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谁的内心在被谴责:自豪与愧疚

良心不安的愧疚心理

或许有人会说,说谎的人还有什么良心?其实,说谎的人大多都是普通的人,他们大都是在没有经过思考或者说没有经过缜密的思考,就把话说了出去。他们怎么会没有良心呢?在许多情况下,一般人选择说谎并非是通过深思熟虑,甚至是并非出自本心。

因而,当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说谎者发现自己的行为给受骗者造成了不应有的可怕伤害,或发现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陷入“信誉危机”的可怕境地时,说谎者很可能会悔恨自己的行为,会自责心灵中丑陋的一面,或会感到对受骗者所受伤害负有罪责。

当这种因为说谎而造成的愧疚感十分强烈的时候,说谎者心理上会非常痛苦,以至于觉得当初说谎很不划算,得不偿失,终日追悔当初为什么不选择说谎以外的其他方式,甚至当碰到受骗者或别人在谈话中提及受骗者的名字时,也会显得神情不安。有时候,一些说谎者为了摆脱这种心理上的折磨,明知说出真相将受到惩罚,也会全部抖搂出来。

心理学家认为,说谎者说谎后所产生的良心不安的愧疚心理,是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的:首先,就受骗的对象而言,如果说谎者所欺骗的是他平素所敬重的人,或者一直信任他的人,他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违道德规范,产生良心自责。相反地,如果说谎者所欺骗的是他平常所厌恶、憎恨的人,特别是那些以往经常欺骗他的人,那他就会认为欺骗他们并让他们遭受损害是合理而正当的,充其量只是个恰如其分的报复罢了,心理上良心不安的自责会减轻许多。

其次,就说谎本身来说,如果说谎者能从说谎中得到好处,而这种好处正是受骗者所失去的,说谎者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不正当、不道德。如果说谎者认为自己并没有从说谎中得到什么好处,或者认为受骗者并没有损失什么或根本没有受到伤害,他就不会产生多么强烈的愧疚心理。

最后,就说谎者本人的特点来看,那些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与整个社会大相径庭的人,即使撒下天大的谎,也难以产生丝毫愧疚感,在他们看来,获取利益和成功可以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