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父母和教师的100条建议
- 崔振邦
- 1629字
- 2020-07-09 15:57:52
前 言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从这个角度说,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是艺术家。我们应该把孩子当做“雕塑”,而不是“玩具”。也就是说,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用“雕”的方式逐渐减去孩子身上人性的弱点,用“塑”的方式逐渐增强孩子身上文化的内涵。一切从孩子的成长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仅仅满足于“天伦之乐”“含饴弄孙”式的家庭快乐。
学校、家庭和社会已经成为孩子成长和受教育的三大主要阵地,孩子的成长、成人、成才以及成功是每个家庭共同的心愿与期待。虽然说成功的孩子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但不成功的孩子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却是相同的。
“摇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家长的责任与担子不可推卸。
家庭,是孕育生命的地方,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人的影响最大最深,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受家庭的影响,身心不打上家庭的‘烙印’”[1]。家庭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门全新的学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引导,处于自发状态。家长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以及对待孩子的态度,绝大多数都是因袭上一辈或从自己的认知理念出发的,没有专门的学科予以指导。虽然说现在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可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却表现出深切的困惑和急于求成的盲目。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引进,如何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怎样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施教,更成了摆在家长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可以说,现在的孩子很辛苦,家长们更辛苦。自打孩子一出生,孩子的营养健康、衣食住行、安全快乐、上学就业、成人成家,无不牵动着每一位父母的心。即使这样,仍令家长们苦恼的是,现在有些孩子有吃有喝,有穿有住,可就是不爱学习,不思进取;令家长们伤心的是,现在有些孩子稍有烦恼和委屈,时不时离家出走,动不动选择轻生;令家长们纳闷的是,养育了多少年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不领父母的情……这时候,家长就要冷静思考,寻找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应该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么是父母的教育动机出了问题,要么是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孩子并不喜欢,要么是教育的方法背离了孩子成长的规律。
“儿童是国家的基础,将来建国必须依靠他们。儿童的身心都未成熟,所以儿童教育要多用培育方式。”[2]教育孩子,说白了就是要教会孩子健康成长的知识,要教会他们成人的道理,要引导他们成才的方向,要鼓励他们走成功的道路。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伟人贤哲、领袖英雄、名流豪杰,都是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陶母责子”“岳母刺字”“刈机劝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我国家庭教育流芳百世的典范。
国外有一句名言: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二爱”(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型巨人,就看你的耐心、信心和决心。孩子的教育不是单靠金钱与时间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要靠父母的爱心与努力才能实现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在家庭教育的投入方面,家长们已形成了共识。需要家长们注意的就剩下教育方法和教育的恒心了。
家庭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热情就能奏效的。“家庭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又是一种终身教育。”[3]本书按照中国学校孩子们的入学年龄特点,相对地划分了孩子们成长的五个大的生理年龄阶段,以教育学、心理学上的五个大的教育效应作为结合点,分别列出了各个生理年龄阶段需要引起家长注意的教育问题共100个。当然,虽然说相对划分了五个大的阶段,但各个阶段的教育侧重点和教育内容却应该是互相穿插进行的,这点需要家长在施教时具体分析,因材施教。
[1]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页。
[2] 晏阳初:《晏阳初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56页。
[3]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