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神域的夜幕垂落时,星河便化作流动的绸缎铺满穹顶。元熙帝君立于揽星台边缘,指尖缠绕的星砂簌簌坠落,在虚空勾勒出“孝熙皇后“玉册的轮廓。六十年前被锁在永宁殿的寒夜,此刻竟化作玉册表面若隐若现的霜纹,随着她袖中拂出的仙风微微震颤。
“启禀帝君,星君府已到。“仙侍的通传被星风吹散成细碎光点。元熙广袖轻扬,赤金龙纹帝袍翻涌如燃烧的云霞,九重天上的月光突然凝成实质,在汉白玉阶上投下她君临天下的剪影。守殿仙娥手中的琉璃灯盏同时明灭,宛如万千星辰在对她行叩拜之礼。
殿内棋枰落子的脆响戛然而止。轩逸手中的黑子悬在半空,望着突然出现的绯色身影,青玉棋盘在掌心沁出细密裂纹。若涵的白子“当啷“坠地,她望着元熙眉间与记忆重叠的朱砂痣,绣着云纹的袖口不受控地颤抖——六十年前未央宫的惊雷仿佛又在耳畔炸响,那时她也是这样看着元熙跪在青砖上,为自己这个施害者求情。
“见过帝君!“两人同时拜倒,声音里交织着震惊与惶惑。元熙抬手间,璀璨的星辉凝成软垫托住他们身形:“如今在这九重天上,倒不必行人间大礼了。“她指尖划过案几,三盏盛满琥珀色琼浆的夜光杯凭空出现,杯中流转的银河倒影里,竟浮现出紫禁城角楼的虚影。
若涵盯着玉册上“孝熙皇后“四个鎏金大字,喉间泛起苦涩:“当年在椒房殿……臣妾罪该万死。“话音未落,元熙已将玉册推到她面前,册子边缘暗藏的莲花纹突然绽放微光:“你瞧这纹路,可是照着你生辰那日送来的蜀锦绣的。“帝君轻笑时,殿外星河突然倾泻而下,在地面铺成流动的琉璃镜,映出当年若涵颤抖着将毒胭脂放入檀木匣的画面。
“那时我便知是算计。“元熙指尖轻点镜面,画面切换成她将毒药凝成珠粒的场景,“可若不接下这份'好意',又怎能尝尽人间七苦?“她望向怔在原地的轩逸,龙袍换成的月白仙衣此刻正簌簌落着星光:“陛下可还记得梨香院的承诺?“
刹那间,满殿桂花香化作梨花雪。轩逸仿佛回到初遇那日,少女素白襦裙沾着雨珠,眉间朱砂比殿内烛火更灼人。“愿与卿共赏人间春色……“他喃喃重复着六十年前的誓言,突然发现元熙袖口垂下的珍珠流苏,竟与当年那支银簪上的坠饰分毫不差。
“可后来的永宁殿,连春雪都带着寒意。“元熙的声音混着琼浆轻晃的声响,殿内景象再次变幻。风雪呼啸的冷宫之中,她蜷缩在褪色的锦被里,掌心星纹在黑暗中明明灭灭。若涵看着画面里自己派去的宫娥往炭盆撒入硫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帝君为何……不使用仙力?“
“若事事都用法术,又怎算历劫?“元熙将琼浆一饮而尽,杯中银河瞬间倒卷上天,在穹顶绘出她初入紫宸殿时的模样,“你们看,那时的我,眼里尚有对情爱的期许。“她的指尖抚过虚幻的自己,目光却落在轩逸苍白的脸上,“直到那道'死生不复相见'的圣旨,才让我看清,即便是人间帝王,也逃不过'猜疑'二字。“
若涵突然跪倒,玉册在她膝前散发出柔和光芒:“当年臣妾嫉妒您的恩宠,更怕您动摇后位……“她哽咽着取出贴身收藏的褪色鲛绡帕,“这帕子本是要构陷您与人私通的证物,可臣妾终究……“
“所以我留着它。“元熙接过帕子,上面晕染的泪痕在仙力下渐渐舒展成莲花图案,“就像留着那抹毒胭脂,留着早产的孩子……这些伤痕最终成了我勘破情劫的钥匙。“她袖中飞出一道流光,化作六十年间人间兴衰的画卷:“你们看,这六十年里,你们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学堂书声不绝,这些功绩,才是我今日封神的缘由。“
轩逸望着画卷中自己伏案批改奏折的虚影,突然想起被禁足的元熙也曾陪他审阅文书到深夜。那时她总爱用朱笔在折子空白处画小花,如今那些墨迹仿佛都化作了他掌心文曲星印的纹路。“帝君,当年朝中势力施压,臣又被淑妃蒙蔽……“
“如今你掌三界文运,可知道多少冤案因猜疑而生?“元熙抬手招来一抹星光,化作人间衙门审案的场景,“就像当年你我,若多几分信任,又怎会落得两败俱伤?“她的声音忽而温柔,殿内重现梨香院的月光,“不过若没有那些曲折,我也不会明白,即便是天地共主,也需亲历爱恨方能圆满。“
星河突然剧烈翻涌,无数流星拖着长尾划过。元熙指尖凝出三枚玉简:“文昌殿的星阵需修缮,德贤宫的善恶簿该更新了。“她忽而展颜一笑,眉间朱砂艳若新绽红梅,“若遇到难处,尽管来扰——毕竟,我还欠你们一场真正的人间茶宴。“
当第一缕晨曦染红天际,元熙踏着星辉离去。星君府的琉璃瓦上,点点星光凝结成梨花形状,经久不散。轩逸与若涵捧着玉册和玉简伫立许久,直到那些承载着六十年爱恨的光芒,缓缓融入他们新生的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