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钱穆

累计创作0

作品粉丝118

完结作品(23)
会员
本书初名“中国思想里几个普泛论题”,属于钱穆先生在台北的几次讲演集结而成,包含“道理”“性命”“德行”“气运”四部分,以及“补篇”。钱穆先生撰写此书,意在拈出当时中国社会人人习用、普遍流行的观念与名词,由此上溯到全部中国思想史,由浅入深,凭众所共知共喻,阐述此诸观念诸名词之内的含义,及其流变沿革,相互会通。
知识读物6.8万字
会员
钱穆离开大陆后,撰写了多篇论述中国传统学术之独特性的文章,《中国学术通义》即此类文章之汇集,收文十四篇。书中,钱穆以通儒眼光,对中国史学、中国文学、儒学、朱子之学、经史子集之学做了通俗易懂的概论式评述,指出:中国学术自有独特性,其重人尤过于重学,重内尤过于重外,重道尤过于重艺;吾人非了解中国学术之独特性,无以了解中国文化之独特性;了解中国旧学,不当以西方学术成规为准绳。钱穆还就师道、学风、德性、辨
理论18.3万字
会员
1974年,八十岁的钱穆先生追念亲恩,成《八十忆双亲》一书,八年后又成《师友杂忆》。这本书即两书之合刊,并收入附录文字十二篇。《八十忆双亲》中,先生追忆了祖父、父亲、母亲、兄长的一生,他们言传身教的精神成为钱穆人格的一部分。作《师友杂忆》时,先生双目已不能见字,回念求学时所遇各位老师,和辗转任教于小学、中学、大学的经历,以及钻研学问的心路历程,感慨万端。从果育小学到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新亚书院,几
名家作品22万字
会员
学籥,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之钥匙,即学习方法。钱先生一生浸淫学术,今举其成学之心得以告后学者,为读者开示入学门径。本书收录钱先生论治学方法论文十二篇,各重学问之一端,皆有精论,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获知孔门为学之要,进而得为人之道;第二,根据朱子著作,逐条阐析朱子读书方法;第三,分析评点近代大儒陈澧、曾国藩、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读书治学方法,更增其借鉴与指导意义;第四,钱穆先生结合自己读
名家作品11万字
会员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是儒家的经典古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钱穆先生所著《四书释义》分为《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大学中庸释义》三个部分,对“四书”作出阐释与发挥。其中《论》《孟》两书裁为要略,分门别类,提纲挈领,有助于读者把握两书要领;《学》《庸》则为其释义,备列全文,使学者体悟篇中宏旨。本书已经是经典著作,深受读者喜爱。
理论16.6万字
“中国乃无独立之科学,亦无独立之哲学,一切知识贵能会通和合,乃始成其为学问”,但近代以来,受全盘西化之风影响,学者追求以分门分科之法治中国传统学问,务求西化,再不求融通体会。钱穆认为这种专家之学与中国传统通人通儒之学大相违异,“近人必以西方史学来治中国史,则恐终难理解矣。”先生忧心斯文坠地,先著《中国学术通义》,就经史子集四部求其会通和合,又著此书,就哲学、心理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政治学、社
理论16.2万字
会员
《庄子》一书为中国古籍中一部人人必读之书,但需学有根柢,才能读通此书。钱先生此书除郭象注外,详采古今各家注,凡逾一百五十家,斟酌选择,调和决夺,得一妥适之正解。全部《庄子》一字一句,无不操心,且上下接续,皆可通释,宜为从古注书之上品。前人注《庄》,或得此失彼,或明于前而昧于后。钱穆之注,循上而下,旁采博引,相互贯通。而其注释,兼顾义理、辞章、考据,而体尚简要,辞贵清通,以求通体朗畅,豁人心境。
古籍整理19.6万字
会员
钱穆先生的《国学概论》写于1926—1928年,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是为钱穆先生因课堂讲义之需而编写。本书是一部了解中国两千年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入门书。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不同时代的儒学、子学、经学、佛学、理学、考据学等方面进行介绍论述,阐释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及其演变,旨在使读者认识千百年来“中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掌握中国国学思想之精义。在钱穆先生笔下,中国传统国学被
中国文化17.2万字
会员
《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一部“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论证中国文化是“举世农耕和平文化最优秀之代表”的力作。其内容完成于抗战时期,是钱穆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完成《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地深入讨论中国文化史之作。本书从地理背景、国家观念、治理手段、经济政策、民族意识、生活形态、宗教思想、文艺学术等方面对中华文化进行评介,兼而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本书有指陈,有回顾,也有展望和预测,集中反映了钱穆先生对中国
文化史13.4万字
会员
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理论13.3万字
会员
钱穆先生一生崇敬国家民族之传统文化,几同宗教信仰。先生以为中国文化其特殊之成就,有其特殊之意义与价值,纵使一时受人轻蔑鄙视,但就人类生命全体之前途言,中国文化宜有其再现光辉与发扬之一日。读此书庶可见中国文化影响之悠久伟大,实有超乎一般想象之上者。
中国文化9.1万字
会员
《阳明学述要》原名《王守仁》,初版于1930年。王阳明之学是明代理学的重镇。钱先生把王阳明置于整个理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以洗炼的笔法勾勒王学之大纲与流变,指出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其以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遗留问题,贡献了独特的“良知”理论。钱先生讲王学,提醒读者“脱弃训诂和条理的眼光,直透大义,反向自心”,以求得王学之“真着精神处”,这是钱先生于王学的独特之处。这是钱穆一生
理论流派5.3万字
会员
书中分别介绍了《尚书》《春秋》《春秋三传》《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高僧传》《水经注》等重要史学必读书目。分别从各书版本区别、源流考证与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讲解,是一部重要的史学入门书籍。
文集18.7万字
会员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采集以前各书材料写成《孔子世家》,是为记载孔子生平首尾条贯之第一篇传记。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有材料选择不严谨、材料编排多重复等瑕疵,在司马迁之后的孔子研究中又存在诸如贪多无厌、审核不精等问题。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所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乃在孔子之为人,即其所自述所谓“学不厌、教不倦”者,而以寻求孔子毕生为学之日进无疆、与其教育事业之
历史人物10.3万字
会员
本书为钱穆先生探讨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的重要论著,是一部中国思想文化的养成史略。先生对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奥朦胧的难点,特别是对儒家、道家的思想演变历程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与梳理,全面展现了一代国学宗师对中华文化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历史的思想路径中破解中华民族的信仰密码,本书将引领读者跟随钱穆先生一道,去追寻中国人真正的精神出处。
理论流派9.5万字
会员
本书是钱穆先生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重磅论述,是一部洞彻儒家文化的思考精华。钱氏一生崇扬孔学,并倾力于《论语》和孔学的研究,精勤笃实。本书既是先生一生的学养缩影,亦是研究孔子思想及儒家学说的学界标杆,全面展现了一代国学宗师对于“孔子与论语”这一对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概念的研究心得。解读圣贤,重温典范,钱穆先生将带领读者直抵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与归处。
中国哲学18.5万字
会员
本书为作者于1931年所撰写之讲义,上自秦人一统之局,下至王莽之新政,为一尚未完编之断代史。作为一代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秉其一贯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史学要旨,秦汉两代学术、政治及社会经济三者会通而观,明通变,知是非,指呈中国历史上这一巨变而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诚如作者所言:“学者就吾所讲,退而循诵马班两史,庶有窥乎秦汉两代史迹之大概。即有精治马班原史,涉猎吾书,亦足供讨论钻研之一助。”作为钱先生壮年
史学理论14.8万字
会员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乃至于王阳明之学术盛世。本书成书于1953年,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分五十六目,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
纪实文学15.7万字
会员
本书系由钱穆先生讲述之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七题,经先生亲自修润而成。钱穆先生以渊博之史学涵养、敏锐之剖析能力,使读者得窥中国历史文化之堂奥。
史学理论10.9万字
会员
钱穆先生为国学大家。本书将我国古代学术,按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略加阐发,使读者了解两千年来学术思想流传变迁的趋势,可使今人获知70年前学者对当时学术思想的一种看法,亦可作为一种资料阅读。
中国文化16.6万字
会员
钱穆先生为国学大家。本书将我国古代学术,按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略加阐发,使读者了解两千年来学术思想流传变迁的趋势,可使今人获知70年前学者对当时学术思想的一种看法,亦可作为一种资料阅读。
中国文化12.6万字
会员
《人生十论/钱穆作品系列》汇集了作者讨论人生问题的三次讲演,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骤”,一为“中国人生哲学”。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征诸当今潮流风气,探论“心”、“我”、“自由”,“命”、“道”等优选问题,而不离人生日常态度,启发读者追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源,思考中国人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
人生哲学12.3万字
会员
《国史大纲》是一部中国通史,力求简要,举其大纲,删其琐节。在不到1000页的篇幅里,其人物之详、事业之备,又显示了作者驾驭繁复历史的伟力,整书纲举目张,简繁得当。《国史大纲》纵论中华传统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之演变发展,兼及中外形势,以求我国家历史之通贯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阐其一脉相承之统系,指陈吾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钱穆先生著述本书于抗战期间,在国家危亡中,读书人以笔为戎,以“历史最
史家名著4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