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贤按下发送键时,手机屏幕显示23:47。给李嘉怡的最后一条教育建议带着微弱的电磁波没入夜色,宿舍里只剩下马建国时断时续的鼾声。他轻手轻脚走到窗前,三月的夜风裹挟着玉兰花香涌进来,吹散了屏幕上“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
“孩子作文的事,真是太感谢了。“十分钟前李嘉怡发来的语音还留在耳畔,那种刻意压低的声音里藏着母亲特有的柔软,“她爸爸从来不管这些…“背景音里有个稚嫩的声音在问“妈妈在和谁说话“。
程贤把手机倒扣在床头柜上,金属外壳碰撞木纹的轻响让他想起离婚那天,林雅把家门钥匙扔在茶几上的声音。窗外突然传来“咔“的脆响,一根玉兰枯枝被风吹断,在窗台上弹跳两下,最终静止成某种隐喻。
他摸出抽屉里的全家福——那是离婚时唯一带走的东西。相框玻璃映出自己扭曲变形的脸,就像那些被现实碾压的信念。照片里小军穿着蓝色恐龙卫衣,正是现在身上这件已经小了的旧衣服;林雅唇角挂着程式化的微笑,现在想来,那笑意从未到达眼底。
“平安喜乐,平淡幸福。“程贤用气音重复这八个字,喉结上下滚动。多少年来,这就是他全部的人生理想。不争职称,不应酬,下班就回家做饭,周末带孩子去公园。他甚至为此放弃杭州进修的机会,就因林雅说“去一年?那我怎么办?“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李嘉怡发来小姑娘写作文的照片,铅笔字歪歪扭扭却认真:“我的妈妈工作很忙,但每天都会检查我的作业…“程贤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屏幕,想起去年小军发烧到39度,他打电话给正在“加班“的林雅,得到的回应是“你不是在家吗“。
白天的场景突然闪回脑海:篮球场上,王处长腕间的浪琴表折射着冷光,李主任的金丝眼镜摔碎在水泥地上。两个正处级干部像街头混混般扭打时,围观的教员们集体失声的模样。更讽刺的是晚饭时,他亲眼看见冲突双方在副校长安排下把酒言欢,仿佛白天的闹剧从未发生。
“科技局张副处长调任老干部局…“周明的话伴着食堂的油烟味浮现。程贤鬼使神差搜索这则任免公告,发现这位985博士出身的干部,就因为得罪了组织部某位科长的亲戚,从此与科研项目无缘。
相框突然从手中滑落,“砰“地砸在桌面上。马建国在梦中咕哝着“测土配方施肥“,翻身的动静惊醒了程贤的思绪。他弯腰捡起照片,发现玻璃裂了一道细纹,正好横在林雅脸上。
抽屉深处躺着去年未提交的职称申报表。程贤抚过已经泛黄的纸页,想起校长拍着他肩膀说“程老师啊,你就是太与世无争“。当时觉得是褒奖,现在才明白是怜悯。就像他曾经以为的“平淡是真“,不过是懦弱的遮羞布。
手机又震动起来。李嘉怡发来小姑娘的作文结尾:“妈妈最近总是偷偷哭,我要快快长大保护她。“程贤走到窗前深呼吸,夜风中的玉兰香突然变得刺鼻。断裂的树枝断面渗出晶莹树胶,在月光下像一颗将落未落的泪。
他突然想起发现林雅出轨那晚,自己第一反应竟是道歉——为偷看她手机道歉。更可笑的是,直到民政局签字前,他还幻想对方会回头。那些为维系婚姻做出的让步,那些放弃的机会,此刻都化作无数细针,随着心跳在血管里游走。
书桌上的党校教材还翻在《领导干部决策能力提升》这一章。程贤盯着插图里意气风发的年轻干部,突然意识到自己才三十四岁,却活得像个垂暮老人。马建国酒后说的“穷衙门有穷衙门的好“回响在耳边,当时觉得是豁达,现在听来何尝不是自我安慰?
窗外传来夜归学员的说笑声。程贤翻开笔记本,钢笔在2012年3月16日的日期上悬停良久,最终落下:“今日方知,平安喜乐需要利剑守护,平淡幸福更要铠甲加身。“墨水在纸页上晕开,像一朵黑色的花。
他摸出白天偷偷买的烟,第一口就呛出了眼泪。朦胧中看到墙上的课程表,明天上午是《公共危机管理》,下午是分组研讨。程贤掐灭烟头,突然给母亲发了条短信:“我想试试申报高级职称。“
月光移到床头,照亮了从文件袋里滑出的党校通讯录。程贤的目光停留在“郑国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那一行,白天讨论课后,这位领导拍他肩膀的画面突然清晰起来。
断枝在窗台上投下狰狞的阴影。程贤拿起手机,翻出通讯录里沉寂已久的号码——那个邀他合伙办学的大学同学。犹豫片刻,他按下通话键,却在接通前挂断。转身从行李箱底层取出尘封的专利证书,那是他五年前设计的教学辅助工具,当时因林雅一句“瞎折腾什么“而束之高阁。
马建国的闹钟突然响起,凌晨四点。这个乡镇干部一骨碌爬起来,发现程贤坐在晨光微熹的窗前,眼里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
“咋起这么早?“
“想通了些事。“
马建国揉着眼睛嘟囔:“你们文化人就是爱多想…“话音戛然而止,他看见桌上摊开的职称申报表和专利证书,“乖乖,老程你这是要搞大事啊?“
晨光穿过玉兰树的枝叶,在专利证书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程贤摩挲着烫金的国徽图案,突然发现那道裂痕把相框里的全家福分成两半——他和孩子们在左,林雅在右。
“老马,你知道玉兰树为什么先开花后长叶吗?“
“啊?“
“因为它要把全部养分留给花朵。“程贤轻轻合上相框,“人有时候也得学学植物。“
食堂方向传来早餐车的轱辘声。程贤把相框放进抽屉最深处,拿起教材走向卫生间。哗哗的水流声中,他听见马建国用浓重的方言打电话:“老婆!俺那个杂交稻示范基地批下来了!“
镜子里的男人眼睛发红,下巴冒出青茬,却比半年前离婚时多了几分生气。程贤抹去镜面上的水雾,突然对门外喊:“老马,下午帮我看看这个专利怎么转化?“
程贤用冷水拍打面部时,卫生间的镜面蒙着一层雾气。他用手掌抹开一片清晰,镜中立刻映出一张憔悴的面容——青白的脸色像是蒙了层宣纸,眼下的乌青如同被毛笔重重涂了两道。这模样让他想起批改学生作文时,自己常用来标记病句的那些潦草圆圈。
“老程!酸菜包子!最后六个全让我抢着了!“
马建国撞开门的动静让程贤手一抖,剃须刀在下巴划出一道血痕。这个平日里总穿着皱巴巴衬衫的汉子,此刻左手提着滴油的塑料袋,右肩夹着嗡嗡作响的手机,左脸颊还印着枕巾的菱形花纹。
“对,批文下来了!杂交稻示范基地!“马建国对着手机吼完,转头把包子塞进程贤手里,“趁热吃,食堂张师傅偷偷给我留的馅儿多的。“
程贤机械地咀嚼着,酸菜梗卡在后槽牙的蛀洞里隐隐作痛。昨夜嘉怡发来的QQ消息还在手机里闪着幽蓝的光——“她看你的眼神里没有光“——这行字像根鱼刺,整夜梗在喉头。
####课堂上的惊喜
“各位学员注意!“班主任敲了敲黑板,“今天《公共危机管理》课程调整,改由省委党校王教授讲授群体性事件处置策略。“
教室里响起窸窸窣窣的翻书声。程贤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洇出个墨团,恰好晕开了“危机“二字。前排李嘉怡的珍珠耳钉随着书写动作轻轻晃动,那抹温润的珠光让他想起昨晚视频通话里,她身后那盏暖黄色的台灯。
“程老师。“课间休息时,赵志明突然凑过来,“听说您有个教学专利?我们宣传部正在筹备...“
话音未落,走廊传来炸雷般的喊声:“老程!县里来电话了!“马建国挥舞着华为手机冲进来,屏幕还亮着通话记录,“杂交稻项目列入十大民生工程!老子要转正科了!“
张明哲推了推金丝眼镜:“恭喜马大哈同志治好多年副科病。“哄笑声中,程贤注意到马建国黝黑的脖颈泛起红光。这个昨天还在说“穷衙门有穷衙门好“的汉子,此刻正用布满老茧的手指反复摩挲手机壳上“为人民服务“的烫金字样。
####食堂里的交心
午饭时分,食堂的液晶电视正播放着农业新闻。马建国盯着屏幕里熟悉的田垄,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我大伯是省农业厅退休的。“他掰开馒头蘸着菜汤,“当年非让我下基层,说蹲过苗的稻子才抗倒伏。“
程贤的筷子停在半空。眼前这个总把蛇皮袋当公文包的男人,档案里竟藏着这样的伏笔。
“老弟啊。“马建国把最后一块红烧肉拨到他碗里,“你这人啥都好,就是太实在。“油乎乎的手指点了点太阳穴,“有时候得学学玉兰花,该抢养分的时候别客气。“
####研讨会的转折
下午的分组研讨,程贤破天荒主动申请担任汇报人。当他站在投影仪前讲解“传统文化进课堂“方案时,发现后排多了个熟悉的身影——郑部长的钢笔正在名单上轻轻一点,墨水晕开的形状像极了昨夜笔记本上那朵黑色的花。
“这个专利设计很有推广价值。“课后,赵志明拦住了他,“我们下周有个校企对接会...“
程贤的余光瞥见李嘉怡正在走廊尽头通电话,她用手指卷着电话线的样子,莫名让人想起缠绕的DNA链。
####深夜的QQ对话
月光透过纱帘时,305宿舍弥漫着二锅头的辛辣。马建国四仰八叉躺在床上打呼噜,那条皱巴巴的领带随意搭在床头——这个平日连衬衫都熨不平的糙汉子,今天居然系了领带去接县里电话。
程贤点开QQ,发现嘉怡的灰色头像不知何时亮了起来。
“还没睡?“消息刚发出就变成已读。
“孩子在改作文。“她发来一张照片,稿纸边角露出半块巧克力,“你看起来比白天好多了。“
他们从孩子教育聊到马建国的晋升,又讨论起张明哲的段子为何总能妙到毫巅。当话题滑向婚姻时,嘉怡的语音消息带着轻微的电流声:“爱是藏不住的。就像咳嗽,就像贫穷。“
程贤走到窗前。玉兰树断枝处结出的透明树胶,在月光下像颗琥珀。他突然想起结婚三周年时,林雅收到他攒钱买的金项链,第一反应是查看发票:“能退吗?换成周大福的更好转卖。“
“有些花...“嘉怡的新消息跳出来,“注定要开在更合适的土壤里。“
####黎明的决心
晨光爬上窗台时,照亮了床头柜没关严的抽屉。专利证书的金色镶边在黑暗中若隐若现,像道微弱的曙光。程贤听见马建国在梦里嘟囔“测土配方“,鼾声里都带着笑意。
他拿起手机,给母亲发了条消息:“周末带小军去科技馆。“想了想又补充:“新开的航天展。“
窗外,玉兰树枝头的花苞在晨风中轻轻颤动。程贤突然想起马建国说的“蹲苗“——那些被刻意抑制生长的幼苗,往往会在合适的时节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