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了解情况
- 重生农家女,我靠经商发家致富
- 一句喵呜
- 2037字
- 2025-05-11 17:36:00
沈枝儿放下手,又像是想到了什么,询问着两人:“二姐失忆了,连自己名字都忘了,能不能告诉二姐咱们家都有哪些人啊。”
这难不倒两个小家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两个孩子都不到十岁的,却已知晓很多事了。
“二姐我知道,我们家有七口人,爹娘,大哥、大姐、二姐,还有我和叶子。”
二木急急地回答,掰着手指一个个数着。
“小弟你真聪明。”
沈枝儿笑眯眯地夸奖着。
“还有,还有爷奶,大伯大伯母他们。”
“小叶子也好厉害。”
沈枝儿看着叶儿渴望得到表扬的表情,毫不吝啬地夸夸。
两个小家伙被夸开心了,更是一股脑地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讲给沈枝儿听。
比如谁家和谁家关系不好了,谁家的孩子不孝顺了,镇上卖的糖葫芦有多么好吃了,可是他们谁也没吃过。
又比如大伯母家的两个小女儿是双胞胎,但她们长的一点都不一样。
沈枝儿听着他们的童言童语,心下一阵放松,刚来到这个世界的隔阂感都消去了。
一场试探性的谈话下来,沈枝儿从他们口中不仅了解到家中的人口情况,还得知了不少有用信息。
沈枝儿一家是老沈家的二房,不过已经分家,如今的当家人便是老二沈有安。
大房那边两个老人也就是沈枝儿的爷奶是跟着一起住的。
分家并不是大房二房有矛盾,而是家里老人主张的,沈老二成了亲,二老便提出了分房。
原因就在于一家子住一起难免会有摩擦,住一起太近了反而不好。
沈老大和沈老二两兄弟感情好,都表示不介意住一起,不过还是拗不过老人想法分了家。
不得不说从这就看出二老还是很有大智慧的。
沈老汉按规矩把家里的祖宅分给了老大,祖宅前几年修缮过,很是干净整洁,而沈老二分到了村子西边山脚下的新盖的房屋,有些偏,但胜在占地面积大。
田地共有上等田10亩,下等田25亩,沈老大分得6亩上等田、13亩下等田,其余归沈老二所得。
之所以要给大房多分一些田地,也是因为两位老人归大房赡养。
分好了财产,两家自此就分了家。
沈老二一家人丁兴旺,妻子赵氏给二房生了三女二子,老大沈花儿,老二沈大木,老三是沈枝儿,老四老五就是面前的沈二木和沈叶儿。
家里劳动人口少,但要张嘴吃饭的人却不少,因此二房一家也只是勉强维持温饱。
不过这种情况在沈家村很是常见,大家生活条件都不好,只是尽力在地里刨食维持生计罢了。
这个朝代大概类似于沈枝儿记忆中的宋朝,社会还是很开放的,女人也可随意出门,甚至还能做生意。
比宋朝更好的是,如今并无外患,整个大楚朝一片欣欣向荣。
当今圣上极有才能,在大楚朝建立之前,各路诸侯割据,社会一片动荡不安,既有内忧,又有外患,百姓苦不堪言。
而圣上在一统天下之后,他便颁布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并且鼓励发展工商业,很快大楚朝都城洛京府就很快发展起来,洛京府是一派繁华景象,去过的人无不赞叹不已,想要留在那定居。
便是很多百姓没有去过洛京,也都听说过那边的繁华。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沈家村的村民之所以过得还如此贫苦,一是因为大楚朝也才建立短短十年,二是因为沈家村只是青县安庆镇的一个贫困小村庄。
虽说青县地属禹洲,与洛京府不过间隔一州,但是很多政策也仅仅落实到禹洲府城上业城及附近,青县在禹洲最南边,资源不多且消息闭塞。
尤其是很多百姓刚刚安稳下来,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安生日子,并不敢进行冒险。
沈枝儿从自家弟妹所说的只言片语中推测出这些信息,心中便有了计划。
既然自己来到了这里,占了人家女儿的身体,那就有义务帮这家人一把。
起码,让他们生活的不那么辛苦。
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她从赵氏只言片语中分析出的——原主落水的真相,她一定得弄清楚。
“你们知道二姐是怎么落水的吗?”
二木闻言犹豫着点了点头,“爹娘她们说是沈红梅那个坏女人把二姐推下水的,但是她不承认,我们也没有证据。”
“沈红梅?她和我有什么仇?”
“她喜欢村里的书生轩哥儿,可是轩哥儿并不喜欢她,轩哥儿的娘还想要向大姐提亲,因为这事她一直怨恨着大姐。”
“大姐说那天沈红梅约她去河边,一开始她没理会,后来想着趁着这个机会和沈红梅把事情说清楚。
“大姐她并不喜欢轩哥儿,也没想过要和轩哥儿结亲。”
“可是后来她去了没看到沈红梅人,却发现二姐你在河里挣扎。”
“这件事肯定和她有关!”
沈枝儿看着两个气哄哄的小家伙点点头,“我知道了,别生气了,二姐会找到机会让她认错的。”
话音未落,只听得门外传来脚步声,咔哒一声,门打开了,只见赵氏领着一位慈祥的老人走了进来,这人正是木郎中。
“郎中您给瞧瞧,我家闺女这烧了几天终于醒了,可是却失忆了,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
赵氏急切地开口。
“别慌,伸出手让我把脉看看。”
木郎中不紧不慢道。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木郎中拿开了手,抚了抚花白的胡子,“我观这脉相虚弱无力,许是大病初愈,就是这失忆我是找不出原因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小丫头身子并无不妥。”
“这样吧,我那还有些药,你们拿回去煎了给她喝,她身子太虚弱了,需吃药滋补一下,后续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
“行,那就麻烦您了。”
“不麻烦,这丫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们也莫要担心了。”
村里人也都听说了知道沈枝儿落水昏迷不醒一事。
“那真是太感谢了,我这就跟您一起走一趟。”
赵氏连连点头,送木郎中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