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今夕何夕

这两天,那台爱华收录机出问题了,总是自动跳键,我便拿出去维修。谁知就在百货商店旁边的家电维修部里,我居然遇到了贾二辰。

杜甫有诗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杜甫这种对朋友久别、重逢话旧的描写真的是太贴切太生动了!我见到贾二辰就是这种感觉,欣喜、激动,然后是说不完的话题。

贾二辰是我上初中时的同桌,初三毕业那年,我读了高中,他去了L市。

听说他最初是想去部队参军,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就转而去了L市学习家电维修技术,这在当时来说也是一个热门行业。三年多来我们彼此之间毫无音讯,互不相知。不想竟在此处相遇,实在令人高兴。

贾二辰说,他已经来这里两年多了,经营这样一家维修部,生意还说得过去,每天都有收入。虽然没有机会再上学了,也算提前就业。我说这样挺好的,自食其力,不像我,还在花着父母的钱。

分开三年多,偶然相逢,不喝酒如何能够表达这种心情呢?

贾二辰说:“我们难得一见,你把录音机先放我这儿,一定给你修好。今天早些收摊儿关门,去我那里喝酒吧!”

我欣然允诺,然后两人一起去市场买了一条鱼、两样蔬菜、一瓶什锦水果罐头、一只烧鸡,直奔他租住的居民楼而去。

晚上7点钟,贾二辰亲自动手炖好了鱼、炒完了菜,又翻箱倒柜找出来一瓶原浆老白干,60度纯粮酿造,劲头十足。贾二辰手艺不错,烹制的菜品色香味俱佳,我不由得连声夸赞:“二辰,三年不见,你小子不仅能修电器,还成了大厨,佩服佩服!”

“这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一个单身汉,不会做饭咋过日子嘛?”

他一边说一边把酒瓶盖拧开,满满的倒了两杯酒。

“开喝吧,欢迎我哥林一鸿光临寒舍,今夜不醉不休,酒水管够,喝多了就睡这儿。”贾二辰端起了酒杯。

“好兄弟,不醉不休!”

我也端起酒杯,心情着实有些激动。

两只酒杯碰到了一起,两颗年轻的心也碰到了一起!

一口老白干喝下去,甘醇清冽,仿佛一条火线直透肺腑,好酒!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青春不应该只是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有的时候需要与烈酒相伴,倾吐豪情、激扬肝胆,可醉可笑、可歌可泣,倾杯成一快,自许万夫雄!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底色,热力奔放、自然真实。

喝着酒,吃着菜,倾诉着三年来各自的经历和际遇,回顾了当年的初中生活,时而大笑,时而感叹。似乎能从彼此的眼神中发现一点儿模糊的沧桑感,其实我们不过是两个涉世未深的大男孩而已,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对了一鸿,我问你一件事,你要如实回答我。”贾二辰多少有了些醉意。

“咱俩你还客气啥?有事就问。”我说。

“你还记得咱班的副班长吴雪莉吗?”贾二辰问。

听完他的话,眼前立刻出现了一个梳着短发、爱穿红色上衣和白色球鞋的女孩子。

“吴雪莉?记得,她是副班长,我是班长,咋能不记得?”

贾二辰笑了一下,神秘地看着我:“那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吗?”

“不知道,初中毕业后我再也没见着。”

“她结婚了,嫁到了L市,就是我学习家电维修的那个城市。”

“是吗?”

我听了这个消息还真的有些意外。

贾二辰接着说:“上个月我去辽源进一批零件,在大街上遇见了她。”

“这么早就结婚了,她没有继续上学吗?”

我有些不解地问了一句。

“嗯,听说是读了两年职业高中,认识了一个男同学,也就是她现在的丈夫。两个人刚毕业就结婚了!”

贾二辰的语气里也透着一点儿惋惜。

我不知道,为什么两个男生在一起喝酒总会说起女生的话题呢?

杯子里的酒喝干了,贾二辰又分别倒满了,只剩一个空酒瓶。

“一鸿,你知道吗?上学的时候吴雪莉喜欢你!”

怎么会?这个消息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初中?还是小孩子呢,什么喜欢不喜欢的?难道真像大人们说的那样:女孩子成熟得早?

我说:“二辰,别乱说了,我怎么不知道呢?”

“嘿嘿,你不知道我知道。那时候你是班长,她是副班长,每次你俩一起收作业的时候她都盯着你看,每次和你说话时,她的脸都会红一下。”

贾二辰笑着说。

“就你小子眼睛里能装事儿,我什么感觉都没有。”我说的是真话。

“可人家喜欢你是真的。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上次我在辽源碰见她,她还跟我打听你呢!”

这青春的世界里到底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秘密啊?偷偷地想着一个人,也不在意对方知不知道,只是把美好的感觉藏在心里,偶尔触碰一下,就像微风吹动了花瓣、月光透进了窗纱、指尖划过了琴弦。那么轻、那么静、那么梦幻、那么柔软,这样的心思谁人不曾拥有过呢?青春之美、之纯洁、之让人永难以忘怀的不正是这些吗?

听着贾二辰的描述,我再次陷入了对青春、现实、未来甚至是生命终极的思考。

酒过三巡,菜已不知其味。往事清晰,醉眼却已迷离。我们回忆刚上初中的那种青涩味道;回忆骑着单车穿行在丛林田野间的快乐时光;回忆参加运动会时的作弊抢跑;回忆在雪地上玩玻璃弹珠的各类纠纷;回忆自习课上跟同学打架的各种鲁莽;回忆冬天的冰雪、夏日的骄阳;回忆老师的批评、自己的反省;回忆英语课上飞进教室的那只蜻蜓;回忆田间劳动时你追我赶的热闹景象……

在这样的回忆里,我们不知喝了多少酒、唱了几首歌、流过几次眼泪!更不知道这一场酒喝到了什么时候!我只记得,最后听见贾二辰说的一句话就是:“一鸿,吴雪莉结婚了!她还是想着你……”

余下的场景当然是,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我与二辰相与枕藉乎屋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一个星期后,班主任老牛同志、班长张海陪着郑校长考察回来了!这是一件令所有人都感到兴奋的事。因为,他们这次去考察的地方,就是我们将来毕业后要分配工作的地方:琴城市湾博文化城。

据说,那是一个规模宏大、占地600亩、依山傍海而建的仿古式旅游文化建筑群。场馆林立,游人如织,非常有发展前景,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区。我们这些人只要顺利毕业,就可以去那里工作了,这无疑是个不错的消息。

就在他们回来的当天下午,学院把旅游、商业服务专业的大中专全体师生集中在礼堂开了一次通报会议。考察团成员就是郑文成校长和各班级的班主任,还有班长即学生代表。先是由郑校长向大家介绍了湾博文化城的概况、景区特点、经营模式和营销理念,然后再由各班的班主任老师和班长讲述一下此次考察的过程和心得。会议现场很安静,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听着,这毕竟是关系到自己工作和前途的事情,应该严肃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错,工作和吃饭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舍此,遑论其他。

最后,郑校长做了总结:“同学们,大家一定要对将来的工作有信心。你们面临的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朝阳产业,是一个当下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绿色资源,那就是旅游。只要你们努力学习,有了真本事,就一定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大展宏图,实现你们的理想和人生目标。”

掌声响起,会议结束。每个人的心里似乎有了底,至少不会等到毕业那天没有饭吃吧!但愿未来如春天般美好。对于习惯用画笔把自己的梦想涂抹得五彩斑斓的男孩和女孩们来说,在那样的一个年纪、那样的一种心境,你又能要求他们去过多地思考些什么呢?

晚上,邵强回来了。看来他并没有说服他的父母,只能继续和我们一起完成学业了。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先把学业完成,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发展方向,反正是年轻,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我和彭钧安慰他的同时也把下午开会的内容告诉了他,怎么办?安下心来,先准备做一个旅游从业者吧!邵强表示,他已经想明白了,不会再有什么私心杂念,一切等到毕业后再说吧!

彭钧跟我说,马晓宇和钟玲相处得特别好,上周已经去见钟玲的家长了。这里所说的家长其实就是钟玲的姐姐和姐夫。钟玲家在外地,但是姐姐、姐夫在D市工作,而且对她非常关心。以钟玲的性格,既然能够带着马晓宇去见自己颇为尊敬的姐姐、姐夫,说明她跟马晓宇的关系已经很稳定了。

我问彭钧:“别光说人家的事,你自己呢?和小眼睛咋样了?”

不知何时起,我喜欢用“小眼睛”这个称呼代替徐美静的名字,我觉得这样和彭钧聊天儿更随意一些。只是对徐美静似乎有些不尊重,其实完全不存在这层意思,我发誓。

“没咋样呢?我们说好了,先做朋友。”彭钧笑笑说。

“哦?先做朋友?也不错啊!”

我真是觉得这样也不错。有些事没必要直奔主题,况且男女之间又不是只允许存在恋爱关系。有时候,男女之间的友谊可能更纯粹、更值得拥有。

刚刚说到这里,寝室门被人敲开了,高博领着他那位中专班的小女友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