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福源客舍清晨
天色渐明,福源客舍内静谧无声。
刘临缓缓睁眼,耳畔隐约传来外头的脚步声。他未起身,已知老黄三人早早离去。床头放着一袋沉甸甸的五铢钱,显然是老黄特意留下。
刘临嘴角微扬,低声自语:“倒是细心。”
他起身整衣,推门而出。老黄等人未曾细说今日安排,索性趁此机会好好游览这座历史名城,同时留心搜集线索。
洛阳街头,晨雾未散。城墙高耸,朱门巍峨,晨曦洒落在“洛阳”二字上,映出一片金光。朱雀大街自南至北贯通全城,气势恢宏。
街市已现喧嚣。药铺、茶肆、布庄、铁匠铺、酒肆鳞次栉比。摊贩高声叫卖,讨价声、应和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混杂着炊烟、香料与草药气息,市井烟火扑面而来。刘临边走边细细观察,既欣赏古都风貌,也暗自思量:如此繁华之地,风波之下,暗流涌动。
洛水穿城而过,石桥横跨。百姓挑水、洗衣、嬉戏,生活气息浓烈。偶有士兵佩刀披甲,巡逻而过,步伐整齐。官员乘车,随从开道,百姓自觉避让。街头贵族子弟衣饰华美,市井小民衣着朴素,阶层分明却井然有序。
他走进一家茶肆,点了碗热茶,寻个靠窗之处坐下。茶肆里几位中年汉子低声交谈。
一人捏着茶盏,眉头微蹙,叹道:“唉,朝堂多事,市井难安,米价又涨了,咱们小民日子难熬。”
旁人摇头附和:“权贵争斗,百姓遭殃。只盼风调雨顺,莫再多灾。”
又有一人压低声音,左右张望道:“听闻城中近日多有异客,怕不是又有大事。两位大将军斗得厉害,谁知会不会殃及咱们?”
“呸,只愿莫牵连我等草民。”最年长者叹息,神情忧愁。
刘临静静聆听,心中暗自分析:
异客频至、风声鹤唳,看来局势已然紧张。若与昨日密室之事有关,恐怕不止是江湖之争,背后或有朝堂权谋。
他脑中浮现昨夜“听魂铃”的异象,老黄手中那枚铃铛或许正牵涉其中。
司马家竟涉玄学?若要查明此事,需趁乱探查更多消息。
离开茶肆,他又走进一家书肆。竹简、帛书、笔墨琳琅满目,文人低声吟诗,气氛静谧。店家见他进门,笑道:“客官欲购何物?本店新抄录的何尚书《何平叔集》,字迹工整。”
刘临含笑摇头:“且随意看看。”
他心中暗想:“何晏……昨日在城门口与西蜀白虎有过接触,此人身份不凡,或许与异动有关,须多加留意。”
药铺内,药童忙抓药,药师与老妇低声交谈。老妇神色焦急,药师温声安慰:“莫忧,老夫自有法子。此方服下,三日可愈。”
寺庙前,香烟缭绕,百姓跪拜祈福。刘临驻足观望,体会古人对命运与神明的敬畏。
乱世之中,人心多惶惶。
忽然,脑海中传来低沉之声。
忽然,脑海中传来低沉而悠远的声音。
“这座城,是你所建?”刘临在心中问那缠绕自身的残魂。
残魂沉默片刻,声音如钟磬般在脑海回响,带着一丝苍凉与庄重:
“昔年,朕亲自选址,督造洛阳。百废待兴,命工匠测地划坊,修筑宫阙,方有大汉之都。可惜天下动乱,董卓乱臣焚毁宫阙,生灵涂炭,洛阳化为焦土。”
刘临脑海浮现出火光冲天、断壁残垣的画面,仿佛能听见昔日的哭号与马蹄。
残魂又道,语气中多了一分感慨:“后世曹氏重修洛阳,虽复旧观,然气数已衰。江山易主,宫阙虽新,终非汉家基业。”
刘临感受到那份跨越百年的深深遗憾与不甘,心底生出敬意,也多了几分责任感。
他低声道:“老祖放心,我自会查明此事,不负所托。”
行至朱雀大街,刘临表面悠闲,内心警惕。刚过宣阳门,余光察觉身后有二人始终尾随,衣着普通却目光锐利,步伐与人流略有脱节。
他心头微紧,装作无意停下脚步,假借摊上铜镜反光细看二人。
果然有人盯梢,看来昨夜之事已被察觉,或许还有更深的势力牵涉其中。
他不动声色,转身走入东市。市场摊贩密集,叫卖声、铜钱声交织。刘临借着人流,将身形隐入其中,时而低头挑货,时而抬头张望。
“莫让那厮跑了!”一人低声道,额上见汗。
另一人紧盯刘临背影,低声道:“小心些,莫露行迹。”
刘临脑中迅速勾勒洛阳城结构,心念电转:“东市背后便是广宁坊,坊墙高、巷道曲折,正好脱身。”
他脚步一转,钻入东市边缘狭巷。巷口石碑上书“广宁坊”,巷道仅容一人通过。刘临疾步,左拐右绕,穿过坊门,深入坊内。巷内孩童见有人疾行,纷纷避让。刘临不作停留,借一户柴垛,敏捷翻越坊墙,落入安乐坊。
安乐坊内人迹罕至,一口古井静立。刘临贴墙疾行,屏息敛神,沿小道疾走。身后脚步声急促,二人追入广宁坊,却因巷道复杂、坊墙阻隔,已失目标。
“此人去哪了?”一人低声咒骂。
“莫非钻入坊中,咱再寻寻。”另一人四顾,满脸不甘。
刘临趁机绕过小桥,穿行至护城河边。河水清冷,桥下妇人挑水,刘临混入人群,顺小道回到朱雀大街。晨雾渐散,官兵巡逻队列经过,刘临神色自若地融入人流,再回首时,那二人已被人海淹没。
他在附近等了一会儿,见无人再尾随,心中暗道:
洛阳城果然暗流涌动,看来“听魂铃”之事已引起各方关注。必须尽快查明真相,与老黄他们会合。
刘临匆匆返回福源客舍,推门而入时,屋内气氛已经凝重。老黄、周昭和铁山正围坐在桌旁,低声商议。见他进门,三人齐刷刷望了过来。
老黄率先起身,拱手压低声音道:“刘郎君,今早可还顺利?可遇上什么麻烦?”
刘临顺手掩上门,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平静却带着警觉:“有人盯梢。我在东市甩掉了他们”
周昭闻言,神色一凛,语气低沉:“他们可曾追进坊中?”
刘临淡然一笑:“诸位放心,我已彻底摆脱他们。我借着人流和坊巷地势脱了身。请相信我
三人面面相觑,神色愈发凝重。老黄低声道:“刘郎君,小老儿信你。
铁山此时双拳微握,粗声道:“要不要我去探探,看是谁在打咱们的主意?”
老黄摆了摆手,压低声音道:“铁山,莫要冲动。洛阳城里龙蛇混杂,咱们来路未明,不宜招惹是非。”
刘临稍作思忖,将茶肆、书肆、街市所闻大致道来,最后看向老黄,语气郑重:“老黄,昨夜那枚‘听魂铃’,你可知来历?此物似乎引来各方势力,背后究竟牵扯何人?”
老黄沉吟片刻,终于道:“刘郎君,此铃确有渊源,只是事关重大,稍后再细细与你说。”
刘临神情自信而深沉,眼中闪过一抹莫测,心中却已暗下决心:
无论这洛阳城中暗流如何汹涌,我都要查明真相,不负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