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局历史与创新发展
- 陈争平 朱荫贵 胡政
- 1253字
- 2025-02-17 10:58:00
四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有企业“走出去”
在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下滑,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依靠出口拓展海外市场的战略受到打击,外贸出口自2008年11月以来大幅下降,2009年贸易全年出口额为1.2万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6%。“走出去”成为中国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国国有企业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海外并购。而这次大规模的并购更多集中于对发达国家的并购,极大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鞍钢为例,2007年鞍钢出资2.51亿元人民币收购金达必公司12.94%的股份;2009年2月4日,鞍钢进一步收购其24%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2007年11月,鞍钢与目前全球最大的独立钢铁贸易公司英国斯坦科共同成立了鞍钢西班牙有限公司,将合资这一模式引进海外营销网络建设。2008年10月9日,鞍钢又与意大利维加诺公司签署协议,收购该公司60%的股份,在地中海旁建起了海外钢材加工基地。2010年,根据与美国钢铁开发公司的合作协议,鞍钢在美国投资兴建了5个工厂,其中首家工厂设在密西西比州。这是中国首次在美国办钢厂。[26]
希腊政府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陷入泥潭,2009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7%。为降低财政赤字,希腊政府出售了国有铁路、自来水、邮政、赌场、能源和电信等企业的股权;并出让雅典国际机场、港口的经营权。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抓住这一契机,于2008年11月25日,以43亿欧元(约55亿美元、375亿人民币)取得了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而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第一大码头和东地中海重要港口,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就达137万标准箱。[27]
2005年,中海油在美国政府干预下收购加拿大尼克森(Nexen)石油公司失败。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尼克森公司经营状况不佳。2012年,中海油凭借雄厚的实力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并承担该公司约43亿美元的债务。依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计算,截至2011年12月31日,尼克森拥有9亿桶油当量的证实储量及11.22亿桶油当量的概算储量。收购成功之后,中海油的总产能至少能提高20%。[28]这次收购不仅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收购案,也成为加拿大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金额外资收购案。
在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等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凭借强大的资本,抓住历史机遇,积极“走出去”,拉动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大幅增长。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6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011年,包括金融类在内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国有企业仍占55.1%。[29]从企业层面来看,在海外年收入超过300亿元的企业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成为前三名,分别达11177.5亿元、7201.2亿元、3819.9亿元(见表3)。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中央企业海外资产均超过1000亿元。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1年海外收入占2011年营业收入比重的46.9%,海外资产比重则达22%(见表4)。
表3 2011年中国内地年收入超过300亿元企业
表3 2011年中国内地年收入超过300亿元企业-续表
表4 中国内地海外资产超过1000亿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