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定义

印象是指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已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等,明确它对个体的意义,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印象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第一印象也称初次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

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因,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容易产生首因效应。

(二)光环效应

在第一印象形成时,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作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对方与否。个体对他人所作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笼罩上类似的色彩。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并被夸大,其他的优点或缺点也就视而不见了。甚至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使用过的东西、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

(三)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这是社会知觉中表示凝固性与偏向性的概念。人们会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征对人进行归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较相似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方式等。

人们对某些人或事的固定看法和观念,就像刻在木板上的图形那样难以更改、抹灭。比如,很多人认为北方男人粗犷、豪爽,而南方男人细致、拘谨,其实真的了解以后,就会发现事实上不一定这样。但很多人的这种刻板观念并不因为新的经验而很快地改变。

刻板印象的优点是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总是认知对象的各种具体特征,但个体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是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而是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一)加法模式

加法模式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某个体肯定评价特征愈多,强度愈大,给人的印象则愈好;相反,个体被消极评价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他留给人的印象就越差,也就越难于为他人所接纳。

(二)平均模式

平均模式是指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多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三)加权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是指许多人在形成对他人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加权平均分数。

四、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区别是: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重点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管理重点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二)印象管理的作用

它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境中,每一个体都承担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在每一种情境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期待。为了更好地适应,个体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管理。

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但理解并不一定保证个体就会按社会要求行事。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管理方式。

(三)印象管理的策略

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在都知道对方不断评价、判断自己,从而产生各种印象,它会影响对方的反应。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其策略大致有: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比如人们认为,外表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而外表最容易为他人所察觉。所以个体往往留意修饰外表,尤其在异性面前更加如此。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个体的真实自我也许不受他人和公众欢迎,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常常把真实自我隐藏起来,好比戴上一副“面具”。同时,通过各种办法自我抬高,让他人觉得自己在总的方面或特殊的方面很优秀,也可以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自我抬高的人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个体为了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需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期待。例如,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行为举止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要求,会给人留下一个“好教师”的印象。

4.投其所好

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往往采取自我暴露、附和、谄媚、施惠等手段,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