适的箱子,干脆翻了几块木板,拿出院子,又拿了锯子和锤子、钉子,二十来分钟时间现做了一个长差不多两米高和宽近一米的大箱子。
“爸!”
“蜂窝就在村子入山的路口几百米的地方,干脆收回来,几千只蜜蜂,我琢磨着不卖了,自家养着。”
李平抹了下额头的汗水。
一开始想收了蜂回来卖掉,回来的路上变了主意,决定养着。
大山里面有的是各种各样的花。
散养一窝蜂不一定能够割得了多少蜜,但是一年下来三五斤肯定有。
“搁屋子后面。”
“那个地方不是有几棵树的吗?”
“挑着没有蚂蚁的地方离着地摆着就行。”
李石点了点头。
养一窝蜜蜂费不了事,不过是找个地方摆着箱子用不着理会。
李平双手抱着大箱子出院子,拐到屋子的后面,看了一眼,找到老爹李石说的地方,走过去摆放好。
“大哥!”
“这窝蜂真的能够养得熟的吗?会不会跑掉了的呢?”
……
“一年下来能出多少蜜的?”
……
李宝儿跟屁虫一样,一直追着走来走去干活的李平,不停的问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走开点!”
李平拎着装满了蜜蜂的竹篓,站在打开盖子的大木箱前,看着李宝儿凑近,喊了一声。
李宝儿立马退开七八米,现在就是蜜蜂得要挪到箱子里面。
李平双手端着竹篓,底上朝下朝着大木箱里面用力的抖了一下,大团的蜜蜂,猛一下砸了下来。
“嗡!”
“轰!”
蜜蜂一下子炸了窝,漫天飞舞。
李宝儿一下瞪大眼睛。
大哥李平的周围全都是无穷无尽的飞来飞去的蜜蜂,非常吓人。
李宝儿忍不住捂住嘴,省得自己喊出来。
李平非常淡定。
周围飞着的在自己身上爬着的蜜蜂看着非常的吓人,只要自己不作死的乱动,啥事情没有。
李平站着一动不动,过了五六分钟,蜂群慢慢冷静了下来,飞着的蜜蜂越来越少,绝大多数都进了箱子里。
“大哥!”
“这是成了的吗?”
李宝儿蹑手蹑脚的走了过来,伸张了脖子,看了一下箱子,不知道多少只的蜜蜂,全都混在一起,躲在箱子的角落里,不停地蠕动大大一团。
“嗯!”
“蜂王在这里面。”
“看样子没啥问题的了!”
李平点了点头。
蜂群都是跟着王走的,只要王没有跑掉这群蜂就在这箱子里面安家落户。
李平拿了盖板,盖好箱子,铺上一层防水的塑料布,拿了两块砖头压上头。
李平站在蜂箱边上等了十来分钟,开始有蜜蜂从留着的小口爬出来飞走。
整个蜂群彻底的冷静了下来,习惯了新的地方,开始干活了。
李平松了一口气,收拾好竹篓什么的一起拎着走回院子。
“这些蜜咋办的呢?”
李石指着竹篓里面没拿出来的蜂蜜。
“卖了换钱。”
“我琢磨着一会去一趟镇子上。”
“这里面有二十斤左右的老蜜。”
“找个药店看看要不要。”
“不收这个蜜的话,那就只能等着有集的时候去摆个摊。”
“对了。”
“镇子上有没有收山货的店的呢?”
“卖给这样子的地方都是可以的。”
李平一点都不担心卖不掉。
野生的蜂蜜非常好卖,只是得要琢磨着怎样才能购买更多的钱。
“山货店卖不出什么价。”
“得三天才是集市。”
“镇子东头的地方不是有一家开了大几十年的中药铺子的吗?”
“老蜂蜜肯定收。”
李石坐堂屋门槛上,点了旱烟,抽了两口。
李平抬头看了一下天上的太阳,时间来得及,立马推了家里的老摩托车出来,背上装着蜂蜜竹篓出门,赶去镇子上。
“爸!”
“大哥说那些枇杷的老蜜能够卖两百七八十块钱一斤。”
“是不是真的这样的?”
李宝儿站院子门口看着李平的摩托车拐了一个弯不见,才转身走了回来。
“新蜜差不多一百五十块钱一斤。”
“价格好的时候能卖两百块钱一斤的!”
“老蜜价更高。”
“三百块钱上下肯定是有。”
张花非常高兴。
蜂蜜没有过称,不知道多少斤。
但凭着经验肯定不少四十斤,值大几千块。
“啊?”
“蜂蜜啥时候这么值钱了?”
李宝儿愣了一下。
李平不久前说老蜜能卖两百七八十块一斤的时候,自己嘴上不说但心里觉得不可能,一般的蜜蜂大几十块钱一斤,大不了翻一倍顶天了,哪能真的卖小三百块一斤去。
“这东西早十年不怎么值钱。”
“这三年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
“可不止是蜂蜜的价格高起来,别的山里的货,磨茹什么的,都涨了很多,只是采的人多,一年比一年少的呢!”
张花叹了一口气。这几年山里的东西,不管是啥,价格都涨了,但是越来越难采,一样没得钱赚。
“妈!”
“这不就是少了价格才涨起来的么?”
“十年二十前那样的遍地都是哪能卖得出现在这价格?”
李宝儿乐了,一边说一边笑了起来。
“可不是的么?”
“东西少了才值钱的呢!”
张花想了想,真的是这样。
“这么说的话,我哥不出去打工,回家里来进山,说不准真的是条赚钱的路子呢!”
李宝儿清楚,这些年人们越来越愿意吃“野生”的东西,换成以前,物流不行,东西拉不出去,不好卖,价格上不去,现在可不一样,大山里的东西一两天多不超过三天,就能出现在千里外的大城市。
大山里的东西真的是越来越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