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工地的成长
2019.7.20—2020.1.15
历时179天。
2019.7.20下午报道。
2020.1.15晚上结束,在一家小饭馆里吃完年夜饭,离职。
这次南通之旅确实是场意外,因为第二工地并没有结束(二次结构刚刚开始)。
2019年7月26日中午。
第二工地老板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这是因为此老板是我外公,他让我报告一下此项目总包项目经理,和我们老板的名字,因为他曾在绿地承包项目多年,能与绿地打交道的基本上都认识,果不其然,老板—高志贤,是我外公多年朋友,至于具体情况我便不清楚了。
反正存在了这么一层微乎其微的关系,起码保证了我这半年工作生活的稳定。
之后,我便处理完第二工地管理交接工作,投入到第三工地—绿地新里城的建设之中。
我对于一个项目完整性的建设周期,看得非常重,我希望参与一次又一次完整的项目,而自己又能关注项目中的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问题,那么这便算是无愧于己心。
我在七月份下旬,主要是快速认全各大单体位置,以及估算施工目标。还有塔吊位置,人货梯位置,场地材料堆放情况(钢筋棚,PC材料堆放处)。
不久后,我取得图纸,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
今年应该完成八大高楼结构封顶,二结构紧接跟上即可。这工程建设中,难免碰到不利的因素,比如下雨,材料供货不及时,人员协调不到位,还有年末的开发区停工这种意想不到的因素。
所以平常施工过程中,经常性加班是需要的。
中途PC材料不到位,确实不可控制。
我的第一工地也是PC结构,面积一层是1000平方,加班后可以做到五天一层。
别墅区域,当时最后四栋楼,其实筏板施工算是比较慢,但是之后地下室顶板施工,居然拖了半月之久,真是意想不到,那么之后二结构施工的进度缓慢,其实都是损失,所以非常不理解人员安排情况的问题。
年末,只能做到如此程度,真是非常遗憾。
地下室二结构开始,也是如此,完成度并非一百。
包括之后,屋面施工缓慢,都是造成最终结果的原因。
我在第三工地共计六月施工时间。
前面两个月,四处放线,其实这算是“乱”。
一般在小区楼的建设中,放线也算一个班组,那么几人算是这么一个班组,没有定数。
这两个月时间里,82,87尚未开始。
就在其余六栋楼四处转圈圈放线,这里将建筑一米线分开于另外的负责人,给二结构施工带来诸多麻烦,因为二结构施工人员,遇到问题是向二结构管理人员询问的。
尽量统一放线人员,对于单体尺寸控制,是最好的结果。
八大高层,综合建设情况,远比我第一工地简单得多,所以我基本上也并不关心,只是偶尔看一看进度情况。
平时记录放线情况,尽量不去影响后续施工情况。
那么,对于一结构管理人员来说,其实都算正常,只是老邢那边稍稍“不公平些”。因为他儿子并不能胜任一栋楼的管理。
对于某一单体的主控者,确实放线应该见证,为了确保单体综合施工情况,一人管理一单体所有(一二结构,粉刷,地坪,放线,修补等),便是最好。
别墅,实现了这一点。
管理方面,并没有其它什么问题,对于八大高层而言。
二结构,根据一结构进度情况,其实两个人放线也是足以,那么二结构各区域负责人一同,管理便没有问题。
那么这边八大高层二次结构,管理人员分布情况,其实应该是两栋楼一个人,92/95,83/88,79/93,82/87,需要四个管理人员,这两两之间其实图纸还是一样的,更加方便管理。
我原先想自告奋勇,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因为已经熟悉流程(2018年,管理二大高层二次结构和人防地库二次结构,并延伸至装修,继续管理,协调其中问题),和处理不同工种之间的矛盾,于此便不再需要学习,交给那些没有经历过的人吧。于浩和沈杰应该便是第一次参与管理。
我只是偶尔看一下进度和质量。
二结构进度其实应该追着一结构行进,我平时放线也没有什么时间,于是我选择了一层楼,记录从放线开始到构造柱浇筑完成的时间,这一层便是83号楼的15层,足足历时58天,根据工序安排,其实只需要15天即可,所以对于各工序的协调不顺利,便是值得研究了,一环扣一环,原先七月份的时候,我希望过年前,这83/88应该是到达拆除外架的条件的。
虽然看到了部分下雨天,二结构依然施工,但于事无补,也便罢了。
最终进度情况,也是不满足要求,有些失落。
质量方面,我在一结构放线的时候,看了看钢筋,横七竖八的,之后连相邻钢筋错位间距都不满足了,有些焊接接头相邻两根在同一水平面上。
木工支模的缝隙,每次二结构放线,总有那么多碎石,这都是材料浪费啊。记得偶然观察过一层,应该有十车之多,根据正常情况推断,应该只需要两车即可,而且不应该有大量碎石。
高低跨木方拆除过早,全部成了碎石。
浇筑完成,没有用磨光机。
薄膜覆盖,其实不理解,不下雨为什么覆盖,也许是对于工程建设还不够了解吧。
反正,造成结果有两个,第一,二结构放线困难(部分原因便是放线过早,刚刚入秋时候,早上浇筑傍晚放线,楼面上都是脚印),第二,薄膜垃圾处理麻烦,部分进入混凝土中,这可算是白色污染,白色垃圾。
基本上高层施工基本上都是这情况。
进入别墅区域,参与建设,便是这第三工地的主要收获。
由于木工泥工清理太慢,放线一直持续了40多天,中途还偶尔去一下八大高层放线。
好不容易动工了,也是几乎无人施工(58号楼一层运砖结束后六天才开始砌墙),导墙飘窗还是算可以(也是历时26天),北面四栋顺序便乱了。
一层导墙,问题不少。
厨房原先地坪高低跨栏板位置不直,导墙支模部分区域也便东倒西歪的。
厨房窗户下方栏板,其实部分区域横向钢筋没有绑扎。
南面进户门旁边窗户,下方导墙浇筑过高。
一层飘窗,比如连接端部约束构件处,未植筋。这一部分情况,高层确实有做法,梁是植筋的。那么在飘窗另外一侧,靠近采光井的一侧,上方还有窗户和加气块等,可能会有倾覆的可能。
别墅问题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那么对于质量部分,便不说了。
反正,砌体确实砌筑很差,灰缝太大、不平整、上口过早塞缝、63北侧分户墙还有混砌、60二层窗边墙,两边柱子没有留马牙槎中间六十公分直接平砌筑上去了……
钢筋倒是一般,不说什么。
木工支模,力度不够,构造柱浇筑结束,对于偏位严重的,应该立即打凿,这样便避免之后门窗安装困难的麻烦事。
除了施工情况差,工种之间时常有所矛盾,这可以理解。
比如泥工砌筑人员,东奔西跑,这一栋还没有砌完,就去另外一栋楼了。
同时砌筑,造成木工支模来不及,但大家明知木工只有一套模板,如何加快进度。
历时施工达两个月。
根据正常计算,确实一个月足以。
别墅施工进程中,一般情况下,导墙或者腰梁、构造柱等
都是一天支模,一天浇筑的,构造柱可能有些来不及完成,那么便历时两天,也可完成。
根据施工日记记录,十栋别墅,砌筑分队应该有四队,木工有三队,其中前六栋还分成一层一班组,二三层一班组。
那么对于木工配模只做了六户这个情况,也是可以理解,一层施工班组居然只做了四户模板,大大影响进度。
尤其,二层三层那个班组,看北侧几个窗户大小一样,便只做一套模板,影响了浇筑情况。
综合情况,北侧四栋更是一塌糊涂。
后续修补非常麻烦。
泥工浇筑也并非是
木工完成多少,泥工便完成多少,这也造成了诸多施工麻烦,影响进度。
综合施工来看,一个泥工砌筑一户,一层算到三层综合工程量,应该是6天,那么两两合作,一栋楼便需要18天。一个人一天砌筑,应该是三个半立方。
所以砌筑人员上,影响进度原因之大。
材料运输,尤其是加气块,10公分加气块确实破损了不少。比之正常消耗超出了许多。
所以,别墅二次结构正式开工前,进行一次彻底的施工说明,很有必要,有些内容需要明确一下。
部分外轮廓造型,十栋别墅存在不统一的情况,这是非常尴尬的一种情况。
自从开始清洗安全网后,便没有去看了。
也不知那二层三层小屋面上有没有做防水保温,和再次浇筑一遍混凝土。
因为涂料紧接着保温就开始了。
所以综合施工情况,这两个月经历还是很遗憾,我虽然没有名义上去负责,但暗中去管理,解决一些问题,是私发老董的。
还有许多没有说的,我过年时候,会认真整理每日施工日记,细部总结第三工地心得。
这是我每个工地都会做的事。
11月底回来后,便着重于地下室二次结构施工。
根据正常要求,确实应该完成,只是位于79和83中间区域,墙体确实太多,而且还没有进出的好路。
加上汽车坡道施工时间靠后了,这一部分施工内容应该是完成不了了,明年开工再干,今年整理干净,做好准备。
其余地库二结构,全部完成。
地库,主要有两个部分。
第一个,按理说,应该每处砌体下方,都做至少30公分混凝土导墙。特殊房间按说明施工。
第二个,安装风机预留洞口。虽然安装班组下发了留洞图,但可能是由于没有经过技术员深化,图纸上留洞位置不是非常清楚,有时候留洞并没有预留,那么就会造成某些不安全的因素,主要还是会浪费加气块材料,安装凿除浪费人工,部分构造柱设置于洞口处,钢筋笼需要割除等
记得82和87.
是先砌筑外围墙体,然后是内部,这也是不小困惑。
原先内部材料运输四通八达,外围先行砌筑,这材料运输不就困难了吗?
12月25日
记得应该是这一天,中午吃饭后,和别墅砌墙的询问了一番,他们几个说别墅地下室砌筑完成了。
我立即前往地下室,在77东侧,一处楼梯周围尚未砌筑,63东侧,风机房周边几处墙体尚未砌筑(这处区域,记得上次因为车库顶板没有预留风井洞)。
12月31前往,别墅外墙真石漆开始施工了。
这汽车坡道,应该上面还有一层建筑地坪需要浇筑,那么对于结构部分来说,首先混凝土厚度需要保证,钢筋应该是双层双向设置,施工时虽然四周植筋了。
对于弧形坡道来说,更长一侧(上坡一侧)应该高于短测(下地库一侧),即使此时车速是慢的。
地库上方,一来货车道路确实窄了,这个问题引发的矛盾,应该不止一次。
各材料堆放区域没有明确划分。
场地上,钢筋区域和PC区域,是占用时间比较长的,需要明确指定区域,每一层材料需要及时处理,也不可长时间堆放,松弛时间需要控制。
中间大路两侧,记得主要堆放钢管扣件了,整理的人来来去去,有些不太安全。
那么包括加气块等,需要考虑得位置,数量等因素太多,也没有什么完美的区域可以顾及所有因素,只能随时注意变化。
但还是那句话,任何材料不能堆放时间长,因为来往人流多,容易破坏,还有其它因素影响。
场地上,私家车频繁出入,有些真是乱停啊。更别说电动车了。
我会在最后一天,再次记录项目完成情况,和未完成情况。
无论这说法,结果如何,不论对错,有时候事情并非我想得那么简单,或许还有别的因素,那么这便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地方。
个人年终总结(集合篇)
2019年7月21——2020年1月20
工作内容:八大高层一结构和二结构放线,偶尔弹建筑一米线和结构一米线、“50”标高。别墅部分一结构放线,一半别墅二结构放线。清洗安全网。
放线工作受命于各管理人员。
二、
质量方面,我在一结构放线的时候,看了看钢筋,横七竖八的,之后连相邻钢筋错位间距都不满足了,有些焊接接头相邻两根在同一水平面上。
木工支模的缝隙,每次二结构放线,总有那么多碎石,这都是材料浪费啊。记得偶然观察过一层,应该有十车之多,根据正常情况推断,应该只需要两车即可,而且不应该有大量碎石。
高低跨木方拆除过早,全部成了碎石。
别墅区域!
一层导墙,问题不少。
厨房原先地坪高低跨栏板位置不直,导墙支模部分区域也便东倒西歪的。
厨房窗户下方栏板,其实部分区域横向钢筋没有绑扎。
南面进户门旁边窗户,下方导墙浇筑过高。
一层飘窗,比如连接端部约束构件处,未植筋。这一部分情况,高层确实有做法,梁是植筋的。那么在飘窗另外一侧,靠近采光井的一侧,上方还有窗户和加气块等,可能会有倾覆的可能。
砌体确实砌筑很差,灰缝太大、不平整、上口过早塞缝、63北侧分户墙还有混砌、60二层窗边墙,两边柱子没有留马牙槎中间六十公分直接平砌筑上去了……
钢筋倒是一般,不说什么。
木工支模,力度不够,构造柱浇筑结束,对于偏位严重的,应该立即打凿,这样便避免之后门窗安装困难的麻烦事。
除了施工情况差,工种之间时常有所矛盾,这可以理解。
比如泥工砌筑人员,东奔西跑,这一栋还没有砌完,就去另外一栋楼了。
同时砌筑,造成木工支模来不及,但大家明知木工只有一套模板,如何加快进度。
三、技术管理
我对于所有项目有一个要求,就是:我无论走到这个项目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应该可以立即取出此部位最新图纸,指导施工。
各工序方案,从来没有见到过!
当存在矛盾时,选择有利于工程方面着想,并非个人利益。
各部位动工前,认真对比建筑图和结构图,找出其中矛盾,并及时解决。
比如,别墅63东边风井洞口,结构施工没有做。
记得北侧四栋别墅,有两栋楼,楼梯一结构没有施工,也没有预留钢筋。
四、
班组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比如别墅二结构施工,木工和泥工之间的冲突。
高层非PC楼,一大早钢筋工上料,不管放线了,随便放在轴线位置上。
塔吊使用。
记得83楼层有一次,木工刚刚支模完成,来不及刷漆,钢筋工便上来了,不顾质量,安全等问题。
记得别墅有一次,腰梁钢筋还没有摆放,木工立即支模,说:不管了。对于这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顾工程质量的队伍,应该多多提醒相关负责人。因为当时他们可以去另外一栋楼支模构造柱,但不顾我等指挥,随心所欲,导致两处区域进度和质量都受影响。
记得82和87,也是因为钢筋的事,明明是PC,放线后吊装墙板,第二天钢筋才可以施工,偏偏第一天吊上来,就随便碍事,放在一处。
各单体清理,更是矛盾繁多。
材料管理
因为工期问题,部分钢管和木板浪费了。原先就是随拆随用,中途把控质量安全。比如,别墅区十栋楼同时施工一结构便是不对的。
混凝土方量浪费,二结构放线时候,碎石真是太多了。加强控制支模,标高和工序。
除了结构中使用的材料以外,场地上的材料堆放情况,是一大关键。我多次在高处观察过各材料堆放情况。
第一,固定材料。比如钢筋、PC墙板。划定指定区域,每次材料必须及时用完,像钢筋不能出现大量堆放,不仅占空间,有时候还挡路。
还有钢管、扣件、木板等,需要及时清理,还给租赁处,木板能用便二次利用,不用及时处理,有些会腐烂。
砖,记得现场砖放置区域过于集中,当然各处也没有多大区域。不管如何摆放,也是一句话,及时处理,中途磕磕碰碰的事多了,万一破碎多,材料损耗就多了。
有时不能多进,工人便取最近的材料拉运,于是旧货便出现堆积想象。
工人拉习惯了,就会去那些还没有清理过的楼层,导致清理困难,放线困难。也不知泥工这一大班组,协调内部工作怎么会这么怪。
别墅区,二结构墙18公分,在材料运送中,出现大量10公分加气块多了,一来一去,破损较多。记得一个泥工说过,可以让厂家做17、17、17、17、17、17、18。
五、安全生产
安全又包括施工质量。
地库上方,不允许私家车来去,这一点比较乱,工作群也见过不少,更别说电动车了,记得不少直接放在二结构混凝土倒放处,如何施工。
场地上,清理材料人员较多,走来走去,此时工程车又多。
六、
工作时间正常。十小时。
塔吊和人货梯连班,次数太多了。
我这半年回去过两次。
一次是因为中秋,这个时候已经距离上次回家五个月了。第一,当时有不少人回家,我便等着,因为我回家本来就没什么事情,等到除我之外所有管理人员到了,我再回家。第二,看工序,当时人货梯由于缺少上升安装零件,二结构便停了,没有放线任务,别墅和地库虽然在施工,但当时并非我工作范围之内。
第二次,等到别墅二结构施工结束。可惜最后收尾太慢,想着再等下去,都到12月底了,离过年不远了,要是不回家,这又是四个月不回家,心里过意不去。
有一点:不能同时让较多管理人员回家。
七
今年由于诸多条件制约,进度完成不理想。
明年加紧施工。
先把三栋楼一结构结束。一结构封顶后,屋面结构施工和楼层内二结构施工,一个月结束。
92和95外架拆除后,拆除88和83,之后79和93,最后82和87。别墅剩余楼在其中完成,二月份结束。
高层各四十天,粉刷等工作及时跟进。
92和95,室内地坪应该是二月份底开始,至于人货梯遗漏处,随之跟进即可。之前窗扇安装要快。
夏季来临前,结束我司主要工作。
八
第一
各大区域最新图纸主动及时给每个人,不管其人用不用,反正我十分需要,当每个人都以全局考虑问题时,我想项目建设会非常顺利。
第二
塔吊安装监控。
第三
管理人员之间也有矛盾和冲突,只是我们平常看不到,有些是工作内容,有些是工资待遇。生活各自管自己兴趣爱好,但工作我们应该一条心。
第四
项目部需要树立强大的威严,虽然不可能让班组和军人一样服从绝对的命令,但至少相关安排工作不应该推卸责任,或者不去完成。
第五
生活区生活环境!
第六
三期人员
PC高层一栋一个栋号长。88和83一个栋号长。92和95一个栋号长。
四位标高控制者,同时负责二结构标高。
二结构管理人员四位,和四位标高负责人一同放线二结构。二结构放线固定两位。
一结构放线需要八个人。
别墅
十栋负责人一个。放线四个。
地库负责一个人。放线四个。
单一工作中,需要如此数量人员,中间重复了部分人员。
第二种
全部放线八个人。
别墅地库合并两个人。
八大高层八个人,管理所有工作。
工作分配是为了完成项目本身,中间对于工作性质所规定工资就另当别论了。
安全员三个。
资料员两个。
技术员一个。
生产经理一个。
材料员一个。
对于项目来说,人员的合理安排非常重要,多了会互相偷懒,少了工作完成随意,中间还要对于每个人工作工龄进行分析,实际工作态度,能力等适当考察
一开始,这居住还可以,一个人一间,之后这区域缩小了75%,起居条件便不行了。
我们项目部生活区应该和工人生活区分开,记得每天中午或者晚上,工人频繁出入项目部宿舍,接水,上厕所等,有些还进入小食堂买饭,真是过于随意了,这是不良之处。
也不是偏见,看不起他们。
那么,这吃饭要“收钱”,也是没有想到,关键还是这种模式。像学生一样,各自吃饭。其实这种模式相对浪费菜。
我们项目部生活区过于小了,管理人员居住空间小,一个宿舍四个人,其实像葛海峰和董忠炎他们这种将大房间分隔成两个小房间最好,不会拥挤,也不会打扰到对方,也不会涉及隐私。
这便是我外出租房的原因,进入工程界以来,我对于个人居住条件,有着相当高的要求,首先必须一个人一个房间,大小上面也说了。
一般情况下,就是一张床,一张桌子,还有六个平方区域。也就是正常宿舍一半面积。
我不像一般人,每天晚上是玩玩游戏,看看电视,度过时光,我每天晚上需要看书,记录生活,记录工作,每天晚上需要花费半个小时以上时间,去思考今天自己干了什么,这个项目干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完成工程量多少,有些事为什么与我原先想法不同,那么第二天如何去询问事情的本末。我也不熬夜,每天晚上十点就睡觉,一年365天都是如此。
所以像我这样年纪,如此生活的人很少,故想着一个人住一间,不希望他们打扰到我。
工人生活区,简单看过一遍,在正常工程界,一般布置。像之前上海建工,中国建筑。
生活区布局,属于工程界的豪宅。
不仅设立超大食堂(1000平方),超大浴室(晚上供应热水),超大卫生间。洗漱池都是镶贴瓷砖的。还有挡雨晾衣架。电动车充电桩。
这是工人生活区。
这半年综合感受就是这些,都是实话。
第三工程—绿地新里城,便于今年结束咯。
(此处省略五千字,这五千字是写我对我们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我对于他们的看法,对事不对人,但可能存在单方面看法,就不说了)
在这些年轻人里,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未来可以一同合作于建筑界的伙伴。这是离开原因之一。
第二,回到开头,我的小外公,和高老板在建筑界身份是差不多的,虽然不知何时再回去,但我想他能给我更多,更大的展现平台。这里只是一个小插曲。
第四,我爸在2015年开公司至今。业务是承包建筑外墙涂料和真石漆,制作材料并指导施工。
我们公司,主要参与建设的内容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民居建设。
业务上升,承包镇街道改造,还有一些区域特色建筑,厂房等
业务范围之广,基本占领上虞城南区域,嵊州北边部分乡镇,还有越城和柯桥部分区域。
在绍兴范围外,慈溪、余姚、萧山、苏州相城区等几个区域。
这两年逐渐开始进入大工地承包业务,比如我们目前建设的这种小区,便是最赚钱的项目。
故,需要回归,参与家族中的工作。
这两年,杭州湾大湾区的建设,已经开始,长江三角洲的建设更是势不可挡,建筑正在“改朝换代”,时代造就的趋势,不可错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