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睡眠细节——从小细节入手,提高睡眠质量

人一天睡多久最合适

一个人每天睡几个小时最合适?答案因人而异。人需要睡眠的时间取决于身体素质以及每天的工作和某种天性。睡眠的质量,与睡觉时间长短关系不大,而是和睡眠深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健康的人入睡不久就可进入沉睡的阶段,但只持续1~2个小时,将近天亮时,睡眠就会变得越来越轻。儿童开始睡眠时也如此,但在睡眠完全变弱以后,也就是睡眠阶段快要结束时,又进入一个沉睡阶段。

神经衰弱、劳累过度和患有失眠症的人一般很难入睡,长时间处于轻睡状态,直到接近黎明睡眠快要结束时才进入沉睡状态。如果这些人因为某种原因在其沉睡结束之前就必须起床或者被叫起来,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精疲力竭的状况。

一般说来,成年人只要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就够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相应延长睡眠时间。

因体质差异,个体对睡眠时间的要求不同。生活中也是这样,胖人一般入睡快,睡眠时间比较长;瘦人一般入睡慢,睡眠时间较短。

有人或许会问,睡眠时间少了不好,那多了是否会对人体健康有利呢?答案是:睡得过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睡眠时间过长可使大脑的睡眠中枢负担过重。中医认为“久卧伤气”,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久卧可造成气血流通不畅,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低下,体内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最终可引发各种疾病。

总之,人体正常的睡眠时间为5~10小时,成年人每晚的睡眠时间为7~8小时。每100人中仅有1~2人每晚只睡5小时,需睡10小时的也是少数人。研究还发现,那些被允许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的志愿者总是要花一个或几个小时才能入睡。

细节提醒

有人认为休息就是放松身体,保持躺着或坐着不动,这种认识其实不正确。

科学的休息应当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放松,一种体脑同休的境界。躺着或坐着不动弹,对人的身体是一种放松,能够恢复机体的活力,缓解身体上的疲乏。但是,仅有机体的休息是不够的,如果在休息的时候,大脑却还保持繁重的思考,精神还处在紧张的状态,这种休息的效果不会好,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休息,而只会加重疲劳。