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资本围猎!行业封杀来袭,林浩再陷绝境

南山村夜色寂静,天边星光微弱,但整个临江市的教育圈,却炸开了锅。

“赵氏乡村基金”被实名举报,涉及造价虚高、项目虚报、资金流向不明等多项问题。

省教育厅连夜派出专项小组入驻调查,一时间风声鹤唳,震动不小。

但林浩心知肚明,这只是第一步。

赵敬文不可能坐以待毙。

果然,仅隔一天,林浩就感受到了“回击”的威力:

教育局叫停了南山教育小组与市实验小学的合作试点项目,理由是‘舆情不稳定,影响形象’;

三家原本承诺捐赠设备的企业,集体撤资,含糊其辞地表示“内部调整”;

林浩运营的短视频平台账号,突遭限流,后台显示“涉嫌违规争议内容”;

而他申请的一份教育创新奖学金,更是突然被撤销资格。

一连串的“偶然”,打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许婧怒了:“他们这就是赤裸裸的行业封杀!”

林浩点了一根烟,没有立刻说话。

他不是没想到,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资本本就是一个圈,赵敬文的根,远比想象中更深。

“不只封我。”他低声道,“他们是想用我这个例子,给所有‘不听话的人’看。”

“想出头?想挑战现有利益结构?那就得付代价。”

一整天,林浩都沉默不语。

晚上,他一个人走到村头的小路上,望着那片黑漆漆的山,忽然想到一句话:

“逆天改命,从来不是一腔热血,而是一身铠甲。”

手机忽然震动。

是一条陌生短信:

【林老师,我是陈易舟,南岭私立教育联盟秘书长。我们想约您喝杯茶。】

林浩眉头一动。

陈易舟,他记得这个名字——在前世的教育改革风波中,此人曾一手促成私立教育资源下沉,对体制内打压有极强反制手段。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懂规则,也敢打破规则的人。

林浩回了两个字:【时间?】

第二天中午,林浩在临江市最繁华的“南辰会馆”见到了陈易舟。

一个戴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人,语气平和,却透着一股压得住场的气场。

“林老师,我关注你很久了。南山教育基金的模式,我非常认可。”

“这一次,你得罪的人太多。但也因此,让我看到了你真正的价值。”

林浩挑眉:“你想怎么合作?”

陈易舟笑道:“我们私立教育联盟,正打算推一个‘希望分校’计划,在几个乡镇开设由企业投资、教育联盟管理的新型学校。”

“我们可以给你三所分校、三年运营权,还有专项拨款。”

林浩眯起眼:“条件?”

“你要退出‘林浩个人教育基金’,与我们平台签约,成为项目总监,由我方代管资源,统一审批。”

林浩笑了:“也就是说,我可以做梦,但梦必须在你们的床上做?”

陈易舟笑意不变:“林老师,理想很重要,但如果你连活下去的能力都没有,再大的蓝图,也只是空想。”

空气,沉默了三秒。

林浩站起身,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这茶不错,但我还是喜欢喝山里的井水。”

他转身离开,步伐坚定。

晚上回村,林浩收到许婧的信息:

【我们那条视频被全网下架了,几个曾支持的教师账号也被禁言。】

【你现在几乎被教育平台“孤立”了……我们是不是太硬顶了?】

林浩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山头,手指紧了紧。

“他们可以封我的账号、封我的渠道、封我的人脉。”

“但我教出来的孩子,他们封不了。”

第二天,林浩召开了一次公开课直播——不是在市里,而是在南山村破旧的课堂上。

镜头里是泥土地、裂墙皮,还有二十多个认真的眼睛。

他举着粉笔站上讲台。

“今天讲的是:‘三角函数’,但我想说的不是它的公式,而是它的意义。”

“很多人问我,你教这些山里的孩子,图什么?”

“我图的,就是哪怕将来他们走进世界角落,也能自信地说——我,配拥有选择的权利。”

这一段话,再次被热心网友录下,上传到了论坛与公众号。

标题只有一句话:

【他们封住了林浩的声音,却封不住南山孩子的光。】

赵敬文坐在办公室,看着网络逐渐回暖,面色阴沉如水。

“林浩……你真以为自己是草根逆袭的奇迹?”

“你只是,我清理棋盘之前,一块碍眼的碎石。”

“下一步,不是打压,是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