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治水与中华文明(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 贾兵强 朱晓鸿
- 2154字
- 2021-04-30 12:15:02
农耕的出现
农耕文明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文明是随着农耕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神话传说中的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就是教给人民结网打鱼和驯养禽畜,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是农耕文明的曙光。而水,作为自然资源,生命的依托,与人类的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结下了不解之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原始社会人类与水的关系,而且也说明水与农耕的渊源。
裴李岗文化的农耕
裴李岗石农具
据考古发现可知,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遗址,为距今七八千年的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遗址。究其原因黄河流域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是原始农业生产的适宜土壤。因而,处于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时期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起源地。在裴李岗文化中,不仅出现了粟类和稻类的农作物,还出土了与之相对应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诸如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据对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裴李岗、沙窝李、莪沟、铁生沟、马良沟5处遗址的初步统计,发现有石镰37件,石刀4件,石磨盘80件,石磨棒42件。裴李岗文化中出土数量众多的石磨盘和磨棒是谷物加工工具,证明当时已有丰富的谷物加工。在裴李岗文化中,发现的这些收割和加工工具之所以能制作得如此精细,并占有较大分量,说明这些农业工具是在长期采集狩猎经济的制造、使用中优先发展而来。正是由于采集和谷物加工工具的进步和使用,人们从事采集活动收获量的不断增大,对谷物加工技术的进步使植物籽粒更适于人们的口感,才使得先民们越发看重栽培这些植物对自己谋生的重要性。
裴李岗文化出土的农业工具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制作之精,也反映出当时的农业生产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工具种类之完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铲和锄的出现,说明当时的农业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而且是粟作与稻作兼有的原始农业生产。
裴李岗时期,在新郑沙窝李遗址、许昌丁庄等遗址里都有发现粟类作物,说明粟是裴李岗文化时期河南地区种植最普遍、最早的农作物之一。据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在新郑沙窝李遗址中,发现有分布面积约0.8~1.5平方米的炭化粟粒。在许昌丁庄遗址中,在一方形半地穴房子中发现炭化粟粒。
通过对裴李岗文化的研究,我们发现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分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遗址坐落在靠近河床的阶地上,或在两河的交汇处,一般高出河床10~20米,这类遗址具有较好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第二,遗址坐落在靠近河流附近的丘陵地带,遗址的位置本身较高,距河床较远。这类遗址既临河,又有大片可供农耕的土地,也是人类生息活动的好场所;第三,遗址坐落在海拔较低并且邻近河流的平原地带,这类遗址一般距河床较低,所以,周围环境多为平坦的沃田。如许昌丁村遗址为平原地带,位于老潩河南岸,比河床高出3米,距裴李岗50公里;新郑裴李岗遗址位于裴李岗村西北的一块高出河床25米的岗地上,双洎河河水自遗址西边流过,然后紧靠遗址的南部折向东流,遗址就在这一河弯上。
然而,裴李岗时期虽然已经产生农耕文明,但还处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时的采集渔猎经济,在全部裴李岗人的生产活动中,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贾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中,农具仅占25.4%,而狩猎工具则占49.5%,捕捞工具占25.1%。同时,裴李岗的农业聚落遗址发现还不多,面积也较小,文化内涵亦不甚丰富。这也更加说明裴李岗时期的农业耕作发展规模有限,农业文化并不很发达,表明当时社会处于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比较落后的状态。而原始农业的发展为裴李岗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裴李岗文化应是厚重的中原文明、乃至博大精深的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值得我们加以深入的研究。
河姆渡文化的骨耜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7000年。此处河湖泥沙沉积土壤肥沃,为原始农业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遗址附近水源丰富,适合需要水的稻作生长,普遍发现稻谷、稻壳、稻秆、稻叶的遗存,是中国水稻栽培起源的最佳例证,也是目前世界稻作史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记录。当地降水多,气温高,应属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森林有水鹿、野猪、牛等动物。因此,河姆渡文化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在河姆渡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此外,还出土有许多动植物遗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米和菌米与藻类植物。
河姆渡骨耜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被大量使用的“骨耜”,其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耜的外形基本保持原骨的自然形状,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宽。骨面正中有一道竖向浅槽,下端呈圆舌形,其两侧有两个平行的长方孔,上端有一横穿方銎。是为绑扎竖向木柄而设计的。这种制作方法为河姆渡文化遗址所特有。骨耜通体光滑,有的刃部因长久与土壤摩擦而残缺或形成双叉、三叉式。考古还发现了安装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内,横銎里穿绕多圈藤条以缚紧,顶端做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这是一种很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工具。遗址中出土的骨耜有170件之多,与数量巨大的稻谷堆积物相对应,说明河姆渡农业已从采集阶段进入到耜耕生产阶段。此外,还出土了数量不多的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长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农业生产和谷物加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