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秋天比苏柒想象中更冷。她裹紧米色风衣,快步穿过蒙田大街,手里捧着刚买的热咖啡。三个月了,她仍然不习惯法式咖啡的浓苦,每次都要加双份糖和奶。
巴黎分公司的办公室比国内小得多,只有二十几个员工,但氛围轻松自由。她的新上司克莱尔是个留着红色短发的法国女人,第一次见面就热情地拥抱了她:“我看过你的作品集,特别是那些东方元素的设计,太迷人了!“
电梯门打开,苏柒走进开放式办公区。几个同事抬头向她微笑问候:“早上好,苏!“没有人在背后窃窃私语,没有人把她和谁比较——在这里,她只是苏柒,一个有才华的中国设计师。
“苏,有你的邮件。“前台玛利亚叫住她,指着桌上的一叠信封,“最上面那封是快递,从中国来的。“
苏柒拿起那个厚实的快递袋,心跳突然加速。发件人栏印着“林氏集团总裁办公室“的字样。她将快递带回自己的工位,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拆开。
里面是一叠设计样稿——她离职前负责的最后一个项目。附着的纸条上是林昱助理工整的字迹:“林总希望您能提供专业意见,方便时请回复至本邮箱。“
苏柒轻笑一声,将样稿放进抽屉。这已经是第三封“工作邮件“了,每次都通过助理转交,仿佛林昱无法直接联系她一样。前两次她都礼貌而简短地回复了专业意见,绝口不提私事。
电脑开机后,她先检查了自己的工作邮箱,然后犹豫了一下,点开了私人邮箱。十几封未读邮件中,有三封来自林昱,主题从“重要文件“到“紧急“再到简单的“?“。她全部标记为已读,没有打开。
“专注工作。“她对自己说,打开了新系列的设计图。这是她来巴黎后的第一个完整系列,融合了中国水墨画的留白意境与法式剪裁的优雅线条。
午休时间,苏柒独自坐在公司天台,啃着三明治翻看手机。朱叙发来信息:「下周三到巴黎!有个插画展邀请我参加,一起去看?」后面跟着一连串兴奋的表情符号。
苏柒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过去两个月,她和朱叙保持着频繁的联系,从艺术观点到生活琐事无所不谈。那个曾经让她如鲠在喉的“正主“,如今成了她最谈得来的朋友。
「当然,把展览信息发我。」她回复道,随后又补充,「需要我帮你订酒店吗?」
「不用,主办方安排了。但你要收留我一天,我想吃你做的中餐!」朱叙立刻回复,仿佛一直守在手机旁。
苏柒笑着答应,随后点开朋友圈,手指突然僵住了——林昱更新了一张照片,是他和朱叙在某个艺术展上的合影。朱叙穿着明黄色连衣裙,林昱西装笔挺站在她身边,两人看起来...很般配。
尽管知道朱叙对林昱毫无兴趣,苏柒的胸口还是传来一阵刺痛。她迅速滑过那条动态,却看到下面同事的评论:“林总终于追到女神了?“林昱回复了一个微笑表情。
手机突然变得烫手,苏柒锁上屏幕,深吸一口气。为什么还在意?她质问自己。巴黎的生活已经步入正轨,新系列备受期待,她甚至收到了《Vogue》巴黎版的采访邀约...可那张照片还是像一根刺,轻轻扎在心上。
下班回家的路上,苏柒绕道去了塞纳河畔的旧书摊。她喜欢翻看那些泛黄的老杂志和明信片,寻找设计灵感。今天,一本中国八十年代的时装画报吸引了她的注意。
“多少钱?“她用生硬的法语询问摊主。
“送给美丽的女士。“白发老人笑着眨眨眼,“就当是欢迎来到巴黎。“
苏柒道谢接过画报,心情轻快了许多。转过一个街角,她突然停下脚步——前方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一个亚洲女孩正在素描本上快速涂画。那专注的神态,时不时咬下唇的习惯,简直和朱叙一模一样。
女孩抬头,与苏柒四目相对,两人同时愣住了。不是朱叙,但眉宇间确有几分相似。女孩友好地笑了笑,苏柒也点头致意,快步走开。
原来如此,她恍然大悟。林昱迷恋的不是某个特定的人,而是一种类型——明媚张扬的艺术家气质。而她,安静内敛的苏柒,只是因为相似的轮廓被塞进了这个模板。
公寓里,苏柒将画报放在桌上,开始准备晚餐。这是她最喜欢的时间,小小的厨房里飘着酱油和香油的香气,让她暂时忘记身在异国。饭后,她打开素描本,继续完善新系列的设计。
手机震动起来,是林昱的来电。三个月来第一次直接打来。苏柒盯着屏幕上熟悉的名字,手指悬在空中。铃声停了,又响起,如此反复三次后,她按下接听键,但没有说话。
“苏柒?“林昱的声音通过电波传来,比记忆中更加低沉。
“有事吗?“她保持语气平稳。
“你收到快递了吗?“
“收到了,意见我会邮件回复助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一定要这样吗?像对待陌生人一样。“
“我们本来就是工作关系,林总。“
“苏柒!“他的声音突然提高,“三个月了,你还没闹够吗?“
苏柒握紧手机,指节发白:“如果没别的事,我要工作了。“
“等等!“林昱急促地说,“朱叙下周要去巴黎,你知道吗?“
“知道,我们会见面。“苏柒故意轻松地说,“她现在是我很好的朋友。“
电话那头传来什么东西砸在墙上的闷响。“你疯了?她是什么人你不清楚?“
“比你诚实的人。“苏柒冷静地反驳,“她明确告诉我,她对你毫无兴趣,从来就没有。“
林昱的呼吸声变得粗重:“她跟你说的?什么时候?“
“这不重要。林昱,我们都该向前看了。祝你找到真正适合你的人。“苏柒准备挂电话。
“苏柒,“林昱突然压低声音,“我查了你的公寓记录,巴黎房租不便宜。只要你回来,我可以在公司给你加薪30%。“
苏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晚安,林昱。“她果断结束通话,然后关机,将手机扔到沙发上。
窗外,巴黎的夜空开始飘起细雨。苏柒站在窗前,看着雨滴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痕迹。三年感情,最后他仍然认为可以用金钱解决一切。
次日清晨,苏柒顶着黑眼圈到公司。刚进办公室,克莱尔就兴奋地拦住她:“苏!《Vogue》的编辑爱死你的新系列了!他们想约你做专访,主题是'东方美学在现代设计中的新生'!“
这个好消息冲淡了昨夜的阴霾。苏柒花了整个上午准备采访大纲,中午时分,她的工作邮箱收到一封新邮件——来自林昱,主题是“祝贺“。
「看到《Vogue》巴黎版的预告了,恭喜。这个风格很适合你,比之前那些保守设计强多了。——林昱」
苏柒盯着这封简短的信,百感交集。这是三年来林昱第一次肯定她的设计风格,却是在分手后。她想了想,回复道:「谢谢。找到自己的声音很重要。——苏柒」
发送后,她感到一种奇特的释然。这封邮件不是示弱,不是妥协,而是向过去的自己和解。
一周后,朱叙如约而至。苏柒在戴高乐机场接她,朱叙推着行李车飞奔过来,给了她一个结实的拥抱:“天啊,你变得更美了!巴黎的空气适合你!“
确实,三个月来,苏柒剪短了头发,染了深棕色,妆容也更加精致大胆。但最大的变化是她的眼神——不再躲闪,不再小心翼翼,而是平静自信地直视每个人。
“展览明天才开始,今天我要吃遍你做的中餐!“朱叙挽着苏柒的手臂,叽叽喳喳地说着旅途见闻。
公寓里,朱叙像旋风一样参观每个角落,对苏柒的设计草图和收集的巴黎古董市场小物件赞不绝口。当看到墙上挂着的那条全球限量三款的星辰领带时,她挑了挑眉:“舍不得?“
苏柒摇头:“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晚餐时,朱叙突然严肃起来:“林昱前几天突然约我吃饭,拐弯抹角打听你的消息。“
苏柒手中的筷子顿了一下:“他说什么了?“
“问我知不知道你在巴黎的住址,工作怎么样...“朱叙撇撇嘴,“最可笑的是,他居然暗示我对你有不良影响,说你会跟我见面只是因为受刺激过度。“
苏柒忍不住笑出声:“他真这么想?“
“自大狂都这样。“朱叙翻了个白眼,“我直说了,我们现在是朋友,而且我很喜欢现在的你——比那个畏手畏脚的苏柒强多了。“
这句话让苏柒眼眶一热。她低头扒饭,掩饰自己的感动。
第二天,两人一起去看了朱叙的插画展。展览主题是“都市孤独症“,朱叙的作品用鲜艳的色彩描绘现代人在拥挤城市中的孤独,极具冲击力。
“这幅是我最喜欢的。“朱叙指着一幅蓝调作品,画中一个微小的人影站在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上,脚下是万丈深渊。
苏柒凝视着画作,突然说:“这就是我在林昱身边的感觉。“
朱叙握住她的手:“现在你飞走了。“
展览结束后,两人在塞纳河畔散步,朱叙突然提议:“我们合作一个系列怎么样?你的东方极简风加上我的色彩爆炸,一定会很有趣!“
苏柒眼前一亮:“太棒了!我正好有个'东西方对话'的主题构思...“
两人越聊越兴奋,坐在咖啡馆里就开始画草图。朱叙将两人的初步构思拍下来发到社交媒体,配文“与天才设计师@苏柒的奇妙碰撞“。
当晚,苏柒的手机炸开了锅——国内外的同行朋友纷纷点赞评论,询问这个合作系列的详情。在一片祝贺声中,一条私信格外刺眼:
「玩够了吗?该回来了。——林昱」
苏柒没有回复,只是截屏发给了朱叙,配上一个大眼睛表情。朱叙秒回:「他疯了!我刚收到他短信,问我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两人隔着屏幕大笑,像恶作剧得逞的孩子。
第二天清晨,苏柒被门铃吵醒。睡眼惺忪地打开门,她惊得倒退一步——林昱西装笔挺地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束红玫瑰,眼下有明显的黑眼圈。
“早。“他生硬地说,“我们能谈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