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原来如此

D市经济开发区,天府楼大酒店门前车水马龙,人声喧闹。此时,我就站在人群中的一角。

又是七月。一年前的七月我在高考中品尝了人生的失落与无奈。一年后,我来到这个陌生之地开始了一次全新的人生体验。几天前,舅舅亲自送我来到这里,原本他是不同意我打工的,后来经不住我的再三请求,便答应帮我。这家酒店的老板是舅舅在业务上认识的一位朋友,叫张立杰。后来知道他名下还有一家水处理设备公司,开酒店只是副业。

舅舅临走时嘱咐我:“一鸿,把你送来打工我开始是不同意的,因为现在的酒店情况比你想象的要复杂,没办法,整个社会都复杂了。在这里,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都可能发生。凡事自己小心,掌握好分寸。能干就干,希望这里能成为你认识社会的一个窗口。但是,如果觉得有困难就及时打电话告诉我,我马上过来把你接走。”

看着舅舅一脸严肃、郑重的表情,我感到他有些小题大做了。可是为了让他安心,我也同样表情严肃的告诉他:“您放心,我会尽力做好的,一定不会给您惹麻烦。”

听我说完,舅舅摸摸我的头,满意地笑了。

一阵礼炮的轰鸣声让这场开业庆典拉开帷幕,张立杰老板代表公司和酒店工作人员向来宾致辞,人群中掌声不断,来自各方面的朋友络绎不绝,纷纷献上花篮以及各种寓意吉祥的礼物。庆典一结束,招待宴会就开始了!

那天,我从上午一直忙到了晚上,特别累。我的工作就是负责烧开水,然后及时供应一层和二层宴会的茶饮。人头攒动,歌声起伏,烟雾缭绕、酒气蒸腾。

在我的记忆里,那是一个中国人最爱喝酒、唱歌、跳舞的时代,有许多所谓的大事都是在酒席上、歌声里、舞蹈中完成的。

天府楼大酒店有着那个时代非常典型的布局,大体分为餐饮和娱乐两个部分。餐饮区的经营不算复杂,主要经营菜品和酒水,只要菜品有特色,服务周到,即可达到顾客满意。复杂的是娱乐区,也就是歌舞厅,当时又叫卡拉OK。这也是“春天的故事”发生后,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

大约是开业后的第三天夜里,我被负责娱乐区的刘经理从睡梦中叫了起来,说是酒店刚刚从外地接来一群小姐,让我们服务人员去接待一下。我当时有点儿懵,小姐?哦,以前听说过这个行业,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离她们这么近!看来,这就是之前张老板说过的“酒店特色”了。带着不情愿又有些好奇的心情我跟着刘经理到了一楼的歌舞厅,看见大约有七八个浓妆艳抹的女人正坐在两边的茶座上喝水呢!

不会是让我给她们端茶倒水吧?我心里顿时生出十二分的厌恶。

刘经理好像看出了我的顾虑,对我说:“你只负责烧点儿水,冲几壶茶给她们送过去就行。这些人都是张老板托朋友从外地找来的,现在这个社会,开酒店没有她们这一行,生意就不好做啊!”

说实话,大概是因为舅舅和张老板的关系吧,酒店里的人跟我说话时都比较客气,并没有把我看成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我想起舅舅临走前跟我说的那些话,这也许就是他说的“情况复杂”吧!怎么办?听刘经理的话,给人家烧水去!

第二天,吃过早餐后,天府楼大酒店召开了开业之后的第一次全体员工会议,张立杰老板宣布了一项重要任命:从现在起,他本人不再参与酒店的经营和管理,因为他要去忙水处理设备公司的业务。酒店的事全权交由他的夫人夏女士负责,我们都要称她夏经理。张立杰身材瘦小,可是他的这位夫人却有些人高马大,皮肤略黑,但是看上去并无奸商之气,相反倒有几分朴实厚道。然后宣布各项分工,我被分到了娱乐区也就是歌舞厅当服务生,具体负责为客人提供香烟、酒水和其他饮品。同时,还给我分配了一个工作伙伴,张老板家的远房侄女萧梅梅,一个身材不高、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单眼皮女生。她主要负责为客人播放卡拉OK唱片,同时兼职和我一起打扫歌舞厅的卫生。

唉!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我每天都要和萧梅梅,对了,还有那几位“小姐”一起为顾客提供服务了?想想都觉得别扭,我有点儿为自己非要出来打工的决定懊恼了。

但是,想想自己要进行社会实践的想法和舅舅跟我说的那些话,我的心马上又安定了下来:这不就是你要认识的社会吗?林一鸿,你读了那么多书,文学的、哲学的,跟都大宏聊天儿时讲起道理来滔滔不绝,怎么遇到社会实践就退缩了?纸上谈兵?没出息!

我决定把这份工作干好,不能逃避,也尽量克服道德洁癖或者说是行业歧视。只是从那个时候起,“小姐”这个经常出现在戏剧话本和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美好称谓,在我心里被彻底颠覆了!时至今日,我仍旧不敢称呼任何一位年轻女子为“小姐”。或许,从那时起,中国汉语词汇中很多原有的词义都发生了改变,按照语言学家的说法,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标志,而词汇意义的改变也是人类社会物质结构和精神层面发生改变的具体象征和体现。

接下来的几天,酒店的生意都很好,客人们酒足饭饱之后,一定要去歌舞厅“潇洒”一下,基本内容不外乎抽烟、饮茶、喝啤酒、唱歌、跳舞。当然,跳舞时要有舞伴,也就是那几位“小姐”。酒后微醺,欲望滋生,或在转动的球形彩灯下拿着麦克风引吭高歌,或于轻歌曼舞中和“小姐”眉来眼去、卿卿我我、搂搂抱抱。这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有点儿“身份”的男人最大的享受了吧?但也恰恰是在这种享受里,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开始崩溃,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状态中走向堕落,一座座城市在歌舞升平的发展中滋生出巨大的罪恶。

萧梅梅是个不爱说话的女孩,但是工作很认真,干活儿也很勤快。听刘经理说过一次,在她小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条件不太好,就没有读高中,家里还有妈妈和弟弟,弟弟在上学。因为和老板家有亲戚关系,才来这里打工。刘经理也跟我说过:“小林,你比萧梅梅大几岁,每天在一起工作,多照顾她一些。”

可是萧梅梅从来不用我照顾,还总是跟我争着洗茶具、整理吧台、擦茶桌、擦地板。有时候,我也帮着她整理一下唱片,打扫一下播放室里的卫生。她看见了,那张娃娃脸先是红一下,然后客气地说一声:谢谢!

有一次,萧梅梅用剪刀拆那几张新到的唱片时,不小心把手给划破了!刚好被我看见,我赶紧从吧台里找出餐巾纸给她止血,又去后厨找马师傅要来创可贴,因为创可贴是酒店后厨拿刀的师傅们随身携带的防护用品。幸好伤口不深,我帮她包好了伤口,萧梅梅红着脸看着我,眼里充满感激。很奇怪,这次她没有跟我说“谢谢”这两个字。

萧梅梅的手弄伤之后,每天凡是沾水的工作我都不让她干,为此她觉得拖累到我,不好意思。

我对她说:“萧梅梅,为什么总是和我这么客气呢?我们同样都是出来打工的,互相帮助很正常,况且我是男的,还比你大几岁,多干一些没什么!”

我说得很真诚,而且我心里确实从来没有抱怨过。

“那等我的手好了,我一定帮你多干一些。”萧梅梅看着我说。

我笑笑:“行,我答应你,到时候你帮我干活儿。”

听了我的话,她好像轻松了不少。

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萧梅梅跟我在一起工作时,话开始多了,有时候也询问一下我在学校的事。还说她也特别想上学,只是家里条件不允许,说这些话的时候,她总是微笑着,但是我能从她的眼神里看出她内心的那种不甘和无奈。一个本来应该上学读书的女孩子,却只能在这么复杂的环境里打工,为什么会这样?

听说萧梅梅也爱读书,我就找了几本小说和散文借给她看,她一副高兴的样子,又开始对着我连声说“谢谢”了。我明白她的感受,那是一种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获得感。

一天下午,没有客人。我整理完吧台和茶座,又打扫了一遍卫生,就在门口和萧梅梅聊天儿。夏日的阳光斜照在门口的台阶上,对面酒店门前站着几个衣裙艳丽的女人,有的还在吸着烟。看着她们,我不由的心里又生出几分厌恶。

“其实,她们也不容易的。”一旁的萧梅梅淡淡的说。

哦?她们还能有什么不容易的?我有些不解地看了萧梅梅一眼。

“家庭条件不好,有一些都是下岗女工。没有工作,还要赚钱养家,很辛苦!”

萧梅梅继续说,表情里流露出同情和惋惜。

这些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而且还是从一个小姑娘嘴里听说的!

“她们是下岗女工?”

“是的,咱家酒店那个叫王晓敏的,就是下岗女工。她家孩子才两岁,没办法,工作不好找,就只能出来这样挣钱。”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又问。

萧梅梅似乎看出我不太相信他的话,就认真地看着我说:“她们有时候在吧台给家里打电话,说的话我都听见了。你没看见她们经常去前边那家邮局吗?其实是在给家里汇款呢!”

原来如此!这一刻我有些惊讶,还有一些困惑。想不到萧梅梅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却有着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甚至还有这样的同情心。之前我每次看见她和那几位“小姐”说话时都觉得不可理解。在我眼里,那几位都是不干净的人。

然而此时,我忽然觉得,眼前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单眼皮女孩比我干净!她刚才说的几句话,彻底颠覆了我此前对人对事的社会认知。

虽然这件事过去了那么多年,我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打工仔,萧梅梅也应该早已不是那个单纯细心的小女孩了,但是每当想起我和她的这次对话,都能触动我对人、对事、对社会现实的某些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