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合约

韩松看着柳芸的背影,点头应下,又问:“听说三弟拜入大儒门下了?”

“是啊,”提起韩宇,柳芸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一旁的韩壮听得羡慕不已,忍不住叹气:“三哥真厉害,要是我也能读书就好了。”

柳芸转头看他:“你想读书?”

韩壮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头:“我都十六了,根本没机会继续学业了?”

“为什么不能?”柳芸反问,目光坚定,“你三哥二十多岁还进了学堂。只要你想学,总会有机会的。”

韩壮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暗淡下来:“可是读书要花很多银子......”

柳芸指了指他手中的胭脂盒:“这不是你自己赚的工钱买的吗?攒一攒,读个郡城学堂应该够了。”

韩松也在一旁鼓励:“对啊老四,你要是真想读书,明年就去郡城学堂试试。”

韩壮低头不语,但眼中已经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柳芸看在眼里,心中暗喜。这个小叔子虽然平日里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但其实心思细腻,若是真能读书,说不定会有一番作为。

马队渐渐接近村口,柳芸远远望见几个孩子在玩耍。

她加快马速,朝大院方向喊道:“三郎、四娘,回家了!”

话音未落,两个小家伙就飞快地跑了出来。

“阿娘!”四娘伸手要上马,一边还不忘回头叮嘱,“银莲姐,明天下午我还来检查功课,你别偷懒!”

银莲苦着脸应道:“知道啦,老夫子~”

四娘嘟着小嘴抱怨:“阿娘,你看银莲姐,一点学习态度都没有。这样明年怎么考进沈氏书院嘛。”

柳芸轻抚女儿的背:“慢慢来,不要着急。”她再次提醒背着的三弟抓牢些,朝大院里喊道:“大兄和小弟已经到家了!”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嫂带着几个小的迎了出来,老太太也拄着助行杖站在门口张望。

柳芸看着这熟悉的一幕感慨,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真大。从前那个贫困的农家,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工坊,孩子们也都能读得起书。

晚饭时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文氏看着桌上丰盛的菜肴,眼中含着泪光:“想当年,你们爹还在的时候,家里连顿像样的饭都吃不上。现在......”

柳芸握住祖母的手:“娘,这都是您教导得好。要不是您当年支持我们做工坊,也不会有今天。”

“是啊娘,”韩松也道,“您放心,我们会越过越好的。”

文氏擦了擦眼角,笑着说:“好好好,都是好孩子。”

饭后,柳芸坐在院子里,她盘算着那批待发的墨具礼盒。

“怎么就这么点?”蓝仁站在院子里,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货物,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初春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尘土,吹得他微微眯起眼睛。

“六百二十五只,你还嫌少?”柳芸挑眉,指着装满两辆马车的墨具礼盒。

记得上次他还嫌五十只多得不得了,这会儿倒是嫌少了。

柳芸暗自腹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布料。

“哎呀!”蓝仁急得直跺脚,鞋底扬起一片尘土,“是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咱们可以长期合作了!”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焦急。

柳芸心里暗笑,就凭一封信上“越多越好”四个字,她哪敢贸然开新生产线。

工坊现在的工人都是从周边村子里招来的,大多是些农闲时来赚外快的。贸然扩大规模,万一订单跟不上,那可就是赔本的买卖了。

“借一步说话?”蓝仁眼珠一转,压低了声音。

院子里几个正在搬运货物的工人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柳芸微微蹙眉,“里面谈。”她做了个请的手势,同时吩咐韩超去结账。

韩超立刻会意地点头离开,很快消失在院门口。

韩木匠那张桌上工具凌乱,木屑遍地,柳芸不急不慢地将一摞摞账本整齐地码放着。

蓝仁坐下后,柳芸提着茶壶去食堂打水。食堂里飘着淡淡的饭菜香,几个工人正在用午饭。“大嫂,借点热水。”柳芸朝郑氏喊道。

郑氏接过茶壶时,柳芸愣住了——大嫂脸上那抹艳得扎眼的红唇格外醒目,与她素净的面容形成鲜明对比。

“小四买来的口红,好看吗?”郑氏羞涩地问,手指不自觉地摸了摸嘴唇。

柳芸强忍着笑意,瞥了眼一旁假装忙碌的穆氏,“要不问问二嫂?”

“好看。”穆氏连忙应和,这已经是今天第无数次说“好看”了。

她一边擦着桌子,一边用余光观察郑氏的反应。

“大嫂,”柳芸温声道,“城里现在流行小巧的樱桃唇,您要不要试试?”她说着,还用手比划了一下。

郑氏一拍大腿,“我就说吧!你们都骗我,城里根本不这么涂!”她懊恼地用袖子擦拭嘴唇。蓝仁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他的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见柳芸回来,他直接掏出两份契约,递到柳芸面前。

“十万只...五万只...”柳芸看着契约上墨迹还未完全干透的数字,嘴角微微上扬。

这可是一千二百两白银的大单子。算上木料成本能压到两成,工钱占三成,除去杂费,她和韩木匠能分到近四成利润。

柳芸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契约的边角,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订金给一成。”蓝仁开价道,“后续现结。”他说这话时故意避开柳芸的目光,假装对窗外的景色。

“做梦!”柳芸直接回绝,语气里带着几分嗔怒,“两成五,一分不能少。”她放下手中的茶杯,杯底与桌面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

“得了吧,”蓝仁笑道,“你那些工人闲着也是闲着,一成五够意思了。”他说着,还故意往椅背上一靠,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柳芸看着他这副样子,心中暗自盘算。

一成五的订金确实少了些,但蓝仁的信誉还不错,而且这批订单要是做成了,以后就能长期合作。

“两成!这是底线。”柳芸无奈道,语气中已经带了几分松动的意思。

蓝仁眼睛一亮,知道有戏,立刻坐直了身子。两人你来我往,终于谈妥了细节。

柳芸让人去请韩宇来拟合约,顺便吩咐厨房准备些点心。

看着蓝仁得意的样子,柳芸暗自叹气——这些经销商,一个比一个精。不过这次的合作要是成了,工坊就能真正站稳脚跟了。

春风透过窗棂吹进来,院子里传来工人们的说笑声。

这一单虽然谈下来了,但接下来扩大生产规模,招募新工人,改进工艺流程...每一件都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