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十五年春,京城。
阮清棠将最后一味药草放入药碾,纤细的手指握住碾轮,不急不缓地研磨着。药房里弥漫着苦涩的香气,窗外传来医馆学徒们的嬉闹声。她抬眼望向窗外,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映出她清丽却略显苍白的容颜。
“林姑娘,前厅有贵客指名要见您。“医馆的小厮在门外恭敬道。
阮清棠——如今化名林素的她轻轻放下药碾,拍了拍沾了药粉的素色衣裙:“知道了。“
她对着铜镜整理了一下发髻,确保额前那道细如发丝的疤痕被碎发完全遮盖。十五年了,这道疤依然清晰如昨,提醒着她那个血与火的夜晚。
前厅里,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妇人正焦急地踱步。见阮清棠进来,妇人立刻上前:“你就是林素姑娘?听闻你医术高明,我家公子突发怪病,太医束手无策,特来请你过府诊治。“
阮清棠微微福身:“夫人谬赞了。不知贵府是...“
“丞相府。“妇人压低声音,“我家大公子沈砚昨夜突发高热,浑身起疹,如今已昏迷不醒。“
阮清棠的手指在袖中微微收紧。丞相府——沈翊的府邸。十五年前,正是这位当朝丞相的一道奏折,诬陷她父亲阮景行通敌叛国,导致阮家满门抄斩。
“民女医术浅薄,恐怕...“她佯装惶恐。
“别推辞了!“妇人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相爷说了,无论如何都要带你回去。若治不好...“她没说完,但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阮清棠垂下眼帘,掩饰眼中的冷意:“既如此,容民女准备些药材。“
回到药房,她的手终于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十五年等待的机会,竟以这种方式降临。她深吸一口气,从暗格中取出一个小木匣,里面整齐摆放着几本泛黄的医书——那是父亲留下的手稿,她冒死从火场中抢救出的唯一遗物。
“父亲,女儿终于能为您讨回公道了。“她轻声呢喃,指尖抚过书页上父亲熟悉的字迹。
丞相府的气派远超阮清棠想象。朱漆大门前两尊石狮怒目圆睁,府内亭台楼阁连绵不绝,仆从如云。她被领进一间富丽堂皇的内室,檀木床上躺着一位年轻男子,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裸露的手臂上布满猩红疹子。
床边站着一位身着紫金官袍的中年男子,面容威严,目光如炬——正是当朝丞相沈翊。阮清棠强忍恨意,恭敬行礼。
“你就是那医女?“沈翊声音低沉,“若能治好我儿,重重有赏;若治不好...“他冷哼一声。
阮清棠不卑不亢:“民女当尽力而为。“
她走近床榻,仔细观察病人。沈砚约莫二十五六岁,即使病中也难掩俊朗。她搭上他的脉搏,触手滚烫,脉象紊乱。翻开他的眼睑,瞳孔微微扩散。
“公子何时发病?可有接触什么异物?“她问道。
一旁的侍女回答:“昨日公子从城外狩猎归来,晚间便觉不适,半夜突然高热不退。“
阮清棠轻轻拨开沈砚的衣领,发现疹子已蔓延至胸口,呈现出奇特的蝶形分布。这症状...她心头一震,迅速翻开父亲的医案,其中一页记载着一种名为“朱颜改“的奇毒,中毒症状与眼前所见分毫不差。
“如何?“沈翊不耐地问。
阮清棠合上医书:“公子所中之毒罕见,名为'朱颜改',需特殊方法解毒。“
“毒?“沈翊面色骤变,“谁敢对我儿下毒?“
“此毒源于南疆,接触后十二个时辰发作,初期如风寒,继而高热出疹,若不及时解毒,三日内必...“她故意停顿。
沈翊一把抓住她的肩膀:“你能解?“
阮清棠忍着肩上的疼痛:“需几味特殊药材,且解毒过程凶险。“
“府中库房任你取用,若缺什么,立刻派人去买!“沈翊松开手,“但记住,若我儿有三长两短...“
“民女明白。“阮清棠低头,掩饰眼中的冷意。
她开出药方:黄连、金银花、绿豆...这些都是清热解毒的常见药材。真正关键的,是她悄悄加入的一味“雪灵芝“——父亲医案中记载,这是解“朱颜改“的主药,世间罕见。而她,恰好在这些年走遍山川,收集了三株。
煎药时,阮清棠独自守在药炉旁。她取出贴身携带的锦囊,倒出一片雪白的灵芝。十五年前,父亲曾告诉她,这灵芝生于雪山之巅,百年方成,能解百毒。如今,她要用它来救仇人之子...
“真是讽刺。“她轻声自语,将灵芝投入药汤。
药成后,她亲自喂沈砚服下。不过半个时辰,他的高热开始减退,呼吸也平稳了些。沈翊见状,面色稍霁。
“今夜你留在这里照看。“他命令道,“若病情有变,立刻通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