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炒一道菜,请刷一次锅

烹调菜肴后,在锅底上有一层黄棕色或黑褐色的黏滞物,如果不及时刷锅就炒第二道菜,那么不仅容易粘锅底,出现“焦味”,而且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隐患。

菜肴大多是含碳有机物,其热解后会转化为强致癌物苯并芘。科学研究证实,包括脂肪、蛋白质在内的含碳有机物转化为苯并芘的最低生成温度为350~400℃,最佳生成温度约600~900℃。据测定,搁在炉火上无菜肴的锅底温度能达400℃以上。这就是说,锅底上的残留物质很容易转化为苯并芘。锅底的黏滞物继续加热,其中的苯并芘的含量比任何烟火熏烤的食物都高。尤其是烹调鱼、肉之类的富含蛋白质、脂肪的菜肴时,锅底残留物中的苯并芘的浓度更高。如果不洗锅继续烹调菜肴,苯并芘就会混入食物中。不仅如此,鱼、肉等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如被烧焦,还会产生一种强度超过黄曲霉素的致癌物。

焯水是烹饪中常见的一道工序,主要是为了除去异味、涩味、草酸等。焯水时间越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流失越多。比如,小白菜在100℃的水中烫2分钟,维生素C损失率高达65%;烫10分钟以上,维生素C几乎消失殆尽。而且,蔬菜加热后,会产生维生素C的“死对头”——氧化酶,将蔬菜在沸水中迅速翻动两下子就捞出、冷却,这样维生素的流失是最小的,还利于保持菜的色泽和脆嫩。

细节提醒

为了防止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应“炒一道菜,刷一次锅”,并彻底清除锅底的残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